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嘉义公园、射日塔、嘉义市史蹟资料馆

楼主: kobayashi98 (林嘎逼)   2018-08-22 22:42:42
这个月有机会到嘉义公园走了一圈。觉得公园内容丰富,
等于几乎涵盖了台湾各时期的历史缩影。于是整理成这篇
网志。
图文网志好读版:
http://goo.gl/56qujF
___
嘉义走走 内涵丰富的嘉义公园等你来发现嘉义的今昔故事
当日行程:[2018.08.02 嘉义]
嘉义公园:射日塔、嘉义神社遗址、嘉义史蹟资料馆 -> 六花牛肉面
[ 文:jflin98 / 图:jflin98 ]
一、射日塔
难得有机会来到嘉义住个几天,想先拜访之前就一直很想来走一趟的嘉义公
园。除了嘉义公园就在市区方便到达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继续蒐集在
台湾昔日日治时期神社的今日样貌。稍微满足一下今年未能出国的小小缺憾
,也借此多加深入认识台湾这块土地的过去。或许对于嘉义在地人来说这是
个寻常散步的公园,不是什么大景点。但其实嘉义公园环境幽静占地广大,
一共有 268000 平方公尺,园区建于1910年(明治 43 年)8月26日。内有不
少可看景点,像是:射日塔、嘉义史蹟资料馆、嘉义神社遗址、孔子庙、陈
澄波画架、福康安纪功碑等等。等等,福康安?这名字很熟悉吧?或许,你
可能在之前或是近来火红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看过他的名字,就是剧中
喜塔腊尔晴与乾隆的私生子那位福康安。但史实上并没有喜塔腊尔晴这位人
物,不过这个福康安倒是和海兰察一起来过台湾呢!至于详情,容我先卖个
关子。在稍后段落再慢慢介绍。
[图] 嘉义公园
[图] 嘉义公园内的砖墙拱门造景
虽然是在炎炎夏日造访位于北回归线经过的嘉义,不过嘉义公园内绿树成荫
,走在这片城市之肺的大森林底下偶有凉风徐来,倒是能稍稍缓解暑气。穿
越一片有特意造景的砖墙拱门区域后,我们先从最高处的射日塔作为嘉义公
园巡礼的起点。射日塔,原址为建于日治时代的嘉义神社,神社本殿于二战
后改为忠烈祠,只可惜在1994年4月24日因火灾全毁。而后,嘉义市政府原本
计画在嘉义公园内分别重建忠烈祠与新建射日塔,然而因当时两项工程经费
预算不足,才变更设计将两项工程结合,共用结构体与基础,于是此建筑物
上方为射日塔下方则为忠烈祠。取名射日是由于古时候平埔族原住民的传说
,关于传说请详见下方注一。我就不在本文详述了。
[图] 高耸的射日塔
[图] 已不复存在的二代嘉义神社
[图] 射日塔楼层简介与塔顶镂空观景窗口
射日塔总共有 12 层楼高,中间为塔体主结构,10 楼开始分别为艺廊、景观
咖啡厅与空中花园。塔顶眺望视野极佳,嘉义市区远近景致一览无遗,令人
心旷神怡。从这边远眺可以发现这一大片嘉义公园的树海无疑是嘉义市的城
市之肺。可惜到达这天天气欠佳,不然我想在大气清朗的时候,应该可以有
更好的展望。在空中花园往西面看去,可以看见棒球场、嘉义市区;而往东
面兰潭方向看去,可见树海绵密接连,清风吹来绿波阵阵。射日塔内还有一
个让人脚软的设计,就是这个透空能够直接看到一楼的观景窗孔。虽然有玻
璃罩着,靠近观察还是觉得心底害怕。除了这一个中央的大窗口外,在 10
楼艺廊的环形走道上也有镂空的设计,让惧高症患者不免心里咒骂三百回,
为什么这栋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惧高症患者的人权啊!只好闭着眼睛赶紧
通过,来个眼不见为净。
[图] 从空中花园远眺嘉义市的景观,西向:嘉义棒球场、嘉义市区。
[图] 从空中花园远眺嘉义市的景观,东向:兰潭方向。
二、嘉义神社遗址、嘉义史蹟资料馆
从射日塔离开后,沿着当初神社的表参道走。便可以发现两旁残有旧时的宫
灯与神社遗迹。有一处低矮栅栏围了起来的区域是当初第一代神社的遗址。
因为白蚁蛀食而后才扩建于今日射日塔之处,而后中华民国政府将二代神社
改建为忠烈祠使用。
[图] 第一代神社遗迹
[图] 上图左:祭器库。上图右:手水舍
[图] 昭和时期嘉义神社手水舍
第一代嘉义神社建于 1915 年 (大正 4 年) 目前遗留柱基结构在前方划成一
个 32 坪的平台,是昔日的拜殿所在。而后方石砌基坛原为本殿,但皆因蚁
蚀损毁。神社之斋馆与社务所则是建于 1943 年 (昭和 18 年) 为神社行政
管理的地方。二战后曾作为中华民国国军 823 医院使用,于 1987 年归还嘉
义市政府,并经整修后成为今日的嘉义市史蹟资料馆,建筑为日本书院造的
形式。神社与附属设施在 1998 年被核定为嘉义市市定古蹟,古蹟范围包括
斋馆、社务所、手水舍、参集所、神舆库以及参道和参道两旁的石灯笼和高
丽犬石雕,其中的斋馆与社务所建筑经整修后于 2001 年 1 月 5 日开馆启
用,命名为“嘉义市史蹟资料馆”。
[图]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园区相当具有日式风情。参考杨仁江 (2004) “嘉义市市
定古蹟原嘉义神社附属馆所调查研究”内的旧照片,与此次旅行自行拍摄的
斋馆与社务所做今昔对照,大致上看起来算是将原本的风貌保存的很完整。
只是令人较为不解的,莫过于门口那过于低垂的注连绳、门柱两侧的红灯笼
以及一旁的绘马架了。既已无神,在此许愿又有谁能应验呢?在此挂上绘马
,盖无异于缘木求鱼吧!两串挂在门柱两侧的红灯笼与不知所云的注连绳,
或许有人觉得很有气氛,但个人认为这样的装饰蛮突兀且不必要,何不移除
,使得园区看起来更加素雅呢。
[图]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左:原嘉义神社斋馆,右:原嘉义神社社务所
[图] 左:昭和时期嘉义神社斋馆,右:昭和时期嘉义神社社务所
[图] 今日已不复存在的二代嘉义神社拜殿
现今嘉义市史蹟资料馆内展有许多与嘉义有关的历史物件,诸如过去作为国
军医院时期,早期的医疗器材展示,还有嘉义的林业发展与林业用具等等。
一踏入馆内,阵阵木头香气扑鼻而来。如果能够静心在馆内浏览,可以了解
不少嘉义的今昔故事。我尤其喜爱馆内玄关处抬头望去的这一方角落,色泽
温润的匾额上题著“俯仰古今三百年,独留史蹟供人观”,想想所身处的这
栋日式建筑,竟是昭和 18 年 (1943)保存至今。已经历时 75 年,虽已经
过翻修但仍属可贵。
[图]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玄关处
[图]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内部展场
必须要特别提到的是,当我在馆内参观时,走到下图这个回廊处的时候。印
入眼帘的是长长的回廊底端的这个阿里山神木造景。那时心底觉得有一点感
动,或许是回廊的空间感压缩出一种历史时光回溯的错觉。一瞬间使人聚焦
在那早已倾倒却曾是嘉义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的神木,搭配整栋日式建筑所散
发出的木头香气,仿佛回到儿时与家人共游阿里山的回忆。一种令人怀念的
感觉。我想有关馆内介绍相关诸罗古城三百年历史、林业的发展,以及其他
展出内容就留给大家到现场观赏了。带着小朋友到此一游,一定也可以增加
不少他们对于台湾历史的认识。
[图] 嘉义市史蹟资料馆 — 馆内回廊与阿里山神木造景
三、嘉义公园儿童游具区
带着小朋友连续逛完射日塔还有嘉义市史蹟资料馆以及附属的一些神社遗址
之后,差不多也到了小朋友的耐受力极限边缘了。幸好,既然是公园就不缺
儿童游具,正好可以让他们放放电。嘉义公园里面的游具区相当吸引小朋友
。即便是艳阳高照说什么也要去玩个两趟才过瘾。并没有特别查看这些游具
区是否有特别的名称,我就迳自胡乱命名了。我们第一个遇到的是看起来像
是山训场的游具区。
[图] 嘉义公园山训场游具区
这个山训场游具区让小朋友有如猛虎出闸,一下子就往游戏区冲,玩得不亦
乐乎。只可惜太阳真的太大了,不然在这边攀绳爬梯等等应该可以消耗不少
电力。我们继续往下走,遇到下一个游戏区是太空主题区。造型有如太空舱
的空间马上掳获小男孩的心。也在这边玩了好一阵子才愿意离开。本来亲子
旅游就是如此,当是大人的行程时,小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就是陪玩,久了他
们就会觉得无聊难耐。行程中间穿插一些小朋友的时间,换大人休息陪玩,
这样子的旅行才容易走的长远。
[图] 嘉义公园太空主题游具区
四、陈澄波的画架
嘉义公园内摆放了不少仿造画中取景角度的陈澄波画架与其画作复制品,让
人看起来觉得饶富趣味,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陈澄波先生就在这个角度写生的
样貌。相信大部分的台湾人现在应该很清楚陈澄波先生是何许人也,为了大
家更认识这位惨遭国民党在二二八事件中杀害的台湾菁英,也避免又闹出几
年前“陈澄波本人表示...”(注二) 的笑话。底下参考维基百科列出关于陈
澄波的生平简略如下:
“陈澄波,嘉义人,台湾画家。1926年以一幅《嘉义の町はづれ》(现称为
《嘉义街外》)的作品,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院展览会”(简称“帝
展”), 这是台湾人首次以西画跨进日本官展的门槛;其后又数度入选“帝
展”和其他各项展览。1947年二二八事件遭到枪决,享年52岁。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后,3月2日嘉义市区发生严重的警民冲突,转而退守
至嘉义水上机场内,游击式的攻击附近区域。嘉义地方仕绅希望平息事端,
组成“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出面调停,推派潘木枝、卢炳钦、柯麟、陈
澄波、邱鸳鸯(以上皆嘉义市参议员)、刘传能等六人担任“和平使”前往
协商,怎知一行人一到机场,便遭到拘禁并受到严刑拷打,被逼迫承认煽动
暴动。
根据其陈澄波的子女陈碧女与陈重光的口述历史纪录,他们回忆当时情景,
他们一听说遭到逮捕多日的父亲被游街示众,便赶忙上街寻找,正好在嘉义
喷水池附近见到父亲被押在军车上,像犯人一样手被反绑,他紧跟着队伍行
进,忽然间陈碧女跟父亲视线交错,刹那间她已明白结果,他们俩紧跟在车
队后方,游街队伍在靠近火车站前还没有停车,先是以机枪扫射车站前广场
,广场上的人们纷纷逃窜之后,人犯被推下军车后,陈碧女表示她当时不知
哪来的胆子,竟然还上前向士兵求饶放过他父亲,士兵将她一脚踢开,一一
开始执行枪决,他的父亲陈澄波是最后一个,那个国民党士兵距离他约3公尺
,开的第一枪没打到,上前开第二枪贯穿胸膛,陈澄波向前倒下,享年52岁
。”
[图] 陈澄波 (1934) 嘉义公园一景
如今,嘉义市二二八纪念文教基金会在中央喷水池、嘉义公园等地,设置附
有复制的陈澄波画作、解说资料的观光画架共有五十七个。让大家能够在当
时陈澄波先生写生作画的地点,揣摩他当年所看见的角度。对于画作我是个
大外行,说不出什么流派技法的不同。只能凭感觉认为好看顺眼与否。不过
看着上面这幅“嘉义公园一景”倒是能窥见当年,前方这个笼子里面还有饲
养动物时,假日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观赏的欢乐情景。正当我这样假想的时候
,我们看见另一处陈澄波先生的另一幅画作“嘉义公园(一)”或是“嘉义
公园(二)”。画作中居然有丹顶鹤。好吧!赏鸟我就比较拿手一点了,虽
说台湾也不是没有丹顶鹤的纪录过,但是嘉义公园要出现丹顶鹤可不是那么
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开始怀疑这笼子内,当年是否真的养的是猴子了。嘉
义公园是陈澄波先生很喜欢作画的地点,除了留下不少当年公园内的风景速
写外,油画画题中与“嘉义公园”相关的就有七件之多,此篇介绍其中有四
件均命名为“嘉义公园”的画作,为避免混淆,已将名称依年代顺序编号。
[图] 陈澄波 嘉义公园(四)
在公园内随性漫步,看着一个个陈澄波先生的画架上的复制画。有些场景与
今日相似,心中不免有些许怀古之情,公园几处看起来应该也有些年代的砖
桥流水,应该也曾映入画家的眼帘。心想如果这样杰出的画家若是当年能够
幸免于难的话,或许今天会有更多丰富的作品传世。
[图] 嘉义公园内的砖桥与看似年代久远的排水沟
这偌大的嘉义公园内真是处处令人惊奇,正当欣赏画作一面散步的同时,转
个弯,我们发现了这一尊全身绿油油,传说中已经在此矗立至少 79 年的尿
尿小童了。而且其后倾的姿势与比利时尿尿小童本尊相仿。不过,为何会有
这尊来由众说纷纭。由嘉义市民黄炎生所提供的一张相片中,其拍摄时间是
1939 年,可以推断这尊尿尿小童至少已经 79 岁了。有一说是在一九三○年
时,比利时政府为了祝贺嘉义街改升为“州辖市”升格的礼物。
[图] 已经高龄至少 80 的嘉义市尿尿小童
五、假龟真碑之嘉义公园赑屭(ㄅㄧˋ ㄒㄧˋ)与福康安纪功碑
就在尿尿小童旁边的不远处,有一赑屭摆放于此。乍看之下或许会觉得眼熟
,这石龟配巨大石碑的景象好像似曾相识。没错,这个石碑就是台南赤崁楼
前那九块石碑的失散兄弟。但这只赑屭却是个冒牌货。此话怎讲,请容我娓
娓道来。
此碑名为福康安纪功碑,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表彰钦差大臣福
康安在林爽文事件中率军解诸罗县城之围的功蹟,特赐十块以金门“麻糬石
”雕刻而成的龟趺御碑。每块碑高3.1公尺,宽1.4公尺,乾隆帝御笔写成碑
文,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汉文,二座汉满文合刻。石碑本身与赑屭
碑座均是在福建厦门所造,但运到台湾府城时赑屭掉入港道中。主事官员担
心上头降罪,只好急忙以台湾当地砂土再仿造一只赑屭。放于县城东门附近
的福康安生祠内。后来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后,移到今新荣路三商百货附
近,之后再移到嘉义公园内存放。所以其实若仔细观看还是可以发现嘉义这
只假龟和赤崁楼前那九只真龟的头部略有不同。赤崁楼前的赑屭颈部较长且
翘,嘴裂与地面约成三十度。但是嘉义这只假龟,头部较为圆钝,嘴裂水平
,很明显是只冒牌货。不过,那只掉到海里的真赑屭,在 1911年被台南渔民
捞起,因为相传具有灵性而被供奉在台南南厂代天府保安宫内,其背上原本
用来安放碑文的凹槽内有水,说是可治眼疾,还有不少民众前去取水。是不
是真的治眼疾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水不干净确实会致病,饮用涂抹前还请三
思。
[图] 福康安纪功碑
关于林爽文事件,大家应该在国中小历史课本上都有读过,或许也知道这是
一场台湾史上很大的抗清民变运动。参阅维基百科,其肇因源于乾隆 51 年
(1787年) 1 月 16 日,台湾府知府取缔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之
叔伯,林爽文率军劫狱反抗,据称有 50 万民众响应。在 1 月 18 日攻下彰
化市,杀害台湾知府孙景燧、理番同知、北路协副协等人,进驻彰化县。
而同年 1 月 20 日北路的王作、李同也率众响应,杀害淡水同知。又向北攻
下新竹。林爽文建号“顺天”,往南攻打诸罗县等地,福建陆路提督署力守
,诸罗县知县与已卸任的皆被杀。凤山县天地会领袖庄大田亦集众起兵响应
,发生笃嘉庄之战,至 2 月全台除南部台湾府、诸罗,中部海港鹿港镇外均
陷落。虽然初期看似势如破竹,然而,桃竹苗等地的客家居民纷纷以乡勇形
式组织,配合清军围攻、抵抗林爽文军队以保卫自己的财产。在新竹地区,
则有陈紫云领导下,转战新竹市和苗栗市等地。闽浙总督闻变,急派福州将
军恒瑞、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和福建陆路提督蔡攀龙率清军 4000 人征台,
先后收回诸罗县城、凤山县旧城,不久即于 4 月 23 日再被庄大田攻占,双
方形成拉锯战。调并浙江、广东清军一万多人渡台,随后又增加七千人,双
方对峙在台湾府城。
于是清政府命福康安为将军,而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军讨伐。当时诸罗
被长期围困,福建水师提督柴大纪坚守。11 月 8 日,福康安大军自泉州人
控制的鹿港登台,上岸后再招团练六千,总兵力一万四千,与林爽文三万兵
力对峙,双方战于八卦山。福康安先后收彰化、诸罗。爽文败走集集、水沙
连(今南投县鱼池乡)等地。隔年,乾隆 52 年(1788 年) 2 月 10 日,
福康安令人说服当地居民于老衢崎顶(今苗栗县的崎顶一带)生擒林爽文。
之后林爽文被凌迟处死,连坐家眷,女性发配边疆为奴,十五岁以下男童被
押至北京阉割为宦官。
此事清廷仅派军不足 4 万,费时一年四个月平定。运用族群关系,借助闽、
粤间之矛盾,并结好原住民围堵林爽文部众,终歼灭之。清乾隆 52 年(西
元1787年)乾隆皇帝为了“嘉”奖诸罗县义民“义”举,而将诸罗改名“嘉
义”。
[图] 假赑屭与真石碑
阅读过整个历史事件的始末之后,对于这个石碑上所记述的事情,就变得不
只是走马看花,也不会仅止于对清宫剧当中的角色形象了解而已。反而能够
更深入地认识这些角色与在台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的关联。林爽文事件因台
湾当时各族群间的矛盾冲突遭受清廷利用,而最终以失败收场,且主事者与
其亲族的下场凄惨。我不知道这样的历史故事带给同样是台湾人的你怎样的
看法或想法。台湾或许因此错过了一次早期拥有自主政权的契机。不过,鉴
往知来,历史会重演。检视现今岛上的社会氛围能够有比数百年前来的团结
吗,我想考验未至皆不得而知。不过,这个事件催生了嘉义这个城市的名字
。下次,你到嘉义来玩时,或许会想起这个城市的名字是乾隆帝因其平定林
爽文事件后所钦定的。建议你可以花一点时间到嘉义公园晃晃走走,相信你
会有种仿佛穿越时空,身历其境地体会了一回台湾各个阶段历史的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资讯概述:
地址:600 嘉义市东区启明路264号
GPS:23.481421, 120.469104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嘉义公园
2. 维基百科:福康安
3. 维基百科:林爽文事件
4. 维基百科:射日塔
5. 维基百科:嘉义神社
6. 维基百科:福康安纪功碑
7. 杨仁江 (2004) 嘉义市市定古蹟原嘉义神社附属馆所调查研究,嘉义市文化局。
8. 陈澄波“嘉义公园”画作介绍,财团法人陈澄波文化基金会
附注:
注一:射日传说,节录自维基百科射日塔条目:“相传在太古之时,天空中
有两个太阳轮流出现,世界没有昼夜之分,其中一个太阳比现在的还要大很
多,因此天气非常酷热,花草树木也因此枯死,河水的水也因而干凅,农作
物也无法生长,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于是族里的人们决定,除非将一个太
阳射下来,否则他们的子孙恐怕不能安居乐业,种族也将因此而走向绝灭。
这个时候,有三位勇士,自愿接下这个任务,将射下太阳来。于是族里的人
们开始忙着为他们准备携带干粮用品,因为到太阳的路非常遥远,所以他们
三个人各揹了一位婴孩,带着族人的祝福,踏上射日的旅途。一路上,他们
将在路上吃过的桔子种在地上,想让他发芽,做为回程时的粮食。日复一日
,当初出发的三位勇士都已不再强壮,早已变成白发斑斑的衰弱的老人,而
当时的婴孩们却都长大了。三位勇士们相继死去,而成长的婴儿继承当初的
任务与使命,继续前进。有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太阳之处,壮士们于是拉
弓急射,太阳被射中后,流出一堆滚热的血,其中一人的头被太阳的血淋下
来,结束了生命,其他二位虽然都被灼伤,但仍然逃生了。走回家的路上,
他们看见从前勇士们种下的桔子,已经长得很高大,而且树上结满了果实。
回到村子时,他们二人已经变成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天上再没有两个太阳,而有昼夜之分,我们现在在夜里看到的月亮,便是那
时被壮士们射死的太阳的尸体。”
注二:“陈澄波本人表示....”TVBS主播华舜嘉日前播报已故台湾画家陈澄
波画作遭窃新闻时,口误说出“同时陈澄波自己本人也相当紧张”,引起外
界嘲讽。对此,TVBS对华舜嘉做出停播2周处分。但是令网友不满的并非主播
不识陈澄波,而是传递错误讯息的失误,已对其新闻业求精求准的专业性大
打折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