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新市] 南科考古馆|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

楼主: reesion (阿汤哥)   2020-05-05 20:12:07
※ [本文转录自 Tainan 看板 #1UgjFXxs ]
作者: reesion (阿汤哥) 看板: Tainan
标题: [游记][新市] 南科考古馆|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
时间: Thu Apr 30 21:34:23 2020
游记名称:南科考古馆|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图文版网志:https://www.tainanlohas.cc/2020/04/NMP-Archaeology.html
地址:台南市新市区南科三路10号
电话:06-5050905
营业时间:9:00 - 17:00
公休:周一
门票:50 ~ 80
建议停留:1~2小时
推荐景点:茑松家、常设展、密室展示、特展、儿童馆
座标(度分秒):23°06'01.1"N 120°17'01.6"E
https://i.imgur.com/kM3Llty.jpg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馆”,于2019/10/19正式开幕!南科考古队耗费20年
,挖掘800多万件文物,不少成员都已经白发苍苍,终于见证这座能完整述说“台湾5千年
历史故事”的考古博物馆诞生。
台南科学园区从1995年迄今,南科及周边地区所发现之遗址多达82处,其中位于南科园区
的遗址共计28处,树谷园区的遗址共计14处,其余散布在特定区及邻近地区共计40处。遗
址埋存之史前文化,最早距今约5000年,最晚则约300多年前,涵盖时间范围长达4500年
https://i.imgur.com/4lxJlxd.jpg
入口侧面的地下楼梯间,现代人与原始人的雕塑品,刚好象征著南科考古馆,融合了古代
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印象
https://i.imgur.com/Ihry6ET.jpg
南科考古馆整体外观看似一石块剖一刀,一玻璃管从中间穿过,隐涵剖析、穿梭、交织、
下探、渗透的概念;建筑量体中,隐含着交错19°角的轴线关系,一象征过去的方位、一
象征现代都市的经纬关系,交织的轴线存在于外墙的分割缝隙中,也存在于博物馆展示动
线,带着时空交错的趣味性
https://i.imgur.com/ImgTenj.jpg
南科考古馆的中间,借由玻璃方管象征时空隧道,穿梭整座建筑的剖面
https://i.imgur.com/0mp6PaA.jpg
玻璃方管将游客从地面送至至建物至高点,映入眼帘的是高速而过的高铁,提醒游客现在
的时空,而穿过的建筑高度象征穿梭过去时空5000年
https://i.imgur.com/WLjMSLx.jpg
建筑外墙切割的缝隙,将参访的情境渗透些许时间轴的变化,暗示南科遗址与博物馆的关
系,而夜间则由建筑量体的照明向外绽放,成为高铁上旅客行经台南科学工业园区的一个
印证
https://i.imgur.com/4zLLsfq.jpg
入口前的几何方块屋,空间视觉感极为浓厚,令许多人在此驻足拍照
https://i.imgur.com/y5jQRT8.jpg
“棚屋”造型意象凉亭,凉亭造型参考台湾早期制糖的“棚屋”意象(亦称蔗廍,糖函),
本构造物考量耐候需求,采金属RC构造
“棚屋”为早期制糖的临时建物,是榨糖石车之掩体,内以牛只拉动石车以榨糖,制糖期
结束即拆除。棚屋构造以竹子为主,覆以茅草或稻草, 甘蔗叶铺设构成,外观呈圆锥形,
棚外设有炉灶及煮糖锅、鼎等器具
https://i.imgur.com/FxyGtWv.jpg
公共艺术:茑松家(The NiaoSung Family)茑松文化人面陶偶出土于道爷遗址,是博物
馆典藏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展现茑松文化人在立体捏塑上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尤其五官造
型的立体感以及表情神韵的搭配,非常具体地掌握了陶偶制作者巧思的意境,在捏塑技术
表现上,最为明显的是鼻梁与眉弓的特征,以及眼窝和鼻子的位置。
李明道先生以茑松文化人面陶偶为博物馆公共艺术操刀,创造“The Niao sung family茑
松家”,负有逗趣的巧思。将千年前的原始陶偶穿上高科技超现实外衣,穿越到今天的时
空,以不同时空的艺术语法写成一个新的完整句。这个全新的作品将继续航向未来的宇宙
成为明日的古物,说出人类文明演绎接力前进的概念。
https://i.imgur.com/kFCFTJ0.jpg
南科考古馆一楼大厅,上方有挂著本期特展:动物交响曲的看板
侧面有多媒体导览机
大厅内有内部的环境基本介绍以及长椅供人休息
票价,全票 NT. 80、团体票 NT. 60、优惠票 NT. 50(2020/4/30前台南市民免费)
https://i.imgur.com/T3jedqw.jpg
我们来的当天是台南市民免费,出示身分证后就可以拿票了
进入展场的入口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坐电梯直达。
在门外迎接我们的是竹船模型。本艘船属装置艺术,设计与制作概念系出自享和三年癸亥
漂流台湾チョプラン岛之记内容。
该书纪录日本人文助于享和三年(约西元 1803年)因船难,漂流至台湾东部的チョプラン(
约今东部秀姑峦溪出海口出处),定居于阿美族聚落,见闻阿美族的竹船,后回至日本,
再口述给画师所绘出的竹船样态。
该内容叙述竹船长约四寻余,宽约七尺左,右、后方、侧边皆以剖竹编造,风帆则是以竹
编成,船尾处架设床板作为调理饭食之处,可搭乘两、三 人从事渔业。
参观动线入口有个公仔,应该是台湾第一狗的卡通版吉祥物
https://i.imgur.com/FK5kA93.jpg
进入展场前的走廊,有种深不见底的空间感
在走廊的上头有数盏投影灯,分别投影出各种动物的骨骼化石,第一个是牛
鹿

乳猪

锯鳐,鱼的吻部延长,成为一个扁平的吻突,两侧有齿状突起,非常像锯鲨目的鲨鱼,但
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鳃孔腹位(在身体的下方),锯吻上没有肉质触须。
鲨鱼
第二条路就是由一楼的通道走到底,进入南科考古馆的“时光隧道”,引导游客进入建筑
至高点,再进入展示区
https://i.imgur.com/o5mDdSO.jpg
最底处有座网美墙,可以在此拍照打卡
由一楼到三楼的楼梯两边都有化石的仿制品,像这个就是牛稠子文化的瓮棺
德氏水牛
整个空间以时光回溯与考古工作下探的概念,设计建筑展示的动线。由高至低、由今至古
,循着向下探索的精神
不论从哪个路径,最后都会到玻璃方管的最高点,在此可以看到高铁疾驶而过
https://i.imgur.com/GVhgrjL.jpg
两旁为南科附近的历史照片
以及附近的历史工事照片
在此待了一下子后,高铁果然开了过来,还好站长的镜头随时都有开着,很幸运地拍到了
https://i.imgur.com/bGwP3aL.jpg
入口的验票区,采用扫描QR Code的模式
将入场券扫入机器,就可以顺利进入馆内囉!
首先我们来到一号展厅,南科考古馆为台湾首座位于科学园区中之考古专业博物馆,作为
参观南科馆展示内容的第一站,呈现的是南科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5000年历史渊源以及
南科遗址群在台湾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
展厅中依照时间序列展出两百多件南科地区6大考古文化11个子期相的代表性珍贵古物,
如薄如纸张的贝刀、光可鉴人的巴图形石斧、模样质朴有趣的人面陶偶、雕工精致的鹿角
刀柄与骨骰等。
搭配展厅入口的大型投影动画以及各文化的生活场景模型,让史前文化不再只是书本与媒
体上的文句,而是可近距离观看、感受的对象。
此外,每一次的遗址抢救发掘都涉及南科地区的地貌变化,也是许多机关与工作人员费尽
心力、挥汗如雨的成果,这20余年来数十次的考古工作过程缩影亦将于展厅一隅呈现。
一进门就看到的大型投影装置
南科考古文化期相
古与今的交会
南科园区的多媒体动画
大坌坑文化-菓叶期
人面陶偶(Human face ceramic figurine)道爷遗址-茑松文化鞍子期。红褐色陶偶,仅
残存头部,其他部分佚失。其形象细眼、大鼻、薄唇、扎辫发型
牛稠仔文化-牛稠仔期
牛稠子文化-右先方期
右先方期
鹿角刀柄(Deer antler knife handle)五间厝遗址-万松文化葛松期。本件标本是截取
鹿犄角分歧处,以鹿犄角中最宽处加以修磨,并于器体满几何纹及人面纹,人面表情生动

地层中的风景
明清汉人文化、茑松文化、大湖文化、牛稠子文化
大湖文化的建筑
大湖文化-乌山头期
大湖文化-鱼寮期
茑松文化-鞍子期
茑松文化-茑松期
茑松文化-看西期
西拉雅文化-西拉雅期
明清汉人文化-近代汉人文化
骨骰(Bone dice)社内遗址-西拉雅文化。截切鹿角精磨加工制成,六个面中,一点与六
点、二点与五点、三点与四点相对称
南科考古 大事记(Major Archaeological Events of the TSP)
自民国84年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开始筹建,迄今已廿余年,园区及邻近地区已发现近百威考
古遗址,密度可谓全台之冠
为避免经济开发对文化资产造成影响,各公私机关、考古学者以及邻近村里居民皆投注莫
大心力,致力于遗址维护工作。虽然历年发掘规模可谓空前,但这些遗址有相当大的比例
是以现地保存的形式保留,并有多处被指定为市定考古遗址。南科考古遗 址保存维护的
历程,可谓台湾近廿余年文化资产维护工作的缩影,也是未来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重整作用 - 回家的路上(Restructuring a journey home),Artist:林煌迪(
Huang-Ti Lin),材质:电风扇、镜子、凸透镜、投影片、木材、金属。
“重整作用”是一个心理学上的过程,类似或涉及了古典制约。重整作用中,情境里的某
个特征会使人们对整个原始情境加以回想、想像或再次编辑,因此重整作用也被当成是行
为治疗的一种方法。
“考古”活动中,也时常借由所考掘文物的特征,对整个原始情境加以回想、想像或再次
编辑,极类似于“重整作用”这个心理学上的过程。在发掘的过程,除了表面上把遗失或
是遗忘的片段与线索再次拼凑修补,属于整体宏观的全方位的脉络也会因此浮现,也因此
考古的结果时常使历史被改写。
“科技之于艺术史中的考据,在不同的断代中,也包含着如同“考古”的时代意义。每个
时代总会开发出新的尖端科技,然而当它不再尖端,是否就在人类文明中失去价值?答案
明显是否定的,而从“考古”中,我们确定了“重整作用”的积极含意。
这是一个分布在走廊转角落的动态展品
影片:重整作用 - 回家的路上
https://youtu.be/7orKTP8TaIo
经过通道往下,我们抵达了第二展厅,穿过第一展厅所呈现的5000年历史长河,其次来到
的第二展厅则是以个别的视角出发,从渔、农、猎、畜、家、器、饰等7个主题来一窥南
科地区先民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
在第二展厅中,将分区展出上百件考古发掘出土的不同性质、功能的物件,以及根据考古
研究成果所复原的史前生活意象。步入展厅,不仅可看到不同面向的古代生活场景,也可
同时观察老祖先们所遗留的各类别具意义、富有巧思的器物。
面对资源丰富却也隐藏着不确定性的自然环境,先民们是如何获得每日所需的食粮?他们
是如何做出生活所需的各种日用品?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又留下什么迹象供我们这
些后人解析?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参观完第二展厅之后,再也不会是难解的问号。
主题为:重返史前-社会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第一个主题是饰品
身体装饰珠串
骨环、鼻环与各种纹饰残片
身体毁饰,穿孔骨珠
骨角牙器工艺-骨、角、牙制作
贝器工艺-贝器制作
器具,南科出土的各种材质器具
石器制作
锛凿形器
家户,由一群同居共食的人所组成,家屋是整个家域的核心,史前时代多以干阑或土台的
方式来建构家屋
墓葬,多埋于聚落内(图文三叠葬)
牲畜饲养
狗:居家良伴;猪:食物来源
狩猎,依出土的数量及比例判断,陆栖生物可能不是南科区域居民主要的生计资源
箭头
骨箭簇
洞鉴古今,史前人类石器上的打洞机-飞轮旋钻器
农业种植
禾间,放粮食的地方,避免蒸湿霉腐
收获用的石刀
开垦田地的斧锄
渔猎活动
鱼卡子
鱼卡子就是古时候的鱼钩
网墬
两缢型网墬
砝码型网墬
湿地生态
再往下走去,我们抵达了第三展厅,第一与第二展厅都是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物件回看曾
在南科地区土地上居住的先人们,但考古学者们是如何从这一件件破碎又细小的史前遗留
中推敲出过去人类的生活文化呢?
透过对自然沉积的土壤地层以及人为活动遗留的文化层的观察,考古学者们得以建立遗址
中的时间关系;透过对平面现象的纪录描绘出遗址中的空间关系;对遗址中出土的动、植
物遗留的分析则提供当时自然环境的资讯;对陶器、石器、金属器、玻璃器等器物的检验
结果反映出先民们的工艺技术与贸易网络,而对墓葬人骨的研究则揭示先民们的体质、饮
食、疾病、风俗习惯等等讯息。
倚赖现代科学分析技术,针对发掘出土的物件所进行的研究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主要差异
之一,在第三展厅中将会实际从考古发掘现场取回的界墙、现象标本、动物骨骼与植物种
子、人骨面貌复原模型等来一一介绍这些研究工作所应用的技术以及其研究成果。
遗址地层剖面
沉积、土壤与地层介绍
考古遗址的表面
古代犬类
梅花鹿
动物遗留研究
汉人水井
植物遗留研究
岩石与矿物
高温工艺
人骨档案室
绿蠵龟
考古现场重现
化石与笔记
现象与脉络
接着我们来到网络热门的卡打景点:黄色天井
黄色天井的四面都是黄色的墙面
四方形的天井与墙上许多四方形的窗,都是仿探坑意象,太空船形象的装置艺术及栀子花
黄色天井现场是许多情侣或网美拍照的热门场景
到特展厅的路上经过儿童馆,但是防疫期间没有开放
因为儿童馆内有很多互动的装置,深怕小朋友们会因为接触而传递疫情,所以这次就没有
拍到囉~
接着是“博物馆的秘室”
经历十数年之考古发掘工作,南科出土文物之质与量均有惊人发现。
现有南科园区考古发掘成果,出土之考古标本概分为四类,分别为人骨标本及其葬具、生
态标本、遗物标本以及现象提取标本。
展示空间特别为观众呈现鲜少出现在公众眼前的博物馆文物保存与维护工作。
以南科考古遗址的墓葬遗迹出土流程为例,说明考古遗物从现场发掘进行的工作直到进入
博物馆后的维护、保存过程。
出土文物整理工作耗日费时,需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南科馆建馆后更需要充足的研
究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展示计画。
在工作期间可以与工作人员对话,但因为防疫问题也没有开放
摄影区、绘图区
博物馆的祕密,直播时段表
前往特展的通道,可以远眺玻璃通道的外观
特展:动物交响曲,时间:2019/10/19~2020/05/31
动物与人共存在地球上,彼此关系紧密且相互影响。借由考古出土遗留展示主题:“动物
与环境”、“人与动物”、“消逝的动物”及“动物遗留研究”,虽然主题有别,却又环
环相扣、相互辉映,如同一首交响曲般,形成和谐的组合,愿与您一同体验,过往这片土
地上,人与动物谱出之乐曲。
陶罐上的壁蝨
动物与人共存在地球上,彼此关系紧密且相互影响。 借由考古出土遗留展示主题:“动
物与环境”、“人与动物”、“消逝的动物”及“动物遗留研究”, 虽然主题有别,却
又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如同一首交响曲般,形成和谐的组合,愿与您一同体验,过往这
片土地上,人与动物谱出之乐曲。
鸟类标本
蓝鹊
黑冠麻鹭,很多人叫大笨鸟
果子貍,又名花面貍、白鼻心、果子猫,一种灵猫科的哺乳动物
大赤鼯鼠
鱼骨头化石
山猪头骨
穿山甲、蠵龟、石虎
消失的动物
锯鳐的锯吻
儒艮骨头
儒艮标本
青鲲鯓净滩的成果
史前居民狩猎模拟
台湾第一狗,大坌坑文化,南关里遗址
史前人类的工具百宝袋
动物标本展示
锯鳐标本
离开前的装置艺术小彩蛋:
过往云烟
大厅的装置艺术“过往云烟”,为艺术家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快速以及面对文化流逝,试
图将时间和空间做以形式化的表达,南科园区昔日的种种;
希望借由“过往云烟”这一件装置艺术,除了欣赏也能引发一些对自身经历的一些感触,
通过述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以及一个人是如何构建自己对某个空间的回忆,反映其对文化
移置和文化共存的持续关注。
作者: with13kimo (安仔)   2019-05-01 15:18:00
作者: carolgilbert (凯洛吉博)   2020-05-06 08:14:00
空虚寂寞的博物馆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20-05-07 08:27:00
推,很棒的博物馆,看了都想去了史前文化这块因为没有什么文字记载,真的现场经历最具有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