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柳营] 刘家古厝|刘家宗祠|南瀛第一世家

楼主: reesion (阿汤哥)   2021-03-21 23:43:56
※ [本文转录自 Tainan 看板 #1WLmydSD ]
作者: reesion (阿汤哥) 看板: Tainan
标题: [游记][柳营] 刘家古厝|刘家宗祠|南瀛第一世家
时间: Sun Mar 21 17:17:24 2021
游记名称:刘家古厝|刘家宗祠|南瀛第一世家
图文版网志:https://www.tainanlohas.cc/2021/03/Liu-Family-Old-House.html
地址:台南市柳营区中山西路段128号
电话:市民服务专线1999
营业时间:24HR
建议停留:15分钟
推荐景点:人字砌红砖道、日本扁柏、狮啣八卦、狮啣剑、举人杆
座标(度分秒):23°16'38.2"N 120°18'36.6"E
在前两集的柳营游记中,我们认识了刘启祥与刘启祥故居(现为刘启祥美术馆)。而本次
我们将带大家一起造访,培育出刘启祥的南瀛第一世家,刘家古厝的所在。
想看更多刘启祥美术馆的介绍,可以点以下连结:
https://www.tainanlohas.cc/2021/03/Lao-Khe-Siong-Art-Museum.html
https://www.tainanlohas.cc/2021/03/Lao-Khe-Siong-Art-Museum-2.html
刘家古厝位于刘启祥美术馆的隔壁,现在跟刘启祥美术馆比起来虽然有些老旧,但实际上
是有人在维持的建筑物;而刘启祥故居在修复前,反而是荒废的状态
柳营刘家古厝建于西元1870年,占地800坪,是一座屋龄已高达百余载的老四合院建筑,
当初的建材与工匠均由大陆海运过来,不只是柳营刘家人祭祖用的祠堂,同时也是原台南
县数一数二的老建筑。
入口处世人字砌红砖道、两侧为日本扁柏,屋簷还有“狮啣八卦”与“狮啣剑”浮雕
https://i.imgur.com/HffQVaj.jpg
刘家人虽已许久未住在此屋,但是仍然定时请人维护环境,因此就算宅院久经风霜仍旧保
持得相当完整
刘家古厝代表的是柳营刘家的精神象征,为刘家第六代祖为感念历代先祖之伟绩表慎终追
远之义,特建此祠堂追忆祀奉历代祖宗
根据柳营乡志的纪载,刘家祠堂在西元1890年仿中国南方宗祠格局而建,原属“大厝九包
五,三落百二门”格局,现剩七包三式的四合院。
https://i.imgur.com/O3k4a8d.jpg
祠堂门额悬挂王得禄致赠给刘家七世祖刘达元高中文举人的“文魁”匾,而八世刘澧芷也
在光绪十五年中举,一门两举实属难得。
https://i.imgur.com/VytybRI.jpg
除了文魁之外,宗祠内还有一块“武魁”的匾额,为刘拔元在道光十四年所高中的武举人
https://i.imgur.com/0IF0TwD.jpg
内部梁柱保持得不错,连漆的状态都有很好的维护
南瀛第一世家的刘氏,根据柳营刘氏族谱记载,先祖从大陆迁台时期约在明清之际。来台
开基始祖名叫刘茂燕,是刘姓开派始祖刘监明的第153代孙、福建和平派刘氏的第20代孙

刘茂燕原籍漳州府平和县新安里上和社大坤乡,是郑成功手下一名参军,当年在南京战役
中阵亡。后来郑成功渡海来台时,对阵亡将士的孤儿寡妇非常怜恤,下令将大批阵亡将士
家属同迁。
刘茂燕的独子刘球成,就是在这个时候,奉命率领他的母亲蔡氏,一同随郑成功渡海迁台
。因此,刘球成实为柳营刘氏来台湾的第1世祖。
刘球成迁台后,最初与母亲蔡氏居住在台南南戏院。后移居麻豆打铁巷,到他的儿子刘汉
、刘旭时,才定居于查亩营(即今柳营),后裔繁衍发达,成为刘氏中的名门望族,时人称
之为柳营刘氏。
刘家先祖移垦查亩营后,数年辟田数百甲,富甲一方且重子孙教育,故连绵至今三百余年
代代豪俊备出,遂成为柳营望族、南瀛第一世家
祠堂内有一幅刘家古厝图,但看上去应该比较像是刘启祥故居,而不是现在的刘家古厝(
刘家祠堂)
祠堂右边有一块“省三法”,这是源自于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而左边也有一块“凛四知”,这是源自于东汉杨震的“四知”。
据说杨震的好友王密,经由杨震的举荐而任县令,为了感谢知遇之恩,王密带了十锭黄金
深夜拜访杨震。但杨震坚决不收,王密则认为这是自己一番心意,而且现在是深夜,不会
有人知道。
杨震就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可以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觉得十分羞愧,
就收起金子,告辞而去。
柳营刘家世代人才辈出,从清朝至今族人人才济济,每位人物背后都有一则传奇故事。如
刘日纯在《台湾通史》中有列其传,刘拔元为清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之武举人,刘神岳
日治时期曾任嘉义厅参事水港糖厂监察人,刘明朝则曾任高雄税关长,为日治时期台湾人
任职最高阶者。
刘家祠堂于台湾光复后不久曾翻修,屋瓦亦换新,民国八十三年祭祀公业又花费七百万将
整座祠堂重新油漆,所以现在的祠堂还是保持着“焕然一新”的感觉
祠堂外有一支类似似旗杆的物件,这可是高中举人的证明“举人杆”,高15尺。本来左右
各有一支,但现在只剩右前方这支刘达元考上举人时所立的举人杆
https://i.imgur.com/2hqswUu.jpg
以前经过这里,除了吃吃黑轮摊之外,对这些老房子并不感兴趣。但这次的深度旅游:“
刘启祥故居+刘家古厝之旅”,让我对这个南瀛第一世家有了基本的认识。站长能做的不
多,仅以本篇浅薄的游记,介绍这南瀛第一世家的简略片段。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20-03-21 17:38:00
推“又花费”(帮订)“监”察人 “时”期 “焕”然一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