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绿岛人权文化园区

楼主: hahabooboo (请我吃东西)   2016-08-17 12:03:10
网页好读版: http://iwillquitsomeday.blogspot.tw/2016/08/blog-post_17.html
第一次有“想去绿岛看看”的念头,是大一寒假参加陈文成基金会举办的人权体验营。四天三夜的营队,夜宿当时刚成为人权文化园区的景美看守所。那时参观了景美看守所、郑南榕纪念馆、马场町纪念公园和义光教会,还听了政治受难者北北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当时还是只会用情绪拼凑历史图像的幼幼班学生,那次营队有什么实质收获已不复记忆(除了和小熊为廷同一梯次,可以说来笑笑之外),但受难者北北言谈里“我们在那边(绿岛)的时候...”几次提及的小岛,却成为我心中一个深具意义的神圣之地。
几年过去,“觉醒青年”“愤青”等标签早已从我身上褪去(或者还有吗?应该只剩镁臭味了),这次我不再愤世也不嫉俗,搭著摇摇晃晃的小船,只为来小岛寻找碧海蓝天。
坐着早上第一班船,从台东富冈渔港一路海盗船到绿岛。先骑机车沿环岛公路绕一圈熟悉环境,我们从码头对面的民宿顺时钟出发,先经过最热闹的商店街南寮、机场、游客中心,往东北方的公馆村一路前进。心中住着一把名为小琉球的尺规,任何关于离岛的一切,都会不自觉的与小琉球计算、比较:小琉球的码头比较干净、小琉球的建筑不会这样杂乱无章、小琉球的天气没这么闷、小琉球的至高点看海更美.....。一再告诫自己,这样的偏见对绿岛实在不公平、也只会阻碍自己认识一个地方的机会,但闷热难耐的天气终究蒸发了耐心,我与绿岛的初次见面,就在一阵烦躁ꐊ仁馦v结束。
第二天早上醒来,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滑过绿岛人权园区的网站,发现九点半有一场导览,便没想太多的前往了。反正也不知道要干嘛了啊,当时是这样消极的想的。
绿岛人权文化园区是一处离海不远的建筑群,主要由新生训练处和绿洲山庄两大区块组成。新生训练处主要是西元1950年代初期,用来教化政治受难者的劳动集中营;而绿洲山庄实为监狱,从1970年泰源事件后,关押来自台湾各地的政治受难者。九点半整来到园区门口,才发现我们是唯二要来参加导览的游客。一位身穿紫色工作背心、坐在柜台台的工作人员一听到我们询问导览,二话不说起身上前,成为我们的专属导览员。导览员小苏是一位目测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年轻男性,他先用墙上的园区空照图为我们概述整个园区的配置,再进入监狱本体-八卦楼参观。
八卦楼是一栋两层楼高的十字放射状建筑,里头共有五十二间牢房,牢房大概是在文山区月租九千的坪数,但得住下十几位青壮年。我们探进绿色牢房铁门内,试着由小苏口中的牢房生活故事,想像自由被剥夺、肉体被粗鲁对待,只剩灵魂孑然一身的岁月。
除了单纯的牢房外,楼内的几间房里也展示了当时“犯人”们的生活公事:图书室、洗衣房、理发部、木工室、贝壳画室和蛋壳画室。贝壳画和蛋壳画的内容多是松、鹤等好销入日本的元素。精致的手工、细腻的构图,远在日升之国的贵族们,知道墙上那幅华丽的艺术作品,是用多少忍辱负重组成的吗?
小苏是位极有工作热忱的导览员,但在他有意无意试探我们历史程度时,却让我暗自对台湾人民的普遍所知惊诧著。“你们知道白色恐怖吗?”“知道戒严的意义吗?”当小苏渐渐摸透我们背景知识多寡后,苦笑的告诉我们,有很多来参观的台湾人不晓得林宅血案;或者当他口干舌燥讲解完白色恐怖历史后,只得到一句“你是民进党的吧”让人沮丧的回应。
讨厌人们总把自己对于一段历史的无知归咎于“历史课本没有写”“上课没有教”(就像高中教务主任把学生的民智未启怪罪给宝可梦、我放弃梦想是因为台湾升学制度僵化),好像一切不如愿都是大时代的狠心,你我能做的只有无奈而已。不是这样的啊!
和小苏道别后,我们绕到山庄旁边的新生训导处参观。新生训导处是绿岛管理初期政治受难者的地方,比起绿洲山庄监狱的戒备森严,训导处有种劳改营的味道。新生(绿岛居民当时如此称呼政治受难者)在营区内种菜做工、到海边抓鱼捡贝,定期上思想教育,且因政治受难者不少为知识份子,新生还是当地孩子的家庭教师。
新生训导处如今留下其中一间中队作为展示馆,展示相关的物件和人物蜡像,其他建筑则只剩三两面石墙独自伫立。适逢正中午,烈日毫不留情的散落园区,经过几十年的曝晒,而当时政治受难者埋藏在地里的愁,早已蒸发了哀怨,化成一阵阵自由的海风。
吃过午饭后,仿佛被什么牵引的又回到园区走了一遍。傍晚坐在灯塔旁,望着下头情人湖里戏水的人们,远处海洋深蓝著没有说话,突然觉得这座小岛不太一样了。忘记在哪里听过,它说,其实那段历史、那样的生活离我们并不远,不论时空或现状都是。
如果小琉球是一个闪亮的模范宝宝,绿岛就是用商业观光的粗犷自暴自弃,需要细心呵护引领、充满故事的转学生。
绿岛掰掰,祝你一切都好,我们下次再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