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俄罗斯圣彼得堡 凯萨琳宫 造价四亿琥珀厅

楼主: goodcutecat (哆啦啦)   2020-03-06 22:47:52
图文好读版:
https://goodcutecat.pixnet.net/blog/post/351632566
================
叶卡捷琳娜宫 (俄语: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 英语:
Catherine Palace),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南方约 26公里的普希金公园内 (原名为沙皇村
,1937年为纪念诗人普希金逝世百年而改名)。
由继承彼得大帝的女沙皇凯萨琳一世,在西元 1717年雇用了德国建筑师
Johann-Friedrich Braunstein 建造,其占地约 567公顷,充作女皇夏天的行宫。也有
一说,是彼得大帝赏赐给平民出身的凯萨琳的一处避暑小庄园 (资料来源)。
普希金市一景,房屋大多低矮,彼此之间距离拉得开,绿地也是不少。大伙儿从很远的地
方下车,然后鱼贯步行至凯萨琳宫的侧门入口。
跟团的好处,就是导游事先预约入场时间及门票,让我们可以很快速地从侧门进入宫内广
场。
西元 1743-1756年间,伊莉莎白女皇请建筑师 Bartolomeo Francesco Rastrelli (就是
彼得夏宫那位XD) 扩建并重修凯萨琳宫,改造成龙飞凤舞的洛可可式 (Rococo) 并使用超
过 100公斤的黄金装饰宫殿。
在凯萨琳大帝 (第二位凯萨琳,故称为凯萨琳二世,1762-1796 在位) 的回忆录中,表明
不认同她前面的沙皇如此铺张的装饰,原句的英语是这样写的:
"The palace was then being built, but it was the work of Penelope: what was
done today, was destroyed tomorrow."
(图为宫殿北面,全长有360公尺)
凯萨琳大帝本身偏好古董及新古典主义,在位期间聘请了苏格兰建筑师 Charles
Cameron 翻新了凯萨琳宫几个厅的内部装潢,在宫殿外的 Catherine Park 也立了几尊雕
像。大帝于 1796年驾崩后,继任者更偏好邻近的亚历山大宫 (Alexander Palace,前巴
洛克风格的古典建筑)。1820年凯萨琳宫遭祝融,亚历山大一世命 Vasily Stasov (在冬
宫修建约旦阶梯的那位) 重新整修。
这边修但几咧,因为提到了太多皇帝,怕读者混淆,我把他们稍微条列一下,与凯萨琳宫
有关的君主会套蓝色标示: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 Peter the Great),1672生、1725卒,于1682年登上罗曼诺夫王朝
皇帝、1721年宣誓成为全俄罗斯皇帝,直至 1725年驾崩。
凯萨琳一世 (Catherine I),1684生、1727卒,立陶宛农民之女、彼得大帝之妻,
1725-1727年在位。
彼得二世 (Peter II),1715生、1730患天花去世,为彼得大帝之孙,1727-1730年在位。
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 (Anna Ioannovna),1693生、1740肾病去世,1730-1740年
在位,为彼得大帝之姪女,在亚历山大一世的中国厅可以看到这位女皇的小画像。
伊凡六世 (Ivan VI),可怜的幼帝,在位仅一年就遭伊莉莎白女皇发动政变推翻。
伊莉莎白 (Elizabeth Petrovna),彼得大帝与凯萨琳一世之女,1709生、1762病逝,于
1741-1762年在位,算得上是凯萨琳宫的第二位斧凿最深的君主。
彼得三世 (Peter III),彼得大帝的外孙,1728年生、1762年仅即位180余天,因过于亲
近普鲁士,遭政变罢黜,罢黜他的正是其妻凯萨琳二世。
凯萨琳二世 (Catherine II),1729年生、1796年中风去世,在位期间 (1762-1796) 为俄
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
保罗一世 (Paul I),彼得三世与凯萨琳二世之子,生卒年为 1754-1801,在位仅
1796-1801 的五年时光即遭行刺。后文提到的“绿宴客厅”的主人。
亚历山大一世 (Alexander I),保罗一世之子,生卒年为 1777-1825,在位24年,期间打
败拿破仑,被封为“神圣王”或“欧洲的救世主”,后文会提到他专属的中国厅。
尽管第二位凯萨琳偏好新古典,凯萨琳宫里里外外仍可瞧见洛可可的遗绪。洛可可风格的
最大特色,就是金光闪闪,除了比巴洛克更加装饰之外,还要有“金光”,耀眼、奢华、
浮夸的那种,在伊莉莎白扩建主殿的时候,就是用金色的油漆来处理很多细节。
二次大战时,宫殿遭纳粹德军破坏。1957-1963年间,政府依原型建筑图重新建造修复,
不过据说离当年 Stasov 修建的成品仍有段不小的距离,58个受破坏的厅,只修复了其中
32个 (资料来源 1, 2)。
建筑外观主要由蓝、白、黄三色构成,据说分别代表着女沙皇蓝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肤和
金黄色的头发 (资料来源)。
仔细看看凯萨琳宫的门面,有着希腊神殿的三角顶、罗马式列柱,拜占庭的穹顶、巴洛克
式的构件,几乎将所有代表性的建筑结构都用上了。传言中,伊莉莎白在还是公主的时候
,曾被其父彼得大帝指定许配给当时年轻的法国路易十五。但法国方嫌弃伊莉莎白的母亲
系平民出身 (凯萨琳一世为立陶宛农民之女),故回绝了这桩和亲。
伊莉莎白继位后,也许是赌气,极尽奢华之能事,目的是要把巴黎的凡尔赛宫给比下去
XDD (资料来源)
伊莉莎白在凯萨琳宫内安排的奢华建筑装饰,也一路从内装蔓延到外墙。有建筑学书本解
释,俄罗斯建宫的概念与法国不同,法国将凡尔赛宫的园林视作宫殿的附属;俄罗斯则将
宫殿视为园林的一部分,在在体现在格局安排上。进村 (帝王村 Tsarskoye Seto) 即进
宫,外墙如此装饰也是刚好而已XD
凯萨琳宫北面的花园,其实视野里最远方的那扇,才是皇宫的正门。
进入宫内,也许是入场等候区的关系,反而就洁白朴素了起来。
2020 年票券资讯与开放时间
>>内部宫殿:
成人: 700 卢布 (约合新台币 350元)
学生 (持学生证且大于16岁): 350 卢布
儿童 (小于16岁): 免费
语音导览:
提供中、英、法、德、俄五国语言的语音导览器租借。费用为 200卢布,需提供证件抵押

开放时间: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馆时间:
周二及每月最后一个周一公休
12月31日与01月01日公休
>>第二路线:
东侧门廊 (涵盖范围)
在每年04月29日至09月30日仅开放给团体客。
>>凯萨琳公园:
每年10月20日至翌年04月26日免费入场
其余时间票价→
成人: 150 卢布
学生 (持学生证且大于16岁): 80 卢布
儿童 (小于16岁): 免费
若有婴儿乘坐婴儿车,同行一位成人可免费
※注意: 票券仅在购买后1小时之内有效。
※旅客限制条款:
Tour restrictions' start depends on visitor flow. As it peaks, the palace
tour has to be restricted with three routes, one available to individual
visitors and organized pre-booked groups, the others to groups only or closed
as incapable of high flow. The restrictions usually start on weekends in
early May, then apply on weekdays too as visitor flow grows, and last until
it lowers in September. Throughout a year, the same restrictions apply during
national and school holidays, whenever visitor flow becomes too high to the
museum's capacity. 当旅客过多时,会保留部分参观路线给团体客,通常是在每年五月
至九月的旺季,或者国定假日、学校假日,请个人自由行前往者须多注意~
下图为自动购票机,也可以上官网事先购买票券。
在处理好入场票以及一干人等的泌尿道问题后,我们要开始进入凯萨琳宫啦!进去好像我
们在刀房一样,是要穿鞋套的。除了鞋套之外,大于A4大小的包包与外套需寄放在储物柜
里。
大楼梯 The Main Staircase
与冬宫的格局差不多意思,走上来就看到仿如约旦阶梯般的大梯厅。伊莉莎白女皇找来的
建筑师 B. F. Rastrelli 以中国古典为导向的原版设计已不复见,1780 年由建筑师
Charles Cameron 重新设计了桃花心木的主阶梯,并大胆启用红色的窗帘。
然后在 1860-63 年间,由意大利设计师 Ippolito Monighetti 改以大理石的洛可可风格
装饰栏杆、天花板与墙壁。
这些青花瓷花瓶就是单纯地放在上面而已XD 不过导游说圣彼得堡地震少,不需太担心。
这些收藏是来自酷爱中国瓷器的凯萨琳二世。
已经坏掉没有在走的时钟XD
骑士宴客厅 The Cavaliers' Dining Room
宴客厅是皇家生活最重要的部份,骑士宴客厅又是整个凯萨琳宫最常使用的一间,过去用
来接待人数较少的宾客。
因为空间不大,故设计师在墙上镶了几面镜子营造空间延伸感,整体算是巴洛克风格,用
了相当大比例的镀金。这些镀金一度在 1860年后改为银漆,不过二战破坏后,又根据原
始伊莉莎白女皇的设定重新弄上金漆。
根据官网的介绍说明,原本的骑士宴会厅,是没有天花板油画的,是19世纪才从皇家仓库
里挑选出来的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王大流士相关画作。战后修复时则更换为另一幅仓库里
的油画,是关于太阳神 Helios 与黎明之神 Eos,周围围绕的则分别代表不同季节。
至于桌上的餐具、桌巾,造于 1777 至 1785年间,以骑士勋章与腰带来装饰 (资料来源)

谒见厅 The Great Hall / Bright Gallery
由 Rastrelli 在西元 1752 - 1756 年间建造,室内面积广达 800 平方公尺。谒见厅横
跨了整个凯萨琳宫的纵宽,因此在左右两侧都有可对外采光的大面积窗户。圣彼得堡纬度
高,夏天日照时间长,透过窗洒下的阳光,正好把整厅的金漆照耀得闪闪发亮。要是入夜
也不用担心,共有 696 只蜡烛,天黑后继续提供照明,故谒见厅又称为 "Bright
Gallery"。
下图为手机 Asus Zenfone 5Z 拍摄。
这个大厅没有任何的柱子,也是18世纪时期的特色之一。天花板的油画最初是 Giuseppe
Valeriani (1708–1762) 在 1752-1754 年间所创作的“俄罗斯凯旋 (an Allegory of
Russia, an Allegory of Peace and an Allegory of Victory)”。下图为 Allegory
of Victory 的局部照片,复制自官网。
西元 1856–58 年,因为亚历山大一世的偏好,俄罗斯凯旋被 Fiodor Wunderlich 及
Enrico Francioli 画的 "An Allegorical Depiction of Science, Art and
Industry" 取代,不过这幅画后来在战时遭大火焚毁。
下图为 Nikon 单眼相机拍照。
战后从冬宫的地下室找到俄罗斯凯旋的部分片段,因而被拿回来凯萨琳宫,由 Ya.A.
Kazakov 主导重建。地板则由白橡木 (light oak) 与沼泽橡木 (bog oak) 组装出实木复
合地板。因此一切又回到 Rastrelli 在 1756年的最初设计。
整体来说,谒见厅一样是巴洛克风格,天花板有油画、镜子产生空间扩大的感觉;再来是
镀金,导游说,总共花了 100kg。本来这里是有宝座的,但为了避免被德军取走,已经运
到西伯利亚。
金子与镜子完整地镶嵌在一起,原本是蜡烛的地方改用小灯泡呈现。
中国的青花瓷,比三个人的高度还高,气势惊人。
逛完谒见厅,暂时回到主楼梯 Main staircase,楼梯两边摆放的大理石雕塑分别为“睡
觉的爱神”与“苏醒的爱神”。下图为睡觉的那位XD
白色宴客厅 The White State Dining Room
过去皇家用晚膳的地方,墙上以白绫和金漆的雕饰点缀,因彼得大帝喜欢打猎,这里的画
多以猎物为主题。椭圆桌上的瓷盘、花瓶是来自德国的高级品,由 Meissen 工厂所制造
(资料来源 ← 点此可看全景图)。
除了显眼的镀金之外,这个角度应该能比较清楚看见丝绸,这是俄罗斯本地自产的丝绸。
红柱厅 The Crimson Pilaster Room
建造之时,设计师 Rastrelli 有意要让宫内的大小厅看起来尽可能地不同。这里的墙面
一样有白丝绸,但在丝绸布之间用一条条顶天的长条玻璃区隔,而玻璃的底下分别有红色
及绿色的金属薄片,显现出此间的红柱与下一间的绿柱。画面中的洛可可风格写字台是德
国雕刻家 Abraham Roentgen (1711-1793) 的作品。
红柱厅里最显眼的莫过于这副西洋棋盘了。18世纪时期所制作,棋子由瓷器构成,棋盘则
是珍珠珠母与象牙的复合物。
绿柱厅 The Green Pilaster Room
凯萨琳二世时期其实把这间当成储藏室XD 天花板是 18世纪意大利艺术家 Luvici
Torelli 的油画作品 "A Resting Military Commander Harkens to the Call of the
Muses",不过现在看到的是 Valery Lednev 在战后的修复作品 (资料来源)。
金色的天使、狮子、双头鹰与最上方的王冠。
导游特别提到一个有趣的点,过去俄罗斯贵族不直接跟中国买青花瓷,而是透过欧洲的商
人,部分黑心的商人就会拿伦敦的瓷器假冒为中国的瓷器贩卖。
绿柱厅里面还可以看到南洋岛上的雕像,主题是头顶蔬果的岛民。
人像厅 The Portrait Hall
目前仍保留 Rastrelli 两百余年前的设计,画面左方就是建立这个宫殿的主人,伊莉莎
白;而门边的小油画则是凯萨琳一世,彼得大帝的老婆、伊莉莎白之母。导游说,当时的
审美观念认为胖胖的女人比较漂亮,因此贵族都胖胖的,瘦瘦乾乾的则是平民老百姓 (资
料来源)。
琥珀厅 The Amber Room
凯萨琳宫宫内最著名的一厅,应该就是“琥珀厅”了。是一座全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的
,极度奢华。
当彼得大帝在 1716年与普鲁士的威廉一世 Frederick William I (1688-1740) 达成同盟
协议时,由威廉一世致赠了大量琥珀给彼得大帝。这批琥珀曾经短暂在各个宫殿之间流浪
,直到 1755年才由伊莉莎白女皇命令 Rastrelli 重新在凯萨琳宫打造琥珀厅。
最具传奇色彩的琥珀厅,是凯萨琳宫内唯一禁止摄影的景点,故把官网的图片抓下来。
琥珀厅面积不大,仅96平方公尺,Rastrelli 让琥珀们在墙上对称性地分布,间或以长形
的镜面区隔空间;琥珀以外的地方则让木头镶上金漆来装饰。而琥珀不足之处的下层墙面
,则由艺术家 Ivan Belsky 在帆布上画出模拟的琥珀来替代。
1763年,前面说不崇尚奢华的凯萨琳二世,此时却命令拆除上述帆布,改回货真价实的琥
珀。往后的四年内,用上了将近 450 公斤的琥珀,才终于把琥珀厅给完工。
琥珀的拼贴是采用佛罗伦斯式的马赛克技法 (Florentine mosaic technique) 。不过俄
罗斯温差大,而使用暖炉的习惯也相当伤害琥珀,脆弱的琥珀厅在 19世纪历经了三次的
翻新 (1833, 1865 及1893)。
二战期间的 1941年纳粹入侵之时,俄罗斯政府便有计划性地将宫殿内的宝物撤离。但因
琥珀太脆弱,政府采用的方式不是将它们卸下,而是用纸、纱布、棉花最后是木板,把琥
珀们原地覆蓋起来。
德军杀进来的时候,仍然发现了这处世界遗产,将其拆卸下来运往柯尼斯堡 (Kö
nigsberg,昔普鲁士首都,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在波兰与立陶宛之
间,临波罗的海),在 Königsberg Castle 展示,1944 年德军战败后,琥珀厅也跟着离
奇失踪,至今仍下落不明。
1979年苏维埃政府决议重建之。1983年开始由建筑师 Alexander Kedrinsky 主责,耗时
24年与近四亿元台币,直到 2000年才正式修复完毕。官方称此一修复工程为世界第八大
奇蹟,在圣彼得堡建城 300周年的 2003年对公众开放。
画厅 The Picture Hall
琥珀厅的下一间,广达 180平方公尺。18世纪的时候它是接待外宾的大厅,提供餐食与音
乐飨宴。
最早是以挂毯装饰,后伊莉莎白命令艺术家 Georg Grooth 于 1745-46年间收集各式欧洲
画作,正确来说是西欧的画作,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主XD 有些甚至是描绘彼得大帝的大北
方战争,那么俄罗斯皇室自然不会放过。
总共约 130幅作品,大大小小排成一整面壁画。
二战期间因为提前撤离而多数被保存了下来 (114 / 130),至于剩下的 16 幅空缺,则从
冬宫的储藏室找出替代品来补齐,整个厅于 1967 年完成修复并对外开放 (资料来源)。
亚历山大一世的中国厅 The Chinese Drawing Room of Alexander I
由 Rastrelli 在 1752–56 年建立,墙面上的丝绸装饰是模仿中国的水墨画而来。1820
年大火之后,Vasily Stasov 奉亚历山大一世之命修复,可惜在二战之后,原本的中国丝
绸消失,改为和其他房间相仿的白丝绸。大幅的画作是亚历山大一世,门边的小画是彼得
大帝与凯萨琳一世。
另一个角度则是彼得与凯萨琳的女儿们,再来是 1730年即位的罗曼诺娃女沙皇 (Anna
Ioannovna, 1693-1740)。小桌上摆放了来自日本、中国及18世纪来自柏林工厂的瓷器 (
资料来源)。
绿宴客厅 The Green Dining Room
比起谒见厅、画厅,这处绿宴客厅比较像皇家私人的空间,是凯萨琳二世为其子保罗一世
及其妻 Natalia Alexeyevna 所建立。最早是巴洛克风格,还是融入了植物、蔬果当作图
案意象的巴洛克。后来在粉绿色墙面上雕刻了白色古装的年轻男女与古希腊葡萄酒瓶。在
画面的左方 Cameron 设计了一个大理石的火炉,以狮子的头与爪来装饰。1820年大火之
后,由 Vasily Stasov 致力修复成当年 Cameron 设计完成的原样 (资料来源)。
有趣的是,每个人桌上有四个酒杯,分别是为了伏特加酒、白酒、喀瓦斯、红酒、啤酒
...咦好像超过了四样?导游说,基本上俄罗斯人什么酒都喝XD
参观完绿宴客厅,表示宫殿里大部份的厅都算是结束,大伙儿鱼贯走下大阶梯。
在往出口的路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照片,像我们展示受二战破坏之前凯萨琳宫的景象。这
张与其说是欧洲宫殿,我到觉得有点阿拉伯风格,有点像以前在突尼斯苏斯看过的贵族
家屋。
二战后的修复场景。
工匠们致力于琥珀厅的修复。
再来是礼品店啦。布娃娃其实还不够稀奇,
这些象征罗曼诺夫王朝的彩蛋尽管装饰华美,也不够瞧;
因为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琥珀的周边商品!
举凡酒杯、项链、耳环或较小型的琥珀饰物,这里都要价不斐。
因此用眼睛欣赏就好,哈哈。接着我们走出凯萨琳宫,来参观花园。
其实到这里,导游就和我们分道扬镳了,因此在花园是自由活动。
卡麦隆浴场 The Cameron Gallery Ensemble (The Cameron Thermae)
算是凯萨琳宫的侧翼,由凯萨琳二世要求 Charles Cameron 以古希腊罗马风格建造,其
实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包含卡麦隆艺廊 (Cameron gallery), 冷水浴场 (Cold bath
pavilion), 玛瑙厅 (Agate rooms) 以及花园。因此,Cameron 以罗马的戴克里先浴场
(Roman thermae of Diocletian) 作为模板。
最初没有要浴场的凯萨琳二世其实不太高兴,因为这会让建筑超支,后来终究被
Cameron 给说服 (资料来源)。
接着深入 Catherine Park,晃晃公园的红花绿树。
艾米塔吉亭 Hermitage Pavilion
这幢湖畔的蓝白色建筑,于 1744年由 Mikhail Zemtsov 设计,
正面长这样,活像一座小宫殿。
从上图中的小门走进去有座洁白的雕像。
比较里面是刚唱完诗歌的群众,我们是吃瓜群众,就不好意思走进去啦。
凯萨琳公园里的人工湖。
不知名的雕像与夕阳下的湖景。凯萨琳公园内有一尊普希金的雕像 (就是普希金市命名由
来的那位诗人),但当下没有导游指引,只有自己乱闯,因此未能找到他把他拍下来QQ
老婆与笔直的排树。这张如果不说,我还以为跟彼得夏宫一模模一样样XD
旧花园 The Regular Park (Old Garden)
18世纪初期设立,是凯萨琳宫最古老的花园,于伊莉莎白女皇主政时期扩大规模。旧花园
最大的特点是对称排列,无论走道、树雕、花圃均然。
旧花园的中央的走道甚至有海克力士 (Hercules) 的雕像,不过我没有拍到就是了@@ 中
央走道会从凯萨琳宫一路通往前述的艾米塔吉亭。
其实旧花园算是顺游,因为很快就到了领队跟大家约好的时间,路过旧花园,就到了前面
最早拍摄的那几根金色洋葱塔。
特写一张,与彼得夏宫一样,都是在最边间才有这样高调的金色塔状设计。
然后回到了进来的侧门。
沿着普希金村的小路,鱼贯来到巴士上,巴士停靠的路边还有小贩贩卖著琥珀作纪念品。
后记:
与彼得夏宫相同,也是一个拉车到郊外的行程,直线距离甚至比彼得夏宫来得更为遥远。
幸好普尔科沃机场就在隔壁,因此旅行社是安排我们从凯萨琳宫离开后,在路边随便找了
一间 Mall 的美食街解决晚餐,然后驱车前往机场,不再进入圣彼得堡市区,相对节省时
间。俄罗斯宫殿系列的游记文章至此全部结束,因为每一篇都是从官网抓英语翻译为主、
参考其他强者的部落格为辅,所以写得比较久一点,不知道读者比较喜欢彼得夏宫、冬宫
还是本篇的凯萨琳宫呢?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底下留个言投票XDD
==========
食物:-
气氛:★★★★☆
速度:-
服务:-
价位:★★★★
无障碍:★★★☆ 整体园区算平坦,没注意到有无无障碍洗手间。
==========
# Catherine Palace 凯萨琳宫
7 Sadovaya Street, Pushkin, St Petersburg, 196601, Russia (交通方式)
Tel: +7 812 9431 431, [email protected]
开放时间: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馆时间:
周二及每月最后一个周一公休
12月31日与01月01日公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