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野天满宫御土居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0882727
该说是懂得生活情趣还是把握各样的敛财机会呢?就如樱花季有不少场所开
放夜樱观览,现刻这枫红时期,为数众多的寺社也以夜枫为引,各样绚美的照片
让人难以抉择。可是这回我只有四个晚上能够利用,而地位无法动摇的“清水寺
”、“永观堂”、“岚山”已占去了三个,所以就仅剩一晚能让我琢磨。
最早想到的是离民宿很近的“青莲院”,不过后来又看到“北野天满宫御土
居”的文章推荐,这下子就令我为难了,网络照片来来回回比较好几次,依旧无
法决定该舍弃谁。最后是突然灵光一闪,到底是为什么执著于二中选一?就脚勤
一点,两边都去啊。于是当我在“茶房元庵”解决完让人有点黯然的晚餐后,接
着便是寻找附近的站牌,搭公共汽车一路向北往“北野天满宫”报到。
这座神社我曾于樱花季来访,当时太过相信自己,还没看到主参道就提前转
弯,变成是借道“上七轩”从“东门”穿进,因此这回倒是初次与主参道的巨伟
鸟居相见。秋末的傍晚日落得早,还未六点,参道已是一片暗阒,仅以昏黄路灯
与石灯笼引著路。一路走到了“楼门”,双层叠架而起的它依旧壮伟高踞于阶台
,原本银亮的缀色被晕染得金橙,呈现著不一样的华美风貌。
穿过门廊,长长的参道缩聚成末端“本殿”的辉光,不过此行重点不在那儿
,我拐往左侧,寻找有枫叶所在的“御土居”。“御土居”是丰臣秀吉修筑的土
垒,原本环绕的区域相当大,东侧贴著鸭川而筑,可防其泛滥,其余部分则作为
防御用途。不过当丰臣势力消亡后,土堤也随着时年崩坏、挪为他用,现刻只存
留片段遗迹供人凭吊,而‘北野天满宫”中,正有着西堤的某一残段。
朝着土堤所在的方位,我往前走,随着夜幕悬垂,社内建物多已黯淡了身迹
,但仍有少数被温婉地剔明了轮廓,隐隐地,还能在簷上望见枫树的艳色,而当
这么依循而去,果然便让我找到了小小的临时售票口。买好票,走了进去,根据
情报此处只有五分红,也的确,放眼望去还是大片深深浅浅的碧绿,不过那些提
早展现朱艳枫彩的,就很让人不由自主停了脚步,抬首端视。景区的入口在土堤
上,但枫树并不被地势所限,它恣意地在各处散展,层层密密往下直至“纸屋川
”将其划分开来。
沿着坡顶围栏前行,径路在名为“梅交轩”的茶室旁扩展成“舞台”。难以
知晓于此坐饮外望会是怎样的风情,毕竟这时它门扉紧闭,只能在室外望台放慢
脚步,品味由枫红泼染出的光艳。不远处有名为“东风”的榉树,据说树龄已有
六百,虽在这枫林间似是异类,却像被群枫团绕的信仰中心,粗灰枝干参天而立
,渐转朱橙的斑叶循枝枒往旁漫烧而去。
望着碧叶接起火苗,在光映中灼灿为金亮,我缓缓行到了“本殿展望所”,
在这儿,能看见“本殿”屋阁于另侧连绵至幽夜的隐微处。樱花季当时的访游,
是在殿廊间穿绕,抬眼所见的屋棱有错杂跌宕的美感,此刻则因土堤地势拔高,
让我得以画循“本殿”簷脊,看千鸟破风如叠嶂,藉山墙纹刻的辉华、悬灯的炫
炽,呈现另番华丽风姿。
怔望了好一会儿,我才收回被这片幻美耀殿定缚的目光,继续往枫径行去。
虽说茂林大半仍呈青碧,偶尔也会有几株已转色为全红,以燎目火艳惹人停步端
赏。而从这儿再一路走至小径尽头,行道便一个弯拐转为通往堤下的石阶。
阶底空地立了座名为“和魂汉才”的碑石,令我好奇趋前研究,但很汗颜地
,刻的虽是整篇的汉字,来回读了几次,对其要表达的含意还是一片空白。这片
空白我一直忘了去填补,是现在为了游记查过资料才勉强有些概念。若理解无错
,碑文要表达的应是日本对自我民族心的期许,毕竟他们从古远时代便由中国借
习了诸多文化,如何把属于自己的和魂淬炼出来,便是个蕴含大智慧的课题。
再往旁走,附近还有个标牌惹人注意,由于夜色昏暗,若无特别打光加上标
示,其实很难发现堤墙还有个石砌的“暗渠排水口”,负责导出堤内积聚的污水
。不过在这枫红季里,又有多少人会在乎这是排水沟还是什么祕道?很自然地便
被林间渐次染红的斑色往前勾去。
顺着步径往旁望,堤下的“纸屋川”在夜里隐阒成暗带,它静谧地划穿枫林
,也突显了居中“莺桥”的婉约身段。假使“御土居”只是片枫林,很容易就在
谈笑间信步行略,仅于脑海烙下虚缈妍色,但多了“莺桥”,便聚焦起满空林叶
,让人不由自主停伫端望。它涂抹着绯艳妆彩,弯勾地于枫红叶绿间划越,难以
揣度为何被称作“莺桥”,或许取的正是那轻跃的一抹形影,宛如莺啭欢扬穿林
而过。
由桥行至对岸,根据入口图板的标示,这儿该有株“三叉之红叶”,尽管四
百的树龄与之前大榉相比略显青壮,仍旧是令人敬肃的年岁。然径路两侧林树茂
密,很难推估哪株为是,倒有棵自路旁岔生而出,被鲜红光照特意打亮,或许便
是它了吧。仰首而观,不太能断定日升之后会否也为满空的血艳,毕竟光照让视
觉有点炫乱,不过密展的叶伞的确令人慑叹,不禁揣想着,若再过个三、五百年
,又会是怎样的壮生姿态。
枫林的偏处,很奇异地有片竹林碧亮丛聚,仿佛不愿让枫红独霸旅人目光,
而林径至此也到了末端,以另座平直短桥将游众接引而回。颇诧异这桥没被风雅
地取上名字,或许是造型并无可书之处,不过这儿的地势略高,刚好能望两岸枫
枝如拱搭接,颤著微光的墨溪没于远方枫红,假使放眼所见的密叶能尽数转色,
想必更是片令人难以移目之丽景吧。
过桥后再行一段路,便算是将“御土居”绕过了一遭,步径自此迂回往上,
通抵一舍小小的休憩处,有免费温茶可饮,凭著票根还可换上一小袋和菓子。和
菓子外型未如意想有着特出造型,不过味道倒是清甜且不腻口,缺点是这么一吃
,也让肚腹想起之前只是被“茶房元庵”的茶食敷衍,开始咕噜噜闹了起来。
但既已远途跋涉来此,也不容它搅局,走出了“御土居”,见“本殿”屋舍
金炫,忍不住又绕了进去,想看看它夜里的模样。还记得春季造访时微雨轻落,
湿漉漉地飘散著寒意,院子里梅枝已秃、樱朵渐落,仅由青绿的苔色彰显神社古
陈气息。而此时夜虽暗阒,剔亮的灯火反倒勾出它的华灿形样,我望着悬灯叶缘
开绽如瓣,灯面勾花繁丽,不由自主便将两个时节的景画叠映而上。
倒难以辨分喜欢何者多些,此刻阁殿幻美夺目,但也掩不去对旧日之景的眷
恋,毕竟当时绵雨幽色带来的悸动是如此深刻,当行步廊下,灯盏的光炫便彷若
记忆的回放,让人陷入深深的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