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雍和宫里银杏正黄

楼主: AK929 (阿K)   2016-12-07 21:28:49
图文详细版:http://ak929.pixnet.net/blog/post/26807329-11-13
11/13 雍和宫里银杏正黄
(东四十条天海缘酒店-雍和宫-孔庙国子监) 天气:阴有霾
星期天的早上实在很适合躲在棉被里,但我同样早早出门前往吃早点准备一天的行程。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在护国寺小吃里点了鸡蛋灌饼跟豆浆
终于是比较不雷的早餐了(我是标准点菜雷包,超常点到雷)。
吃饱饭了就出发前往雍和宫。雍和宫和我住的张自忠路地铁站在同一条线上
是重要的地铁转乘站,下车的人很多。
地铁的指标都很明确,照着走就能够走到离雍和宫售票处最近的出口。
这一天的天气比前一天凉的多,天空看起来也比较灰,挺有北京味的。
在雍和宫的买的门票,比起其他北京景点的门票来的特别许多,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是薄薄一张纸,而是随门票附赠一张光盘
回家后我有把光盘放入电脑看看里面究竟卖什么药,结果也就是单纯的导览影片。
进入雍和宫后,映入眼帘的是美得令人惊艳的两侧银杏。
其实这趟北京行我原先最想看的除了那些历史文物外,就是秋天的银杏
刚到的几天多多少少看到些,但在雍和宫看到的是这几天看到最美的。
当然还有很多网友推荐赏银杏的地点如香山公园、钓鱼台或是北京林业大学之类的,
但碍于行程规划就没排进去了。
可能是因为在雍和宫两侧有围墙,致使银杏没有被风吹落得太多得以保存。
再向前就到了雍和宫的入口处,在入口处附近有可以免费的取香处
请记得,雍和宫过去曾是王府,
但现在的身分是喇嘛庙,所以这面除了是景点也是古刹。
另外,雍和宫统一只能焚烧他们免费提供的香,
可能是有环保的考量吧,所以请香客不必自己带香喔。
穿过雍和门后就是雍和宫,
写着雍和宫的牌匾非常有国际化的写了多国语言
(应该是满汉蒙藏文,当然,我只看得懂一种)。
过去的雍和宫是昔日康熙四皇子的王府,而后在乾隆登基后
在政治考量下为求与蒙藏两族团结,而将雍和宫下赐给驻京的藏教喇嘛而成为佛教庙宇。
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分支,我虽然对于宗教没有太多研究
但在这座建筑中同时揉杂了亲王府与密宗的元素,也使这里变得更加迷人。
雍和宫内的各宫各殿展有许多庄严肃穆的佛像以及美丽的法器,但出于对其尊重
我并没有拿出相机拍摄,面对这些种种
我也多半是双手合十静默祝祷,诚心胜过任何繁琐的仪式。
雍和宫总共四层殿宇,最外侧的雍和宫殿、永佑殿其次、法轮殿第三
而位居最后的万福阁是全寺主殿,也是为大的一间,里面供奉的是一尊巨大的藏式如来
不过因为当时万福阁在整修,所以无法入内参观
(我发现11月是旅游淡季,真的很多地方都在整修)
但在万福阁外还是可以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较为少见悬空阁道,仍颇具特色。
离开雍和宫后便转往不远处的孔庙及国子监,
孔庙比较广为人知,而国子监则是古代皇家或是士子们修习研读的机构,即为太学。
两机构各自独立,却又是时常相并而立。
孔庙虽然不及山东曲阜的孔庙是孔庙界的总店,但因为北京孔庙位处帝都
因此渐渐有取代曲阜孔庙,而成为国家制定祭孔庙志的标准仪礼准则。
孔庙内也展有许多与孔子或其弟子有关的生平纪录,彷若用双眼与真实文物在学习国学
而太学内则是载录了许多有关于过去皇家学习以及科举考试相关的点滴。
孔庙跟国子监也是可以一起购入参观票券的,
走着走着也接近中午了,但因为还不是很饿,
所以路边随便买个小点心和奶酪就继续接下来的行程了。
<待续>
作者: danny0127 (哈哈)   2016-12-08 09:17:00
基本上北京菜点都是雷,台湾人吃不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