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秘鲁 绝对不能错过的秘鲁经典美食

楼主: el310 (el310)   2018-02-25 14:00:28
部落格全文:http://donald.pixnet.net/blog/post/45469827-%5B
https://imgur.com/toX1nGt
虽然秘鲁菜色不像亚洲那么有变化性,不过仍有许多台湾吃不到的特色美食。
首先从秘鲁国民美食开始吧!
Ceviche(柠汁醃鱼生)
https://imgur.com/r57DOoT
不仅在秘鲁被认为是国家遗产的一部份,还是南美众国家流行的海鲜菜!
这道前菜由新鲜生鱼加入柠檬汁及辣椒制成,通常搭配洋葱、香菜、地瓜、生菜、玉米等
蔬菜,有些甚至会加入酪梨。
主要是藉著酸性的柠檬汁使鱼肉蛋白质变性,达到”被煮熟“的状态,不过若担心这道菜
的卫生,建议还是到大餐厅享用较好。
辣度大约在小辣到中辣之间,为了确保生鱼熟度所以酸度也不低,虽然口味重,但同时与
配菜入口倒挺清爽的!
尤其是地瓜,松软又甜,超级好吃!
但因为鱼肉熟成部分仍有限,吃不下那么多生冷食物因此没吃完,
不过男友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https://imgur.com/K6KwBfX
[在Sheraton Lima吃到类似的变形菜色,不过把生鱼换成了章鱼]
鸡汤面(Caldo de pollo)
https://imgur.com/y2B2DL3
由鸡肉与蔬菜组成的秘鲁家常菜,也可加入面条一同食用。
记得有一餐是buffet,几乎每个人桌上都盛着这汤!
汤头是清爽台式风味,不过这次吃到的面条都是偏软烂口感,且咀嚼后有点粉粉的。
不确定是秘鲁的面条都这样(因为连方便面口感也是这样!),还是烹煮的手法造成的?
https://imgur.com/V8iwQ3r
[秘鲁传统市场中可见Ceviche与鸡汤的摊贩,人潮可是很多的呢!]
烤鸡(Pollo a la Brasa)
https://imgur.com/kwOtaW1
秘鲁食用量最大的肉类就是鸡肉了,而烤鸡也是全秘鲁最常见的食物。
贩售的方式以烤鸡的份量分为:全鸡、1/2只鸡、1/4只鸡与1/8只鸡,
一般都会搭配薯条与沙拉作为套餐。
https://imgur.com/CYLAlo6
https://imgur.com/mpfy9bx
而在利马,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是店家则是Hikari,Norky's,Roky's,Pardo's
https://imgur.com/mFrzzgb
这次只有吃到Puno的烤鸡,点的是1/2只鸡,套餐有沙拉,但担心不卫生所以直接退掉了
烤鸡外皮颇咸,但肉质鲜嫩,若有机会可以一尝。
要特别注意的是,可乐的玻璃瓶是“不可以带走的”!!
会知道是因为点了两瓶可乐喝不完,所以有一瓶便在结帐后拿在手上走了出去,
没想到却被店家叫回来,才知道玻璃瓶在秘鲁都会直接回收!
https://imgur.com/DVhxcOF
薯条份量更是大到吃不完
https://imgur.com/Ohta37I
El Rancho在google 评论上只有3.3颗星,
我们因为一路玩到Puno克制不住烤鸡的诱惑才走了进来,觉得还不错吃。
https://imgur.com/u43cZuq
Lima airport的Pardos速食烤鸡,连锁餐厅的饮料除了可口可乐也可以选择Inka cola!
1/4只鸡的套餐,有着薯条与沙拉的标配。不过肉质跟调味就一般般了,
嘴馋或充饥可以接受。
中间绿色沾酱超级推荐!有点像芥末美乃滋是口感浓郁的辣酱。
中式菜色(Chinese restaurant)
https://imgur.com/G5JBO8d
https://imgur.com/iPqc2Bj
约在19世纪时曾有一批华人移民定居秘鲁,也造就了首都Lima的China Town:
当时的华人移民在用餐时间便会热情找当地人“吃饭”,而“吃饭”这个发音也就成了
秘鲁人餐馆的代称,所以在Lima见到的“CHIFA”就是中式餐馆!
这趟旅程的第一餐就是利马中国城内的“华乐酒家”,整体菜色偏咸,比较像是热炒。
建议可以在旅程的尾端安排一餐中式,因为秘鲁菜吃到后面会很腻呀!
(像我们后面都开始狂嗑肯德基)
https://imgur.com/ygEtf7q
写着醒目的中文与"CHIFA"的中菜餐厅
https://imgur.com/eZAuGDr
没想到还有CHIFA "TAIWAN"!国民外交做得不错?
秘鲁海鲜汤
https://imgur.com/dEO2KKa
其实不太确定这道菜的真正名称,但里头非常多海鲜,
且搭配着极像laksa的浓郁汤头,只有好吃而已!
焗烤椒镶肉(Rocoto relleno)
https://imgur.com/hdbpTAV
这道菜绝对是我最喜爱的秘鲁菜中数一数二的!
源自于Arequipa于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发展出的名菜,也是秘鲁的顶级菜色。
(发迹于Arequipa这个秘鲁天龙国而被认定为高档菜可说是一点也不意外!)
在西班牙使用的是甜椒,而在秘鲁则使用Rocoto这种辣度颇高的辣椒,包裹着牛肉、猪肉
、洋葱、大蒜、奶油等极受欢迎的内馅。
在进入烤箱前以cheese覆蓋在上头,超高的热量,实在有够罪恶!!
而右手边的主食则是千层面,有点不解怎么没以秘鲁产量最多的马铃薯代替呢~
秘鲁炒面
https://imgur.com/E8rG5qL
https://imgur.com/9zUV8jK
只能说这道菜吸取了中式菜色的精华!
油面与咸香的酱汁实在让人胃口大开!又是一道解馋菜!
高地美食:
此区由于天然环境较贫瘠故大多以根茎类作物为主食,
并搭配祕鲁常见的家畜为主要肉类来源。
秘鲁鳟鱼(Trout)
https://imgur.com/3XyNoaQ
[干煎鳟鱼,只要撒上些许胡椒就让嘴停不下来]
为什么Rocoto relleno没办法在我心中直登第一就是因为秘鲁鳟鱼太好吃了,
两者是不分轩轾的呀!
来秘鲁绝对不要错过鳟鱼!
尤其在的的喀喀湖与Puno!那里是粉红鳟鱼的大本营呢!!
鳟鱼口感与鲑鱼非常相似,但却不像鲑鱼来的那么油,而且秘鲁鳟鱼几乎没有吃到刺,
份量又很大,吃起来只有过瘾!
https://imgur.com/1fy3FGk
[这也是煎鳟鱼,不过以番茄酱调味,风格不同,但美味程度是一样的!]
https://imgur.com/OB2ail5
https://imgur.com/owjFGLM
[烤鳟鱼,下方为马铃薯与蔬菜,清爽的料理]
藜麦(Quinoa)
https://imgur.com/WSXhKyO
近日爆红的Superfood,甚至有“印加黄金”的美称。
为南美洲安地斯山脉高地特有的谷物,因品种又可分为白藜麦、红藜麦与黑藜麦。
有时一道料理就会混合加入不同的藜麦烹煮,所以这趟秘鲁行三种都吃到了,
但口感跟味道差异不大,加上又调味过了,其实吃起来差不多。
重点是在秘鲁吃非常便宜,一定要吃够本!
https://imgur.com/yQg8eBn
[不论是前菜或早餐,都可见藜麦沙拉]
https://imgur.com/krui2Jg
[搭配牛排的居然又不是秘鲁马铃薯,而是藜麦!]
https://imgur.com/mTs8dPx
[将藜麦加入蔬菜汤内也很常见,吃起来像粥,不过是Q弹的口感,满推荐的!]
祕鲁玉米( Peruvian Corn)
https://imgur.com/WFbKdZe
比起一般甜玉米大上约一倍的祕鲁玉米又称为 Choclo,吃起来Q弹有嚼劲,
其实满像白玉米的!
而带有淀粉质地的祕鲁玉米可以带来饱足感,也是古印加时代非常重要的粮食
(另一个则是马铃薯)。
https://imgur.com/CbRxhQd
[路边摊买的水煮祕鲁玉米还会附上一块超大块的cheese]
https://imgur.com/IjbHmcX
[在沙拉中也经常可以尝到祕鲁玉米]
https://imgur.com/DugKS9j
另外,祕鲁玉米做成的零食即为有名的"INKA CORN",有辣味、起司等许多不同口味。
脆脆硬硬口感很像带壳的蚕豆,味道上则是以调味粉为主,较没有玉米香。
https://imgur.com/tXmU0f7
[用祕鲁玉米制作的爆米花居然比男生的指甲还更大!]
烤天竺鼠(Cuy)
https://imgur.com/RJFzsjE
没吃过烤天竺鼠可说是没来过祕鲁!
https://imgur.com/I97xvoN
Cuy,也就是Guinea Pig,就是家里豢养的那种可爱小生物,在秘鲁算是国民美食!
这道菜在18世纪由当地印加画家Marcos Zapata绘制在Cusco大教堂
(Catedral del Cuzco)-最后的晚餐中,可见其经典程度。
另外一提,画作中的饮品也改为祕鲁紫玉米汁-Chicha,整幅画作充满浓浓的当地风情。
https://imgur.com/SnKwRda
[传统市场内就有卖天竺鼠,与兔子放一起]
https://imgur.com/cpx4kIS
烤过的天竺鼠比较像是烤鸡与咸酥鸡的综合:吃起来很像在啃鸡排,肉质还算细致但骨头
偏多。
仔细想想一只天竺鼠就那么小,是有多少肉可以吃?
主要还是吃烤得酥脆的外皮与咸香的调味。
一旁的马铃薯则是又松又绵!
(秘鲁的马铃薯有三四百种左右,品质满悬殊的)
https://imgur.com/rqwTWl8
[全家人坐在贩卖烤天竺鼠的路边摊大快朵颐,经典的祕鲁家庭聚餐]
烤羊驼排(Alpaca)
https://imgur.com/Rv2P57C
[不说完全看不出来是羊驼排!]
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祕鲁没有马与猪这类的牲畜,所以传统食材是大家不陌生的羊驼
(就是草泥马啦)。
在祕鲁可说是骆驼科三宝之一,而骆驼科三宝就是小羊驼、羊驼与骆马。
其中,野生的小羊驼非常珍贵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般是不会拿来食用的。
骆马则是里面最便宜的品种,但因为肉质不佳,大多不会用在料理上。
而现有的羊驼约90%以上生活在南美洲的祕鲁及智利的高原上 ,自然而然成了当地人们的
肉类来源。
https://imgur.com/QvbsuVT
羊驼千万不要吃到全熟,肉质会太老,最好吃的口感就是这种中间有点baby pink,
切下去又不会见血的程度!
外面的肉被烤得酥脆,一口咬下的同时又可以尝到羊驼的鲜嫩!
而且完全没有有奇怪的腥味!不只我们爱吃,更是同团团员们的秒杀美食!大力推荐!
https://imgur.com/A5LkHGU
[Arequipa的特色餐厅-Zig Zag,最左边即为羊驼排。
不过底下石板持续加热,用餐时要注意不要让肉烤得太老了]
接下来就是祕鲁特色饮品的介绍:
印加可乐(INKA KOLA)
https://imgur.com/x7BXx10
有着鲜黄色外表的INKA KOLA最初是由秘鲁的英国移民于1935年制造的。
经由成功的广告行销,总销售量更曾一度高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相加的量,
更将自己定位为“秘鲁的饮料“!
甚至在1995年秘鲁的连锁速食店也开放使用INKA COLA。
但后来因公司重组失利,便由可口可乐买断其50%的股份。
https://imgur.com/WW6ZlXE
[左边为原味的印加可乐,有点像是维大力但似乎再辣一点;
右边是零热量的印加可乐,代糖味道非常明显]
紫玉米汁(CHICHA)
https://imgur.com/jDAVbWP
流行于中南美洲的chicha是一种非酒精的发酵饮料(有酒精的称为Chicha de jora ),
可由玉米、谷物或水果酿造。
而祕鲁的chicha则由紫玉米制成,既是古印加人祭祀时的神圣佳酿,又为现代祕鲁人的国
民饮品。
带点草药味的chicha尝起来酸酸甜甜还算顺口,不过每家酿造方式不同,味道差异也颇大

https://imgur.com/i8QJC3x
[传统市场中可见台湾没有的紫色大玉米]
https://imgur.com/3iv8qfg
[左边是加入草莓的chicha,右边则是原味chicha。 团员说这两种喝起来都非常酸!]
祕鲁啤酒-Cusqueña
https://imgur.com/UztKMzR
[左边:Cusqueña最畅销的啤酒-DORADA,由纯大麦制成。
右边:黑啤酒,由麦芽酿造。]
Cusqueña最早在1908年的Cusco发迹(现在的Cusqueña酿酒厂就在Cusco离市区不远处!
),由于当地居民有饮用Chicha de jora (有酒精的chicha)的习惯,所以这款啤酒很
快就受到大家的喜爱。
为因应全球化的销售,这间Compañía Cervecera del Sur酿酒厂在2000年加入了
Backus and Johnston ,从竞争对手转变为同一公司。
而Backus是秘鲁最大的酿酒厂,更是世界上最大啤酒酿造商之一SABMiller集团的子公司

Cusqueña喝起来颇为清爽,DORADA的确是一般大众都可接受的口味,而右边的黑啤酒喝
起来则有更加浓厚的麦香味。
旅程的最后一天在超市买了大罐的DORADA,没想到结帐时居然被告知玻璃瓶是无法带走的
!也就是说要当场喝完...
不过也有别的方法解决啦,就是买铝罐装的,但一次要买六瓶,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
古柯茶(Coca tea)
https://imgur.com/7E2t5TE
利用古柯叶直接浸泡而成的Coca tea,呈现淡黄色,除了茶味还有一股淡淡的味道,形容
不太出来,可能是古柯味??
Coca tea盛行于南美,其年代更可从印加时代算起!因为Coca tea含有生物碱,是一种兴
奋剂,据说古印加人民每天都会来一杯以利工作进行。
于西班牙殖民后曾一度禁止印加人饮用,也因此导致生产力下降(果然有成瘾性呀!)。
虽然最后西班牙政府开放使用,但Coca也成为另一项掌控印加人的手段。
祕鲁国酒-Pisco
https://imgur.com/sh59HBm
[由Pisco Porton制造的Pisco,香气浓郁,初始有些呛口,但收尾的口感还算圆润。]
Pisco是一种由葡萄发酵蒸馏而成的白兰地。
它与威士忌陈年方式恰巧相反:秘鲁政府规定,Pisco不可以用橡木桶或是会改变颜色味
道的容器盛装,所以喝到的是最单纯的葡萄原味。
或许是因为不像一般白兰地桶陈后来得有变化,Pisco有些呛口,而浓郁的尾韵并非坚果
、焦糖等甜味,反而是由清爽的香气取代。
所以试饮时只有少数一两款的香气较能接受,大部分酒款的味道都令我们较不习惯。
PTT上也有看到其他人分享饮用心得,可以查询参考一下囉!
因为地理位置与文化影响,很多南美特有的东西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像是除秘鲁外,智利也生产Pisco。
多年来,秘鲁智利两国就Pisco酒的国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终于在2013年由欧盟作出裁
决,认定Pisco的发源国是秘鲁。
但若仔细看两国政府对于Pisco酿造方式的规定,很明显可以看出祕鲁政府把关的确是比
较严格。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则是Pisco的历史,因为祕鲁其实是没有"葡萄"的!
一直到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后,因应天主教做礼拜的需求才将葡萄引进Ica(位于祕鲁南
部温暖干燥的地区,因气候佳,又有太阳之地的美称)。
没想到Ica不仅天气,就连土壤都很适合葡萄生长,于是过剩的产量就被当地区民加以蒸
馏制成Pisco酒。
至于为什么会取名为Pisco,则是就地取材以当时出口的港口来命名。而备受喜爱的Pisco
也于1830年代出口至美国!
要购买的话在酒庄会比机场来的便宜许多唷!(差价有两倍之多)
https://imgur.com/drVRQ4o
另一个Pisco的好兄弟就是源于Lima的Pisco Sour:以祕鲁国酒Pisco为基底,再加入柠檬
(或柳橙等)、糖浆、蛋白与冰块。
在祕鲁,每个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六都会庆祝国际皮斯科酸酒日,可见人气也是非常高的呀

我们并没有特别喜爱这款浓度略高又带点苦味的Pisco Sour,不过同团近70岁的团员倒是
很捧场,不论是调酒或是纯Pisco都喝得很尽兴。
总之,来到祕鲁一定要尝尝充满气势的Pisco与酸甜浓郁的Pisco Sour!
仙人掌果(Tuna,没看错!就是Tuna)
https://imgur.com/gXltUMo
原产于秘鲁,而且在Wari、Chimu和Incas等文化的纺织品上皆可找到Tuna图像。
生的仙人掌果果实呈椭圆形,鲜红色的果肉内含许多小种子。
口感类似台湾的红色西瓜,有点沙沙的又不会太甜,比较麻烦是种子比西瓜籽还硬,一定
要一颗颗的吐出来才行。
除了生吃之外,Tuna也常被作为果酱、果冻、果汁或饮料。
山榄(Lúcuma)
https://imgur.com/Ycyiw6Z
原产于安地斯山脉,与Tuna一样在古代秘鲁文化的陶器上也被曾发现。
因为含量丰富的营养素与纤维质,更有“印加最后的黄金”一称。
橘黄色果肉的Lúcuma有个独特的枫树和地瓜混合的香甜味道。因为果肉较干燥所以很少
直接生吃,反而常被应用于秘鲁冰淇淋、奶昔,甚至蛋糕,布丁和甜点。
照片争橘红色冰淇淋就是Lúcuma口味,味道与地瓜真的很像,但多了股浓郁的奶味,搭
上一旁的布朗尼完全不输现代大都市的甜点!
这我可以吃十个!!!
古柯果酱(Coca Jam)
https://imgur.com/L2YYlXY
Coca jam是某天吃早餐时意外发现的,不过与Coca tea的味道完全不同!
酸甜的果酱几乎吃不出什么奇怪的味道,甚至与一旁的草莓酱有几分相似。
似乎是除了Coca chocolate之外另一个特色伴手礼!
整整14天的祕鲁行由于是跟团,所以在食物卫生方面相对有保证,而该吃的路边小吃也都
有吃到,不过就是以多人分食浅尝来分摊风险。
虽然祕鲁的料理方式是华人普遍都可以接受的,但由于环境能提供作物生长的营养有限,
大多数食材品质仍没有台湾好。
常常可以感觉餐厅非常尽力的想要端出一道让顾客满意的餐点,但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
许多菜色的表现都差强人意。
不仅我们吃到最后几天实在会怕,许多年长又有更多游历经验的团员们还一度表示祕鲁的
饮食几乎是他们吃到最差的。
虽然蔬食米饭品质不佳,但祕鲁的羊驼与鳟鱼却是大家异口同声赞赏的!
直到现在看了照片也还是很怀念呢!想想下次要再吃到羊驼排不知道会是多久之后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