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台北 来坐公路局,公路客运70周年特展

楼主: xxxx217312   2016-10-09 20:52:59
网志图文版:
http://blog.xuite.net/papaya217312/papaya217312/454787748
PTT纯文字版:
以前往返淡水、台北、北海岸间
老一辈的都会说要坐公路局去逮北
又或说要坐公路局或淡水客运(现今860)去小基隆
即使自己长大了在外地念书
也习惯跟长辈说要搭公路局去基隆(现今862)
长辈口中的公路局
是那个有在办公路客运年代,也就是台汽客运的前身
公路局自营公路客运起于1946年,止于1980年
1980年后,依公路法将公路业务独立出来为台湾汽车客运(简称台汽)
公路局不再办理客运业务,即便如此,老一辈仍惯称台汽为公路局
而我口中的公路局
已是台汽客运的年代,也就是今日国光客运的前身
台汽在连年亏损及因应政府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政策下
于2001年将原有的公路客运业务移转给国光客运
而台汽于2011年正式结束,走入历史
今年适逢公路局办理客运业务70周年
所以在公路总局一楼的幸福公路馆办了一项特展
"来坐公路局-公路客运七十周年历史文物暨档案特展"
里面详细著介绍著公路局、台汽的前世今生、及台湾公路客运的发展...等
在特展的入口处可跟志工索取一本环岛护照
护照内页前半部,介绍著当年环岛的客运路线
并可盖上仿车票票根的纪念戳章
护照内页后半部则是明信片的部分
特展前半部介绍的是公路客运的发展史
包含台汽的成立及民营化、国道客运民营化
车种、票证发展...等主题式的介绍
在大幅布幕的底下搭配有扫描成册的一些档案及公文
由浅至深的介绍,满足了一般民众、路迷、车迷...等族群
公路公共运输的复兴,大致上是在介绍大众运输计划提出的部分
包含免征牌/燃税、过路费、票价及车辆汰换的补贴...等
客运票证的发展,介绍著从纸票时代→悠游卡时代
这几个阶段刚好都有经历过,就凭著印象叙述一下
若叙述有错,还请协助更证
纸票的时代的公路局
小时候跟长辈搭是直接在站内买票
上车后会有车长小姐进行剪票的动作
这是我对纸票唯一的记忆
纸票时代的台北市联营公共汽车
则是可以在书报摊代售处买到用撕或用打洞的车票
书报摊代售处通常都小小一个
在书报摊底下还会印有联营的字样
代表着他就是代售处的意思
小学自行搭车通勤时以淡客为主(台汽小站不停,很怕搭到三芝去 )
当年(约莫1989~199X)的购票是有找零的
会看到司机在售票机前摆上零钱盘
在开车的同时要收钱、打票、找零
现在想想其实很全方位(?
小学某年-国2之后的年代(约莫199X~1995~?)
印象中已变成车上投币不找零
然后司机给一张长型段号证,下车时缴回
驾驶座周边的位子,会看到有五颜六色的站名段号证盒
不过当时已购买学生月票,暂时没拿过段号证
话说当年淡客的学生票不剪票,采一月份一颜色的模式
月票上会有照片、起迄站等资讯,上下车给司机看一下即可
在国2-高中这段时期,公共汽车储值卡出现了
上车时插到绿色的验票机进行扣款,票面会印上乘车日期及余额
这机器印象中故障率颇高,有时刷不过或是机器直接故障时
司机就会挥挥手要你直接下车,不用再额外给付车资
现场还有介绍到易行卡,这个没用过所以就...跳过
易行卡之后至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悠游卡了
在使用悠游卡之前的时期,公共汽车/捷运的储值卡尚未整合
所以身上会同时拥有公共汽车/捷运的储值卡各一张
当时的转乘也只有单向优惠(捷运转公共汽车)
所以到达目的地捷运站,需自己索取转乘券,盖章
上车时交给公共汽车司机,由司机设定好机器再行刷卡
在客运车种演进的部分
介绍的就是公路局前身的各式车种
金马、金龙、中兴、国光号
如果没搭过实车或看过照片的人
只看文字叙述其实很抽象
这时可以拿起手上的观光护照
上面有各个车种的照片,就会比较明白
除了介绍公路局车种外
也介绍了野鸡车时代游览车车上设备
以及统联投入国道客运后所使用的3排椅、2排椅客运巴士
当然也介绍了尊龙客运于国道的火烧车事故
烧出了国道客运车辆安全的问题
国道客运全面开放民营的部分
介绍了野鸡车时代、第一家合法的国道客运-统联
国道路权的开放申请,新的客运陆续成立
最后在2001年国光客运接手台汽业务后,国道客运全面民营化
个人的感想是....提到这边就做结束实在有点可惜
至少要提到票价大乱斗才算完整
特展入口处的另一边,则是介绍著公路局的创立、日产的接收与让受
客运路线的恢复、民营客运的发展四个主题
特展后半部就是所谓的环岛集章区
透过集章及图文了解当年公路局所跑的路线、使用车种、使用场站...等
第一站从台北东站开始
台北东站即现今的台北西站A栋,原本的位置在天成饭店后方
因应铁路地下化迁移至目前位子,2009年拆除改建,2010年改建完工后
同时更名为台北西站A栋,隔壁的台北西站则改名为台北西站B栋
未来西区门户计划的政策,台北西站A、B栋皆会拆掉
目前B栋路线已移至交九转运站营运,只剩A栋继续维持营运
盖印章台旁边则是有纸本图文介绍著该路线的车站及主力车种....等
D1国道客运总站也包含在介绍之内
是说...收藏的旅游书里,户外生活出版的机车旅游手册
意外的发现,礁溪的街景照片有把中兴号给拍了进去
跟大家分享一下:)
宜兰站旧址位在宜兰车站出来左方的位置
2010年后国光客运移至宜兰转运站营运
县府利用闲置的站区改造为幸福转运站
2016.05启用,成了几米公园外的另一个景点
幸福转运站外的站牌为"旧宜兰站"
只剩这个站名,能缅怀过去的曾经
罗东站旧址就位于中山公园对面
也就是在罗东夜市周边,地理位置相当方便
台汽将旧站土地处分掉之后,国光还跟新地主承租了一些日子
在2008年时旧站拆除,国光移至罗东车站后站
改向台铁承租土地做为站区
环岛盖章来到了苏澳站
苏澳站的旧址位在苏澳车站出来左方的位置
前几年曾为葛玛兰免费接驳车站址
现今则为都会之星9028 新店-苏澳班车所使用的站区
苏澳站为苏花公路宜兰端进出的门户
台北往花莲的车子会停靠苏澳站休息,再通过苏花公路
当时的苏花路况不好,路幅不宽,所以会实施单向通车的交通管制
若要搭车往花莲,会拉长在苏澳等待的时间
往花莲的旅客,有的会选择在苏澳过夜
搭隔天一早的车过苏花公路到花莲
在那个实施管制的年代,公路局的车队会先行,再来才是民间车辆
而公路局的车队则是由高级车种先行,普通车殿后
介绍此经典路线
一定会出现公路局车队通过苏花公路险峻的经典照片
特展现场展出了公路局车辆通过苏花公路第四号、第十一号隧道的照片
翻了翻收藏的太鲁阁国家公园出版品-苏花道今昔(李宗瑞著)
除了通过苏花公路的照片外,亦有当年公路局的客车旅游广告
环岛盖章来到了花莲站
花莲站是东部地区大站之一
旧站已拆除,旧站约略位置在花莲铁道文化园区附近
使用台湾百年地图经建版1985年的图层套叠
约略是在现今花莲东大门夜市旁
台汽台东站旧址即现今的台东秀泰影城
国光客运目前已进驻由台东旅服所改建的台东转运站营运
环岛盖章来到了大武站,以Q&A互动模式的方式呈现
另外还有一面仿公路局时代的站牌
高雄为南部大站,跟台北的规模一样,拥有三个站场
分别为高雄东站、高雄北站及高雄南站
台汽北高线所使用的主力车种为国光号
1978年开始由公路局陆续引进三款MCI,分别为MC8、MC9、MCI 96A3
MCI巴士,公共汽车迷称灰狗巴士、老狗巴士,适用于高速公路上行驶
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可谓台湾最耐用之客运巴士
老狗在台湾这块土地上一奔驰就是三十多年
营运后期剩下约略33辆MCI 96A3仍在线上营运
大都是跑台北-桃园机场、台北-台中加班车之类的短途班次
最终于2016.01全数退役
本人不是公共汽车迷,在没有刻意追寻下
仅在某次停等红绿灯的机会下,拍下老狗的身影
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希望未来还有机会遇到
国光小物橱窗内,有当年以老狗为背景的时刻表及国光号车票
橱窗右下角发现个小亮点,是一张统联客运台北-台中的车票
这张车票是当年票价大乱斗下的产物
北中只要100元,最低价还曾下杀80元
可见当时国道客运的厮杀有多激烈
环岛盖章来到了高雄东站画下了句点
现场还有国光小姐的人形立牌
提醒著盖完章可到服务台换取小物一份
小物就是邮票一组,去的当天没有换到,之后也没打算在去换
有兴趣的可自行GOOGLE看看长什么样子囉 :)
展场中间摆了一台仿金马号的客车帷幕
车头的布幕行先板是可以卷动的
"车内"摆放了客车椅、驾驶座方向盘、投钱箱,为多媒体放映区
此外,展区有提供车票专区,上头有拟真车票及剪票夹
提供学生票及一般票两款样式
让参观的民众可以体验当年剪票的感觉
车票可带回家的做纪念,请酌量索取及打印囉
键盘参观了这个展,对台汽客运还有更多的兴趣吗?
在金瓜石黄金博物馆园区摆了一台1984年份的公路局普通车
2015年摆到金瓜石,重现当年台北-金瓜石黄金路线的意象
有兴趣的可以去现场看看囉
当时透过FB某社团得知,车子在台北市滨江街做整备的工作
经过时有特别留意,并拍下了一张照片留念
特展名称:来坐公路局-公路客运70周年历史文物暨档案特展
展出日期:105年9月26日~12月2日
地点:公路总局幸福公路馆(台北市万华区东园街65号)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9时至16时,周六日及国定例假日休馆
导览预约:http://twhwmuseum.thb.gov.tw/reserve.php
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thbmuseum/
延伸阅读:幸福公路馆-台湾公路博物馆 https://goo.gl/zcszh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