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南印度游记【二】迈索尔王宫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1-08-17 11:28:10
~※ 迈索尔王宫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957074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由于“Sri Ranganathaswamy Temple”是我们行程中见到的第一座印度寺庙,团员们
自然快门频闪,脸上也满是想进去走看的昂扬兴致,哪知导游却要我们别急,说精彩的还
在后头,接续就领着我们往回走。
跟去年以饼干敷衍过午餐的苦行行程不同,在这日正当头的时候,上车后的目的地是
餐厅,它位处茂密的林间,水道蜿蜒,让行走颇为沁凉,大斜簷的伞状结构下,板片管柱
拼组著,是带点抽象式的装潢。厕所的性别标示也挺有意思,铁线弯曲出男女样貌,五官
相当逗趣。至于餐点嘛,只留下一张甜点照的我,当然无从追忆了。
蹉跎过午间时分,接续的景点很令人期待,是“迈索尔王宫”(Mysore Palace)。
相比早上被“提普苏丹”作为政治中心的“斯里兰加帕特纳”,“迈索尔”这个城市从十
四世纪便由正统的“Wadiyar”王族开始经营,“提普苏丹”战死后,收回的王权也让宫
区持续扩建发展,我们要去的王宫就是在二十世纪初所新筑。
果然,一走到南侧门,望见的就令我心情振奋了。米黄素白交相嵌的长墙间,瓣缘连
拱叠层,顶着帽冠的窗台、交错塔峰挑出的棱线,光是一座外门就把夏宫比了下去。朝里
走,右手边是“Varahaswamy Temple”,有着很典型的南印度高伟塔门,不知是否也经过
重修,致密的冠群堆叠没什么残损,几个顶尖仍在阳光下烁得金亮。我稍微脱队进门瞄个
几眼,但说明板所述的史诗图绘应该都藏在殿里,至于外显的雕琢都在这座门上了。
往远望,北面也有座模样相似的“Sri Bhuvaneshwari Temple”,宫殿则位于西侧,
看来得由东门进来,才能感受它的对称性及如翼扬展的气势。不过从斜方向望去也是种景
致,毕竟殿区庞然,几座角楼屹立著,暗赭、艳红、素白、灿金的帽冠参差错落,每次的
移步都变换出不同形姿。
本以为会这样一路走去宫殿的正面,怎知领队一招手,便把我们导向边侧的步道,直
接先去排入内的队了。有看过资料说,这儿是仅次于“泰姬玛哈陵”的热门景点,尽管真
实性存疑,排队的人潮是的确没唬人,光是寄物区就水泄不通,导游还去要了几个大脸盆
装我们脱去的鞋子,免得回来时已不知失陷至何方。
经过漫长的安检、等候与推进,终于进入宫内了,先看到的是位于一楼的“Gombe
Thotti”展廊,字面的意思是“十胜节”时的人偶展览。据说前一代的木造宫殿便是在此
节意外被火焚灭,由置于此的小模型看来,它与现今的风格完全不同,跟早上的夏宫倒有
点像。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欧洲的、拉贾斯坦的各样小玩偶,像娃娃屋一样,也有以金色华
盖罩覆的象神塑像,只是禁止摄影的规定实在很恼人,仅凭持续衰颓的眼力跟脑细胞,根
本记不住那么多东西啊。偏偏身周的印度人都拍得很开心,警卫也跟睁眼瞎子一样,懒洋
洋在旁晃着歇著,很让我蠢蠢欲动。
展廊被王宫的正中廊道隔分成左右翼,参观路线也在看过左翼后一个转向,以围栏将
我们强制引往中庭。不能拍室内,中庭该算室外吧,我不满地对自己说,也拿起相机拍了
几张,不晓得是否为防鸽子飞进乱窜留下脏污,这个用作摔角表演的场地上头拉了覆网,
而环围的窗廊揉合了多种风格,上方有伊斯兰式的花瓣型连拱,下方转为带着饰刻的方整
轮廓,一旁还附了相当细致的雕花螺旋梯。
若依著此宫对称的思路,这座中庭应该置中,但也不知是什么因由,有一半的区域被
挪建为宫城最华丽的八角殿“Kalyana Mantap”。跟着人龙走了进去,我不禁瞠目结舌,
被挑高空间里的景致震慑。用来举办婚礼及生日宴的它,弥漫着类似教堂的氛围,金绿相
间的立柱高擎而起,支著硕大的八角拱顶,拱顶是满布孔雀与曼荼罗图腾的彩色玻璃,并
于中悬垂了式样繁复的墨色吊灯,而在这之间的饰框、弧窗皆是花藤纹边,令人目不暇给
。于是团员们都把相机掏出来疯狂拍摄了,没有道理印度人可以无视规定,我们就是次等
人种。
如此沿着环廊四望,除了八角厅,廊道也颇为绚丽,天花板以一个个圆穹接连,每个
都缀上了不同的勾边纹样,墙壁则为纪实性质的连续彩绘,记述著“十胜节”(
Dussehra Festival)的游行及皇室庆典,人物、马车、殿体钜细靡遗,还使用了立体的
绘图技法,当移步端赏,当中的景物似乎也随之略略转向。
彩绘廊道同样环绕着中庭,研究著图绘、捕捉中庭那座漂亮的旋梯、瞥了瞥阶口那对
正欲相互扑咬的猛虎,廊间的门扉将我们引进一个小展厅。展厅天花板为木头框格拼镶,
花团锦簇,并用投光聚焦了几张被标示为“Silver Chairs”的椅子,能见椅背藤叶银炫
、神兽腾跃,扶手则以雄狮收边,尽管没别的说明文字,如此慎重其事陈列,应该是过去
的王座吧?中间还有一幅以象牙为框的图绘,画著象背上的大君,不知有何用意。
望过走出,观览路线在将中庭绕过一圈后,又接回“Gombe Thotti”展廊的右翼,这
边依然有着不同尺寸姿态的小人偶,不知是属于哪个地区的风格,总觉得跟在北印度看过
的五官特色很不一样。仿佛是要呼应左翼的象神,这儿也有个带顶神龛,以繁复图腾镶缀
得金灿,两边还有小天使飞舞。不过此区的重点应该是邻近的金色象轿,华盖与底座的纹
路相当细致,经过的导游都指著认真解说,认真思索了一下,才猛然醒觉,方才王座厅的
图绘,象背上放的就是这个轿子啊,为什么要分开来展示呢?怪哉。
路线在这边转往楼梯间,沿途的装潢还挺欧式,头顶悬著希腊罗马式的人像灯座,一
转头却见印度大君的仿真人像,相当时空错诡。人像纪念的是“Krishnaraja Wadiyar IV
”,这座宫殿的砌建者,而他护守的二楼门扉后,又是个令人讶望的开阔空间。
这里是公众集会厅“Public Durbar”,重要的庆典都会在此举办,当我们从侧面的
入口走进,面对的是厅后的拱廊,视野里彷若两面镜子映出的无限延伸,赭红列柱为茂林
,粉蓝叠层拱弧是簇密花瓣,一个个顶穹则仿著夜空,有着繁星点缀。尽管不像八角厅那
儿,每个小空间都以创意做出变化,相同图腾列展开来,亦有种视觉上的冲击。除此之外
,背墙也没有空置,木质雕花框内画著精致的神像、王族及史诗故事,可惜整区的拱廊都
禁止进入,虽然保持了视野的清净,也让辨清画里细节成了难事。
顺着拦绳拉出的路线,我们绕到厅前,也就是宫殿立面的中央挑高处。这儿正侧都有
阶梯座席,可以环围听讲,也能望看殿外的庆典表演,亮点是头顶的天花板。几个跨度极
大的弧面利用拱心石结构,减少了支柱的视觉干扰,并以彩绘缀点晴空。青白交缠的花框
成了“Dashavatara”的演舞场,能见毗湿奴的十个化身变幻著姿态。
看着印度人在这边开心举高手机,各样自拍,我们的懒散导游终于肯去询问了,当答
案揭晓,不仅惹来全团的白眼,我也很想叫人把这数据库没更新的家伙拖出去杖打二十。
原来,拍照根本已经解禁了,不早点去确认,害我一路提心吊胆,楼下最开始的展廊也没
拍到....
怀着补偿心态,大伙大肆地在拱廊前互相帮拍了好一阵,才肯继续朝下个厅间走。而
或许是王家私人用的集会所,这间“Private Durbar”又更加贵气了,尽管空间比前者小
了些,中处框列的金灿列柱就几乎将人炫瞎了眼。红绿相间的缤纷底色、团花缠藤的烁亮
勾框,视线再往上,天花板也有着繁复设计。为了形塑出对比,星芒绽射的外围镶板用的
是深沉木色,中央则类似稍早看过的“八角殿”,为彩色玻璃镶嵌的弧顶,可以想见当悬
垂的水晶吊灯一一亮起,天穹纹饰将如百花盛开。
从这一侧的楼梯间往下走,我们由殿后穿了出来,根据路上的指牌,应该是还有些王
族的居住厅间可以看,但不知是没开放或是为了省时,瞄过一座略带斑污的古寺,导游就
将我们领回最开始的宫区入口,对了手表给我们些许自由逛晃的时间。抓着这给得小气的
空档,我快步走至宫殿正立面,这儿也有两只猛虎雕塑于左右伏踞护守,跟方才中庭那儿
的应该是同族兄弟。若推估得没错,几个大连拱下,应该就是方才走过的“Gombe Thotti
”展廊,上方藏在阴影里的座席,则是“Public Durbar”。尽管从这角度望去,完全无
法窥得里面那极为绚丽的拱廊,立面的起伏层次仍值得赏望。
根据资料,宫殿走的是“Indo-Saracenic”风格,在印度、蒙兀尔元素间,又融入了
属于哥德的纤塔参天。我仔细端详著,两边的角楼擎著帽冠,前探的纵长窗台有点类似北
印度所见,只是挪去了本该有的细致窗网图腾,以偏向西式的线形沟缝取代。而那些像被
蒙兀尔影响的“chhatri”饰亭则出现在立面中央,弧顶下是“Gajalakshmi”,即吉祥天
与她的两匹大象。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立面后方的高塔群吧,金色顶冠在塔梢闪耀着,
大小拱帽簇拥,仿佛在英国势力的逼侵下,仍要彰显王国最末的风华。
转过身,广场另端是宫区的东正门,即便离我极远,仍能感受到它的阔伟,串连两翼
的塔墙拱廊,仿佛由石地拔升的岩林。听说它只有在节日或是重要场合才会开放,因此那
种从门下行近,看着王宫立面在眼前逐渐拉展接天的体验,仅能靠大脑想像去补完了。
再望向北侧的寺庙塔门,及其周边叠层的建筑棱线,虽说它应该就是南面入口的镜射
,总还是有种想去近观的冲动,毕竟这两座、以及其余隐于环墙的寺庙,走过的岁月都比
王宫还长,不论是收藏的雕像文物,或是与神话有关的彩绘,在添上历史的伤残后,应该
都多了值得细赏的韵味吧。罢了,就如导游先前所说,南印度的精华都在旅程后半部呢,
就放宽心、也放慢步伐去期待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