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工作假期 白兰溪古道手作步道修筑纪录

楼主: mux3520 (甜兔)   2018-05-17 00:03:33
※ [本文转录自 Hiking 看板 #1Q-L-9MY ]
作者: mux3520 (有你我会大步向前) 看板: Hiking
标题: [游记] 白兰溪古道手作步道修筑纪录
时间: Mon May 14 18:05:44 2018
网志图文版: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74971
健行笔记里找到的关于白兰溪古道的介绍:
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056
节录一段:
位于新竹五峰乡白兰部落,昔日是泰雅族祖先迁徙、狩猎及探亲之道路,拥有400年的历
史,可通往清泉、南庄、观雾等地,因生活习惯变迁,古道功能渐失荒废。
目前古道整修后约2公里,共有3个出入口,枕木小径蜿蜒于笔直高耸的柳杉、桂竹林之中
,翠绿蓊郁,白兰溪水沁凉,生态丰富,漫步其中舒适怡人,又兼具人文历史的古道。
健行笔记中的路况回报里提及有部分路况崩毁,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们这次要去修筑的地方?
这是大鹿林道手作步道施作团队首度和附近部落合作的手作步道修筑,
把手作的心意带到更多地方。
不过,一早我就发现手机不见了,推估应该是前一天掉在大鹿林道里面,
六点多,我犹豫着是不是要去捡回来?
想到当前手头拮据,应该没办法轻易再去买一台,最后还是咬牙去办了入山证
不到一个星期前,我才刚了无生趣地踢大鹿林道出来,昨天踢了一点,
下周又申请了入山证要再进去踢一次
我到底有多爱踢大鹿林道啊我!
园艺、农业专长的赖大哥一听到我要进去,马上表示他有兴趣想跟,
他想去看那一片闪亮亮的八角莲森林
有了赖大哥同行,我安心多了,我想到厚著脸皮把小熊猫拖孤给MM夫妇(真是够敢讲了)
,MM人超级好的答应了
于是和赖大哥走那十几K去找回手机,等我们回到白兰,伙伴们正准备要午餐,
赖大哥找到古道的入口
我们沿着竹林往下走,地上是枕木步道,但是枕木却向外倾斜移位,
赖大哥蹲下来跟我说这就是施工不当的结果,走起来有点不顺,
还好,枕木与枕木间被覆蓋上了一些小石头
这些小石子铺面取代枕木的功能成了新的路面,拯救了失败的步道铺设,
走起来倒也顺多了
赖大哥指著这些新覆的小石子跟我说这是阿德的施作,我顿时很佩服阿德的思维
以及赖大哥与阿德之间团队的默契。
到了施工地点,伙伴们正在午餐,小熊猫一看到我来马上端着便当说他怕我吃不饱,
所以留了很多给妈妈。
这孩子也太感人了吧,上一次的大鹿林道手作步道,我担心小熊猫饿到,
所以帮他单独订了一个便当
结果那两天小熊猫都在跟他的便当奋战,弄得身心俱疲,
这次我问他要不要自己一个便当?
那孩子马上务实地说:"我跟妈妈一个就好。"
刚刚走了十几公里走到血糖低头晕目眩的我饿坏了,拿起便当就是猛扒,
小熊猫凑过来说他也要吃
他说他因为不会用筷子的缘故,所以吃得很慢,也吃得很少,要妈妈喂他
刚刚大家惊叹那个孝顺的孩子,原来是这样,
看来小熊猫一整个早上也有操到,饥饿的母子一下子就分食了便当
吃饱上工,阿德已经身先士卒上场了,
他正在一边施作一边跟大家讲解他的施作理念。
原先的步道因为地形滑坡,整片的土方下滑的缘故,新道改道滑坡上方绕过
等于要爬一个小丘,有一点落差,阿德要把这个落差改成阶梯,
这个阶梯就是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完工的
很厉害吧!
滑坡一共有两处,另一处我们把堆积上头的土方铲平,拿来填补其他步阶间隙
原来手作步道真是一锄头一锄头的作出来的,这样的心思教人动容。
铲平的土方要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小熊猫也来帮帮忙,很累人啊~
彭大哥手里的石头是从很远的地方找到的,在步道上,一切只能靠人力脚力手力。
"欸欸欸~妳怎么在这里?"迎面而来一人对我说。
"欸欸欸~你怎么也在这里?"我觉得好眼熟忍不住也惊叫出来。
旁边的人告诉我,这里是他的地。
他恍然大悟说:"怪不得我觉得刚刚那个小孩很眼熟。"
有人认得这个背影是谁吗?
他手里拿了一把林务局订作的草刀,一把八百,看起来十分顺手好用,
我趁他不注意偷偷拿起来砍了几刀,好想要~
再给个提示好了,他的族名是哈勇,意思是二叶松,火种。
他曾经在山上告诉我,那是老人家给他起的名字。
将步道整平后,阿德要我们再覆上落叶,看起来比较自然。
某兔将他心爱的笋壳覆在步道上,他可是很有心地从很远的地方搬运来这些笋壳的
这片竹林里长了许多时令桂竹笋,当地原住民和我们一起工作时,
据说他们摘了鲜笋给小朋友们尝
某兔爱极了,他告诉我,他很想尝煮过的桂竹笋,
要妈妈把人家送他的桂竹笋带回家煮给他吃
最后我们拿了几枝,回家炒猪肉后卤来吃,鲜嫩清爽,好吃极了!
早上将小熊猫托孤前,他跟妈妈要了相机,
我想他或许会帮忙纪录大家手作步道的过程
果不其然,这段影片就是小熊猫拍摄的,大家整地的过程。这孩子真是一点就通。
以下的照片全是相机交给小熊猫后得到的照片,兔眼看世界:
小熊猫眼里的美丽的蛾。
小熊猫说他要拍夕阳却失败了,傻孩子,近拍模式当然无法拍夕阳。
对小熊猫十分有耐心的温文儒雅的谷大哥。
MM告诉我,她觉得小熊猫是个浪漫的孩子。
非常地喜欢花花草草。
小熊猫对植物非常有爱,跟他妈妈不大像。
感谢MM和伙伴们的照顾与帮忙,我才能放心去找回我的手机,
小熊猫很爱跟大家一起作有意义的事,这是他童年记忆里很重要的一章。
有伙伴问我,妳怎么放心把他丢著半天?
我还没回答,她就说,妳常常这样做齁?
好希望每次都有机会参与手作步道啊~
阿德和MM的两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小熊猫很棒的小榜样,我一路看她纪录着他们长大
(第一次和他们夫妻见面就是MM抱着襁褓中的小瑀鱼去走丸田砲台,现在回头看,
那是我最早跟北坑溪古道的缘分哪)
好希望我能有她教育孩子的十分之一就好
我感谢有机会进入这个优秀的团队,这么多年。
妈妈我没有能力教会小熊猫太多东西,但在这个环境里,有太多优秀的伙伴们,
可以带给小熊猫耳濡目染的身教
我突然有种感觉我是孟母啊!
小熊猫眼中的世界很美。
很细致。
希望他可以保有这样的眼光看世界。
露出兔脚惹。
以下照片是MM给我的伙伴们侧拍手作步道活动的照片里有拍到小熊猫的部分,
大部分是阿德拍摄的,有些是CH拍的,网志第一张我很喜欢的照片则是蓝大哥拍的。
蓝大哥是非常厉害非常有想法的园艺工作者,
每次的手作步道他都会当植物方面的顾问,甚至还亲自撩下来动手作
大伙在种的可不是什么园艺植物噢,是当地的原生种,很棒吧!
刚刚那段影片,原来小熊猫是这样拍的呀^^
有人动手,有人纪录。(咦?纪录的怎么是只小兔子?)
(常常回家打开相机下载照片的时候,看到一段影片,影片中的人对着镜头说:
"你这台是真的假的?是玩具吧?")
当地的原住民跟我们一起动手做步道,他们的手脚俐落,幽默又风趣。
左方戴红帽子的大哥之前在清泉派出所工作,我听到马上激动地问他:
"井上驻在所还在吗?"他告诉我旧址,以及缔结盟约的石头旧址,好想去看。
小熊猫也跟着大家一起帮忙。
大哥正在剥桂竹笋要给小熊猫尝鲜,在那之后,那兔爱上了白兰桂竹笋的滋味。
夜里,彭大哥请来巫奇勋老师跟大家说观雾山椒鱼的研究。
小熊猫看过好几遍观雾山椒鱼的影片,他对雪霸一些物种都很有爱,
但是观雾山椒鱼对我们来说,还是神祕的
有一次手作步道,小熊猫自言自语问自己:"观雾山椒鱼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呢?"
彭大哥听到问那孩子:"你觉得什么样的动物受欢迎呢?"
小熊猫想了想:"稀有的。"
巫老师这次就从稀有的这点切入,稀有的,到底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观雾山椒鱼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稀有?我觉得巫老师给了很好的反思。
观雾山椒鱼有栖地依恋性所以导致近亲繁殖的倾向,
大家闻言都非常想帮忙找出解决办法。
人类,真的很喜欢扮演上帝。
感谢彭大哥用心规划的课程,让我们在流汗手作之余,还能在脑袋里放新的东西。
以下是后记,低调纪录丢脸的掉手机故事:
结束工作,一看时间,是15:45,彭大哥说五点前要回去,算算时间,
去马达拉可能很勉强,MM还是有兴趣,于是我们匆匆赶路,
看着阿德越拉越远的背影,我觉得胖子要跟上好辛苦。
千辛万苦走了0.6K,来到尾棱,我们爬上宽棱,棱线上的芒草看起来有点险恶,
我从棱右避开,不过还是避不开,这棱不是芒草就是歪倒的灌木丛,
完全看不出来最近有好些人走过的痕迹,难道大家都不是爬这条棱吗?
而且这芒草,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怎么,轻轻一碰,就流血啦?
东支线的芒草也没有这样,才穿过几片芒草丛,手指脸颊已经满是伤痕血迹,
硬颈的我不得不停下来穿上衬衫。
阿德在我的左前方,我看到他背后几十公尺处的森林底下,
散发著温煦却不容忽视的绿光,我指着他身后:
"那就是八角莲欸!"
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看,我们继续拼命钻灌丛芒草上棱,我看看GPS,
我们已经上40了,再60就会到。
阿德停下来等MM,任我在前面乱钻乱冲,爬上一处小丘,我有种感觉,就是这里了。
我跑下小丘,果然遇到了古道。
我还是偷懒拿出GPS找冠木门的位置,然后往左跑找到了冠木门,
是谁说这里什么都不剩的?
就算没有冠木门,这么大一片遗迹到处都是墙跟驳坎,到底有谁会错过啊。
我们匆匆拍照挖了几个日本瓶罐,就决定直切到八角莲平台下山。
直切的决定让我们钻进更浓密的芒草里,我和阿德他们分开走,
我想一样的是我们都被芒草整惨了吧。
到了八角莲,我急急忙忙举起手机拍了这张照,就赶着下山,时间差不多了,
我们可能得踢出去了,我有点绝望地想。
没想到才站上棱线,就听到彭大哥的呼喊声,我实在难以形容自己心中的感动,
我拼命地往下跑,遇到倒木就用跳过,终于看到了站在车旁等我们的彭大哥,
太好了!我可以不用再踢6公里多了,
还不到一个星期前,我才刚刚从这里踢了十几公里出来,那一天踢到很厌世。
世事难料,晚上,我找不到我的手机,我想,也许掉在我自己车上吧,
隔天一早,我还是找不到我的手机,我的车上也没有,
我想,再不济也掉在公务车上吧,
再怎么迟钝,我都有不祥的预感了。
预感总是很准,我垂头丧气跑去小队办了入山证,心里脏话连连,
一想到我不能没有手机,现阶段的我没有钱再买一台,只能很认命。
没想到,赖大哥听到我要进去捡手机,竟然说他也想一起去,
他也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掉在里面了吗?
不过他昨天明明就没进林道的呀,他说,他要去看八角莲。
我想八角莲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就跟手机对我来说很重要一样。
我提醒赖大哥要办入山证,他真的去办了,
我突然想到厚著脸皮去拜托MM帮我照顾小熊猫,
那孩子要是踢十几公里一定会拖很久说不定还会二度泪洒大鹿林道,
MM答应了我无理又唐突的要求,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对他们一家的感谢。
赖大哥和我匆匆出发,我们在服务站缴交了各自的入山证后走进林道,
我问赖大哥他走的快吗?他说还可以,我告诉他,我走不快,可以不要走太快吗?(丢脸)
我又问赖大哥,他以前有进来过吗?他说只在外头没多远的地方,没有真正走进去过。
我表达我对他有多佩服的崇敬之心,我告诉他,小熊猫泪洒林道的故事,
又吓他许多人在这条林道上所遭受到的身心受创故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啦
可是我看赖大哥好像也没什么在怕的样子,
赖大哥边走会边跟我讲一些植物的事,我也会问他,转移一些内心挣扎的注意力,
我们聊到他是上坪人,他还记得台车遗迹的位置,我激动起来,
开始滔滔不绝讲著北坑溪古道(有问过人家想听吗?自顾自的)
没想到讲到生硬的开筑年份,第一段二本松到茂义利1922-1923...
赖大哥脸上出现了好像被打到的表情,
他喃喃说:"Mogiri..."
他告诉我,他们至今仍称观雾Mogiri,他出门前先跟他父亲说,他要去Mogiri两天,
(后来下山的时候到云山那里我问赖大哥对面是石鹿吧?赖大哥说他们都称作石加鹿,
小时候不乖大人就会说要把你丢到石加鹿噢,颇有深山野岭之意,
我问赖大哥,石加鹿就是霞喀罗吧?他说对)
赖大哥懂的植物知识很丰富,他告诉我他曾经在农会也在农改场上班过,
我忝不知耻地告诉我他曾经参加漂鸟营过,他问我是哪个农改场?是花莲,
那次真是好玩啊~赖大哥说花莲农改场培育出许多特殊作物,
我又问了一些农业产销问题等,赖大哥毫不吝啬地跟我说他的所知,
不知不觉好像也走了一小时了,
赖大哥看着路边的里程碑跟我说:"我觉得好像也没有妳说的那么可怕。"
我告诉他,可是我的脚痛死了,他还替我找台阶说可能是因为我昨天就踢过一次林道
(我昨天明明就是搭车出来的),我不只脚痛,还突然感到血糖低,头晕目眩,
四肢无力,嘴唇发白,摇摇欲坠...(越写越夸张了),
我拿出腰包里的糖果一颗接一颗塞,没多久就没了,以后腰包里要塞更多糖果。
终于到了上切点,我急着想先到八角莲,因为记忆中最后一次看到手机,
就是在八角莲前拍下这一张照片。
没想到太急着横切,过早切了,我们钻进一片超密的芒草,
虽然穿着衬衫有备而来,可是我的手我的脸还是马上就被割得乱七八糟,
好密好陡好难钻,背后传来赖大哥的声音:"妳昨天是走这里吗?"
嗯,不是,(再度丢脸)
GPS跑得很慢还没抓到定位,我停下来看了一下地势,觉得八角莲在右上方,
于是上切,果然一上去就看到那一片绿色的光灿。
赖大哥放下背包,拿出手机,开始拍照,
他说他曾经在其他地方看过那一片八角莲,很想要再看一次,
他想知道野生的八角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他拍完照片之后跟我说,日照不能太少,八角莲不喜阴暗,
我抬头看森林里筛下的大把阳光,
他又说,必须是平坦的地,八角莲不喜陡峭地形,
我问赖大哥,为何这边的八角莲没有我们刚刚在林道上看到的那株的大?
赖大哥蹲下来,我凑过去跪下跟他一起看,他拨开一株八角莲,底下有一棵小苗,
他恍然大悟说,这是种子生成的苗,不是跟母株连在一起的,母株会抑制它生长,
八角莲为了要扩散出去它们的族群,不会让子株长的太大,
同一个八角莲家族,底下的根是相连的。
刚刚在一开始的棱线上,赖大哥看到一株单独的八角莲,他拿出手机出来拍,
他说这是种子播出来的,也许就从森林底下的大家族。
拍好了也讲解好了,赖大哥说我可以好好找我的手机了,
我凭著不是很确定的记忆,跟着记忆中昨日的步伐下山,
一边回想着何时听到彭大哥的呼喊声,我记得,阿德在我的左前方,
眼前有向左向右两条路,左边那条覆蓋许多矮芒草和灌丛,
右边那条只有落叶一目了然,我决定走左边那条看右边那条,
往前走了几步后,就在芒草上看到我的哀凤悬在那里,好像才刚刚掉的。
我捡起手机,告诉赖大哥我找到了,心里很高兴,总算。
赖大哥也很高兴,他觉得任务圆满达成了,他问我,这一趟有觉得可能找回手机吗?
他不小心说出大家都觉得我应该找不回来了,
我狐疑地看着他:"当然有啊,要不然我干嘛还走进来,我这么讨厌踢林道的人..."
原来大家是这样想的啊,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像我这样少一根筋,
一天到晚掉东西的人,每次找回东西总会有巨大的雀跃,
好像这些小确幸是我可悲人生重要的幸福来源。
我想到手机现在在手上了,打开桧山前那一片八角莲的照片给赖大哥看,
我觉得看起来比这里的稀疏,没有这里的盛况,
可是赖大哥用他专业的眼光看过之后告诉我,他觉得那边的群体长得更好更健康。
我想起笼罩在浓雾中的桧山,孤绝的桧山。
因为捡回手机太开心了,我决定乱切回林道,拉直线,没想到眼前出现一大片芒草,
看起来十分险恶,我远远地低头望过去看有没有透光处,踯躅地问赖大哥,
你觉得我们可以直接切过去吗?
赖大哥说应该可以吧,他人真好,我就硬著头皮钻进芒草了,
妈呀,这片一样又锋利又密,像上刀山那样的滋味吧,
而且底下好陡好滑,我坐下来滑下去,手上脸上越来越多刮痕,一刮就见血,
这片芒草就像地狱里的刀山一样漫长,进退维谷的我只能直冲,
以后赖大哥可能再也不会想跟我爬山了吧,(看到这篇的人可能也是吧,低调)
GPS终于有反应了,显示还有20公尺就会切到林道,
我好怕我们一直切下去最后到马达拉溪噢,会到林道就好。
看到透光处,妈呀,是一个一层楼高的落差,我小心翼翼延着边缘找到一株小树,
抓着树根跳下林道,赖大哥不久后出现,他看起来没有一路上的气定神闲,
有一点狼狈,也跳下落差。
往前一小段发现跟我们上切点差了三百公尺远,到底所为何来,
就为了省这不到三百公尺。
赖大哥告诉我,刚刚他观察那一片芒草已经是强弩之末,松林的根让地底饱和,
芒草丛即将萎缩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这样的群体为了作最后求生存的挣扎,会特别坚硬,怪不得我们吃足了苦头啊。
赖大哥边走边指向林道上的各种芒草样貌跟我说明,我实在好佩服他。
植物的世界在赖大哥的讲解下,不是一个静止的世界,
跟动物的世界一样有着演化消长的弱肉强食。
我不是很懂,为何大家会对八角莲趋之若鹜,甚至有人想带回去种,我问赖大哥
他说,最好不要带回去种,环境不一样,他也不建议混种,
我忍不住告诉他,前一晚上观雾山椒鱼的课
我发觉人类很喜欢扮演上帝啊,没想到植物的专家也不希望人类扮演上帝
赖大哥很仔细地观察一路上他关心的植物,拿出手机来纪录,时不时跟我讲解一番
到了5K多那株八角莲,我停下来拍单独的八角莲,
赖大哥蹲下来看八角莲黑红色的花与种子,
恍然大悟说,八角莲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莲",意思可能是指它的种子很莲子,
的确很像,但是它的叶子也很像莲叶啊,亭亭,似伞。
赖大哥站起来数了数,我问他真的是八角吗?他点点头。
荚迷。
静伫。
小熊猫的第四次大鹿林道施作:上-宝宝碎大石: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7488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