~※ 孟买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024234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孟买”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也是印度第一大城,即便如此,由于位处西
部海岸,一般的南印度旅游并不太会特地飞过来,是因为这次行程加码离其较近的“阿姜
塔石窟”与“艾罗拉石窟”,加上它自身的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才有了必须造访的份量。
来之前便已知它是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地方,果然一出机场,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沿途逐
渐密集的民宅就能窥得迹象。跟这些日子看过的某些乡镇类似,两层高的矮房靠拥堆筑著
,五色店招令其更显杂乱,完全没有概念中的大城市模样。
但能住在这类房子的都算是有稳定收入的一族吧,因为当公路高架而起,视野所及渐
远,还有更为破败的被埋在巷弄晦深处。铁皮屋顶与蓝色帆布跟补丁一样,将那些令人怔
目的不堪缝绑遮掩,锁在另个世界。仅能偶尔藉“贫民百万富翁”这样的电影,略微窥得
,却无能为力。
公路接续延伸至跨海大桥,以一道优雅的弯弧,指向南方远处的摩天高楼群,由地图
推测,应是通往核心区的主干道长年壅塞,才又砌了这超过五公里的替代桥路。望着高高
撑立的悬吊支柱、散射的拉缆,视野里的一处湾口出现无数渔船,接着是荒岸上被满满垃
圾团围的民宅群。同样的脏灰、类似的杂筑,处于这与精华区接轨的地带格外讽刺。
百感交集中,烁著夕阳辉光的海浪间冒出了一座横长建筑,末端的唤礼塔说明它是间
清真寺。好奇查了资料,这栋“Haji Ali Dargah”奉的是位“苏非”教派的圣者,他在
死前叮嘱跟随者不用特意选择墓地,只要把寿衣扔进海里,寿衣停在哪便是他的安眠处。
这也是为何这座清真寺会被砌立于海,涨潮时,它是孤岩上的守望者,退潮后,便是我此
刻看见的,无数信徒密密麻麻行于浮现的堤道,在这黄昏时分,敬拜、祈语,留下一份感
念。
领队说“孟买”第一富豪的宅邸就在这区,并于车子飞驰间,迅速往窗外一指,我匆
匆朝那方向按了快门,也不清楚那有着曲折阳台的高楼是否就是周边贫民的艳羡之地。但
类似的现代大楼应也只能于此区跟铁皮屋相争,毕竟再往里都是记印着英国殖民历史的珍
贵老房子,由市政厅、法院、学校领首,以“维多利亚的哥德式与艺术装饰整合体”被收
于世界文化遗产。直觉地想辨清英式的外廊雕栏是如何与印度的特色元素凝融一起,再激
荡出自我个性,可惜车开得不够慢,楼房也大多覆著光阴留下的烟尘,有时似乎瞄到什么
特别的,连回头细望都来不及,就别提好好拍照了。
这种分布式景点被旅行社马虎对待,我可以理解,但“贾特拉帕蒂.希瓦吉车站”(
Chhatrapati Shivaji Terminus)身为此风格的翘楚,又早早被收编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声
显赫,若也被这样敷衍,我便无法接受。看过前人跟团的游记,多半是开车绕去,于窗外
短暂过眼,几张照片捕捉便了结,因此我特别提早跟领队询问。“那边交通繁忙,也没办
法路边停车,很难让大家下去看。”他面有难色地说。
呃,大门前禁停就找远一点的地方停啊,不然先把人卸下,过段时间再来接也可,方
法百百种只是你不愿意吧,我在心中嘀咕。还正犹豫该不该为了这车站跟领队闹得不愉快
,他已先行出声:“我看情形尽量。”原本以为只是种给彼此台阶下的话术,结果当车行
近,还真的在路边停靠,随即是领队的紧张广播:“大家下去拍照,快去快回,随时会被
开单。”于是我便这么与“贾特拉帕蒂.希瓦吉车站”有了几分钟的相会。
身兼“印度中央铁路公司总部”的它,起初被命名为“维多利亚终点站”,纪念女皇
登基五十周年。不过就跟台湾最近走向去蒋化类似,殖民时代以英国人角度取的各种名称
也益发刺眼,二十年前,奉行民族主义的执政党便跟随这风潮,将站名一改,冠上击溃“
蒙兀尔”势力的“马拉塔帝国”开国君主。
或许是为了方便游客拍照,停车的这个锐角弯口切出一处架高平台,站上去,视线便
能越过车流,一览车站的完整风貌。它以两翼抱拥前庭,不论正侧都有山形立面搭配参差
塔冠,散著浓浓的哥德式风味。不过既身处印度,“蒙兀尔”又影响了数百年,便自然融
合了不少相关元素,通常哥德式建筑会有座高耸的参天主塔,车站中央却是个大拱顶,顶
尖为象征进步的女神持举火炬。哥德的特色尖拱窗也被巧手改造,或替以瓣缘弧边,或缀
上双色环带。天主教、伊斯兰教原本泾渭分明,在历史上甚至几番冲突,装饰文化在这儿
却毫无违和相处一起,仿佛本就是同生。
有趣的并合与变化不仅于此,若仔细观察,外门左右护守的一狮一虎分别代表了英国
和印度,在欧洲以石像鬼形塑的排水口,到这儿都跳脱制规,猛犬、鳄鱼、蜥蜴攀附于墙
塔,格外有趣。据说那些我无法细观的藤叶饰带里也都藏着昆虫及小动物,是由艺术学校
学生设计初模,再交予工匠现场去打造。比较突兀的是正中大钟下设了龛室偏偏空置著,
令人问号满满。后来才知那儿本有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塑像,却在去英化时期被挪走,
连最后是被卖了抑或毁了都是个谜。
其实这样一个雕凿细腻的地方,应该走到近处,看看它如何利用砂岩、石灰岩、大理
石的天然色阶去拼合,欣赏门楣上山形扇形空间里的镂刻,听说大厅的挑高拱廊及天花板
也有可看之处。但或许是站内太龙蛇杂处又喧闹拥挤吧,若有谁走失出事,旅行社很难交
代,因此仅能如此远望着,在分秒必争的景况下互相帮忙合影,再利用空档尽可能推敲视
野所见。
停车的路边有个同类型建物,相似的彩岩堆砌、经过混血的拱窗廊、中高侧低的塔楼
与帽冠,初望以为是教堂,其实是名为“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Greater Mumbai”
的政府单位,司机这么大剌剌停于此,心脏也太大颗。然当我们在领队呼喊中飞速跑回车
,许久却不见他进来。疑惑往外一看,才知是被导游绊住帮跟车站拍照,还不只一张....
这太夸张了,昨天被大伙抱怨得不够多吗?
车子在众人的鼓譟中启动,夜幕也于我们的来去间覆降,下车时还觉昼光明亮,不知
不觉站楼已缀了灯火的橙黄,浮现独属城市晚夜的浮华。有的房阁于天际留下塔楼的崎岖
剪影,令人怀想过往,忆起在填土计画前,这儿只是海湾中的七个岛,有着酒酣耳热,以
及杂含赌注的私语贸易。有的以橱窗亮丽提醒著游客,这儿可是宝莱坞,若曲节蓦地响起
,或许接续便有大型群舞将街头溢满欢腾。
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明日,因为在不远的海湾,拥有古老遗迹的“象岛”正等着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