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别人的学校最好-香港大学

楼主: CJacqueline (CJacqueline)   2018-12-06 16:14:05
图文好读版
http://jaja19850705.pixnet.net/blog/post/349345006
++++++++++-++++++++++++++++
这次一人独游飘去了一些学校参观,而今天去的这间也是朋友推荐的自己母校-香港大学
,但第一次推荐时我没去,因为时间卡卡,
但这一次都是我自己的时间,所以就此安排前去参观,不过当天参观正值假日,所以有小
小缺憾,然后发现其实港大根本就很希望大家去参观学校,因为学校网页上甚至还有导览
港大的相关网页和行程。
学校官网-游港大: https://www.hku.hk/visit/index.php?l=tc
总之,我在心满意足地吃完罗富记后,使用google协助我前往港大的路程,经过前天爬山
去励德屯爬到心寒后,发现花钱搭车是一项比较明智的选择后,
google完成后,发现一出罗富记就有站牌前往香港大学,所以超级开心的就在那等起巴士

搭乘的是55号巴士,当巴士来时,我才发现是小巴士!!这几天搭乘多次小巴士,也还好寄
住的朋友有先带我搭乘,让我当下比较不紧张,因为香港小巴士车身没有跑马灯,也没下
车铃!?
所以下车大家都用嘴巴喊,朋友说,因为我们外地人不知道车站,所以一上车就跟司机说
你要去哪,请司机到站跟你说,因为不管对方会不会普通话,基本上都听得懂站名,所以
我一上车就跟司机说,可以到香港大学跟我说吗?所以我顺利地下车,并感受小巴司机在
城市里穿越的快速与方便。
一下车,就看到其实有地铁可以搭,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搭乘地铁来参观,地铁站就是”香
港大学”站,一下车其实司机还很温馨的跟我说了一串我听不太懂得话,大概是这里不是
入口处之类的,
总之,一下车我就呆掉,看的到地铁站,也看的到在空中的学校,但要怎么进去?就在迷
迷糊糊中,忽然有人从地铁站的电梯出来,所以我就想说搭电梯上去看看,果然,搭电梯
上楼后,教室空间都在那一层,让我深深觉得学校是空中之城。
所以上去后,我张望一阵子,发现入口处有学校的地图,看了一下就决定先从左侧方向开
始逛,当天是假日,所以学校里面人不多,然后很多教室入口我基本上不敢乱闯,一方面
怕被锁在里面,一方面很没礼貌,
第一间经过的是邵逸夫楼,然后看到翻译觉得也太可爱(邵逸夫=run run shaw),校内建
筑名称都是以人名方式取。
学校有多栋法定古蹟和历史建筑物,若是古蹟迷非常推荐去参观,但看了网页介绍,我也
是多栋没有逛到,经过邵逸夫楼后,继续往前走,走向”庄月明文于中心”也是当天我在
校内晃荡,遇到最多人的一栋楼,因为当天有围棋比赛,虽然人很多,但超级安静。
逛完出来往后方看去,看到了远方两栋红砖外表的建筑物,所以就往后面方向走去,看到
的是” 仪礼堂及梅堂”,若再往上还有登山步道的指示,不过我就没有再攀爬,在两栋
外观拍完要往回走的路途中,经过两栋楼,我才终于看到跟我一样是观光客的人。
法定古蹟:
卢嘉堂、仪礼堂及梅堂分别于 1913、1914 及 1915 年相继落成,以香港大学第一任校监
卢嘉、第一任校长仪礼、及第二任校监梅含理命名。
建筑物原为三幢学生宿舍,楼高三层,由红砖铺砌而成。1966 年香港豪雨成灾,仪礼堂
和梅堂遭到极大破坏。维修工作完成后,大学将三间宿舍合并,于 1969 年改称“明原堂
”。
后因大学发展需要,最早建成的卢嘉堂于 1992 年拆卸,而仪礼堂和梅堂经修葺后则改作
教学和研究用途。(摘至学校官网)
逛完这区,我又开始往进来的方向回去,接着我往研究生堂的方向走去,因为想着先把要
向上爬的区域爬完,再往平面或下方去参观,研究生堂是校内形式较新的一栋校舍。
接着往校园的另半部走去,途中经过图书馆大楼(新翼)看到一个花园大平台可远眺,所以
就走过去看,往下看,远方隐隐约约看到一栋粉红色的旧建筑,当下超级想要去看,粉嫩
颜色让人超级期待,不过当下想要先将同层建筑看完再过去,所以抱着兴奋又期待的心情
先离开。
继续往左边走到底,会从一大堆现代性建筑穿越道历史建筑区,走到底会看到逸夫苑和香
港大学访客中心,不过当天都没开,两栋砖造历史建物都很迷你可爱,且旁边就是一栋巨
大尺度的现代性建筑,现场看感觉冲突性十足。
历史建筑物 / 二级历史建筑物-逸夫苑
(前身为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高级职员宿舍)
建于 1923 至 1924 年间,原为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高级职员宿舍,供驻守西区

的水务署员工留宿。宿舍高两层,共有两间四房的单位。主楼一侧的附翼更设有佣工宿舍

建筑物属于典型的殖民地式住宅,建筑设计特别,包括有多重门式窗、法式大门、以及用
粗磨花岗岩砌成的石墙等。(摘至学校官网)
历史建筑物 / 三级历史建筑物
-香港大学访客中心
(前身为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工人宿舍)
建于 1918 至 1919 年间,原为西区抽水站及滤水厂工人宿舍。宿舍内有三个房

供中国工人住宿外,亦作为守卫室及办公室。
建筑物呈长方形状,高一层,外墙由红砖建成,前院及后院均设有游廊。而一块块互相紧
扣的陶瓦则组成了宿舍屋顶的三角墙。(摘至学校官网)
从两栋历史建筑物中间穿过,走到底会出现一到风景很好的地铁站口,依旧是香港大学地
铁站,就是另一个从地下室穿上来的出口,可以远眺昂船洲大桥,当下还看到直升机飞过
,觉得这校园往外看的风景有点太厉害。
看完我又走回我下车的地铁口位置,搭电梯往下去,坐到1楼,从这里往旁边走就可以走
到刚刚在图书馆大楼远眺的粉红色建筑物区域,这一栋是本部大楼,也是校内历史最悠久
的一栋校舍,且这一区就开始出现较多的观光客了,
本部大楼对面有一栋洋葱型屋顶的建筑,那是孔庆荧楼,当下我没有进去,因为我深深以
为是宗教性的建筑物…..,然后又没什么人进出,所以还怕而没进去,很可惜的没参观到

本部大楼一进去就有哈利波特的既视感(误),首先粉红色调就已经让人觉得这栋楼是否也
太梦幻,往里面走,建筑物的内部色调是白色,呈现较严肃沉稳的风格,
且从楼梯往楼上走去的途中,左侧下方还可以看到校内警卫或技工的休息空间,由于不破
坏建筑物的原则,他们休息空间上方没有顶盖遮挡,非常之赤裸,是一个微妙的画面。
法定古蹟-本部大楼
本部大楼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由利安建筑师事务所的 Alfred Bryer 设计。
1910 年动工兴建,1912 年落成启用。
开校初期,由于大学只有本部大楼这一幢建筑物,故本部大楼除用作办公室、教室和实验
室外,还设置了图书馆、医疗室,以及临时学生宿舍。
1984 年,香港政府把本部大楼列为法定古蹟。今天,访客参观本部大楼时,除会看到钟
楼、四个庭院及高逾三十呎的棕榈树外,亦会看见在大楼正门的楼梯处的么地爵士铜像和
位于二楼的陆佑博士铜像。(从官网撷取部分)
一直往上走,二楼可以走出去拍摄粉红色的回廊空间,建筑物的窗框、扶手、栏杆也都设
计得非常细致,很值得慢慢参观,且这栋建物物虽然没有冷气,但建物物本身够大栋,中
间又有天井设计,所以超级凉爽,
再往第三层走去,会通往钟楼方向,可是不能出去参观,这里的中间泥塑天花板也很美,
钟楼旁边的窗户造型也切的很可爱。
最后逛完本部大楼后,我走下去,往孔庆荧楼和包兆龙楼那一区去看看,建筑物内部我也
没进入,下去后由于树太多的缘故,我觉得阴阴潮潮的,然后又一个人都没有,所以我迅
速走完一圈,就离开此区,然后我也就结束校园参观了。
当天适逢假日,所以校内除了一些餐厅有开,其他与学校事务有关的空间都没开,如:学
校商品卖店、香港大学访客中心等,都没开,因为我在学校商品卖店看到一个物品超级想
买,但就是无缘,只能饮恨离开学校,
个人觉得颇值得参观的学校,古蹟和历史建筑都很值得参观外,学校的建设方式和风景可
说都是很好,觉得很推荐大家来感受不一样的大学空间。
facebook:请搜寻"贾小姐旅游记"欢迎大家一起参与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