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石碇之行──记清传读书会第30回活动

楼主: writerou (春衫犹湿)   2019-01-17 21:59:56
http://blog.udn.com/ccpou/124046390
﹝“文山草堂”大门雅致﹞
周日,读书会第30回分享活动,天气阴,微凉,挺适合出游。此次主题书目是蒋勋谈东方
美学的《云淡风清》,餐叙暨心得分享的地点选在石碇“文山草堂”无菜单人文艺术餐厅
,阅读内容和集会场地相互辉映,书香与茶香尤添闲情雅趣,足见轮值主办人之巧思用心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寻常而又不凡的生活之美。
大家先到石碇老街闲逛,心情放松,好不快哉!沿着溪边小路散步,溪中鱼儿成群,忽然
瞧见约10只羽毛鲜艳美丽的台湾蓝鹊在溪的两岸高大的雀榕往返飞翔,仿佛在欢迎我们,
大家惊艳不已,频频发出赞叹,深觉不虚此行。
近午,由石碇老街驱车走北47县道,约6.5公里,抵达“文山草堂”。
此处远离尘嚣,十分清幽僻静,远近群山,若加上雨天的云雾缭绕就犹如人间仙境了。
园区不大,其内停放十来辆汽车。二楼主建筑两旁,一是和室一为中式,采光佳,落地窗
外是一幅幅绿意盎然的山景,令人心旷神怡。主建筑前有小池塘、平台凉亭和长廊,颇为
闲雅。
﹝主建筑﹞
﹝凉亭与池塘﹞
文山草堂是由书法家苏信和夫妇与儿子共同打造的一个赏景、看山、喝茶的素食无菜单料
理餐厅,已有十余年历史,园区四处可见餐厅主人的书法作品,多为行草,使得此处充满
人文艺术气息。
﹝草堂入口﹞
﹝采光好﹞
﹝内部唐风﹞
﹝和室﹞
此店无菜单,所有餐点皆为当季食材,全面素食,健康又养身,难得的是这创意料理颠覆
一般对于素食的刻板印象,令人颔首称许。
走人文路线的文山草堂,其创意素食套餐使用的蔬菜超过35种,强调健康养生,口味清淡
而色香味俱全。
饭后,于原地举行读书会心得分享。
﹝本次主题书﹞
蒋勋《云淡风清》(台北:有鹿,2018年10月初版)书介提到,作者在文人山水画思考时
间的过去与未来,在古典诗词中找回不遥远的传唱歌声,在虫痕鸟迹兽足之中看到天地大
美,在纵谷春秋之中聆听长卷跋尾余音袅袅。作者重新思考东方美学的特殊意义,回归自
然、温文尔雅,在可有也可无之间,绽放最美丽的光亮。然未若作者之前《天下有大美》
、《美的觉醒》之计画写作,内容显得芜杂,难以聚焦。不过,大家仍就个人较有兴趣的
篇章,分享心得。
兹将重点放在庄子之批判儒家,以及如何清楚分辨儒释道三家。
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也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价值,所谓“逍遥”是彻底的心灵
自由,不为他人的价值所限制,不被世俗的功利所綑绑,完完全全做自己。而且儒家凡事
尽其在我,积极追求“有用”于社会,庄子则认为,如此不知不觉会被现实生活里“用”
的概念綑绑住,此正是一个生命不能“自由逍遥”的原因。无疑是对于儒家的一种批判,
怎不令人反思!
至于儒释道三家,可借由古人造字用字之智慧来分辨。
儒家思想自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一直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儒家主张仁道思想,
希望人人修身养性,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受人尊敬的“仁人君子”。“仁”是儒家
思想的核心,何谓“仁”?仁者,爱人也。试看“仁”的文字构造,仁从人二,是会意字
,也就是“人与人”,换言之,“仁”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维持一种和谐亲爱的关系,所
以儒家重视人的“伦理”,亦即所谓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儒家思想全然是入世的,凡事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努力以赴。总之,心中有他人
之存在,就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就是心中有爱的“仁人”。
道家思想源自老庄,以“自然”为学习对象,认为“自然”乃“道”之精神所在,主张人
类要顺应自然,处世则无为、守柔、不争。道家后来成为道教的思想基础,发展成为神仙
之说,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人如修道有成是为“仙”,不为世俗之虚名伪誉所动,并
可与天地同寿。一般而言,道教以长生不死为主要目的,重视现世利益,也注重“积善正
行”,在神秘思想中含有道德的意味。再看“仙”的文字构造,仙从人山,《说文》曰,
“人在山上”也;仙亦谓“长生僊去”,“僊”者舞袖飞扬之意。段玉裁注云,老而不死
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可以这么说,“仙”是人在山上,在上天与人世之间,
讲的是超逸,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释家思想于汉代传入中国,唐朝三藏法师赴印度取经、译经之后,佛教在中土得以大幅发
展。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切苦厄。”佛家主张众生平等,人人皆有觉悟本来面目的体性,以无上智慧照破邪魔的障
幕,窥见万法皆空,破我法二执,即入“涅槃”,自身不再堕落,达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此得道之觉者或智者曰“佛陀”。“佛”字,《说文》谓“仿佛”也,若似也;又,“
佛”是形声字,从人弗声,换言之,此道完全是出世的,弗食人间烟火,凡夫俗子当然不
容易看得清楚,想得通透。
儒家入世,对主体讲究化成之义;道家讲“虚静”,介乎入世出世之间;佛家出世,作舍
离之说,以上得道者分别以“仁”、“仙”、“佛”名之,由此来辨别儒释道三家思想,
岂不妙哉!
读书会成员针对《云淡风清》各抒己见,对于人生的意义当有另一番的感知或领悟吧?!
傍晚,又见山岚,我们驱车下山,石碇老街阒静无言,感觉有些老庄呢!
﹝合影留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