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丽星邮轮旅行日志

楼主: pitasi (Infinite Journey)   2016-07-31 22:45:42
※ [本文转录自 Ind-travel 看板 #1NdWyGoh ]
作者: pitasi (Infinite Journey) 看板: Ind-travel
标题: [游记] 丽星邮轮旅行日志
时间: Sun Jul 31 22:45:28 2016
丽星邮轮旅行日志
网志版:http://pitasi.pixnet.net/blog/post/218874499
城市蜗居 - 香港
香港地稠人密,居住环境狭小,在土地有限使用情况下,居民的居住只能往
“上”发展。对于香港的初印象,大楼林立名列第一位。一幢幢高耸、直入
天际的高楼拔地而起,比邻而居的大楼们,一栋比一栋高,一栋比一栋造型
独特,对于香港的建筑群林立,感到时髦、新颖,却也参杂压迫。当地居民
多一家子人住在小坪数高房价的高楼大厦中,当地朋友说:“每逢假日,一
家子人宁愿去公园晒太阳也不愿留在家中,那种压迫感,你们懂吗?”
在香港短暂停留几日,看着密密麻麻、正正方方的小格子,想着友人口中的
压迫感,我想我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幻航程 - 香港维多利亚港
从尖沙咀地铁站出站后,迎面而来温暖的风,随即闻到海的味道,舔舔嘴唇
,感到一丝咸度,想起,啊,维多利亚港到了,快步走向港边,想看看久违
的景色是否一如往昔,最先看见的不是远方的高楼,而是停泊在港边那白色
庞然大物,定眼一看,是丽星邮轮!
丽星邮轮的停靠,吸引维港边所有人的目光,拿起相机使劲儿拍照,像是要
把它牢牢记在脑海里似。听见耳边有人说著:“好好哦,我也好想搭丽星邮
轮去玩啊!”
好想拍拍他们的肩膀,眨眨眼地跟他们说:“我明天要搭那艘船出航哦!”
“丽星邮轮”这四个字,乘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它是梦想、豪华、度假、昂
贵、休闲、娱乐、幸福的代名词,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旅行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聚光灯落在身上时,妳就是主角!- 丽星邮轮处女星号
舞者身穿紫色、黑色交织的舞衣现身在舞台上,背对着观众,夺目灯光随着
节奏流窜全场,以柔美的姿态步下舞台,随后攀上两条细长的缎带,在空中
展现力道美学、技巧、柔软度等高难度动作,每一旋身都是功夫。多次为舞
者捏把冷汗,但她的容颜依旧绽放笑靥,爱她的优雅、从容与自信。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果然不假,享受众人的掌声背后,是多少
的坚持与努力。谢谢妳
今晚给我们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将消失的香港小吃 - 香港
香港是一座充满惊喜的城市。一直认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总是光鲜亮丽
、神采奕奕。这天友人说:“今天下雨了,天气不好,妳们上太平山也看不
到夜景。要不这样吧,我带妳们去吃小吃!这些小吃店没有观光客,而且店
家越来越少了。”
下了叮叮车后,跟着友人的脚步枴入一处市场。这好像是另一个天地,眼前
是各家商家,这家卖鸡蛋仔,那家卖粥品,好像回到50年前的香港般,非常
有韵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诚勿扰! - 中国三亚
还记得秦奋与梁笑笑在“非诚勿扰”中的试婚岁月吗?
这日到三亚,第一件事情不是到亚龙湾泡海水,而是直奔非诚勿扰电影拍摄
地-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想要一睹舒淇走过的吊桥、鸟巢酒店。
几乎是因为电影才知晓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虽时11月天,三亚气候四
季如夏,这日气温更是飙高到33度,相当炎热,不过朝圣的人潮远比想像中
多,我们也是慕名而来的一员。
翠绿的山峦制高点,可见到远方海湾的深蓝、浅蓝海水,还有群聚有着红屋
顶的房子们。吊桥划过满山绿野,脚下是不见底的树冠,远方的山林中,鸟
巢藏身其中,就像是倦鸟的窝一般,处于静谧、犹如绿野仙踪的环境中,等
著笑笑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斗笠下的太阳眼镜 - 中国三亚
三亚,这里有着热带度假岛屿的悠闲感,处处是阳光,因此有“东方夏威夷
”之称。观光业为岛上主要经济来源,各国游客搭乘飞机、船只到此地游玩
,走在三亚街头,它不若是座“城市”,以“热带岛屿”称之甚为贴切。
一下观光巴士,小贩们群群围上,兜售手中的珍珠项链、墨镜、泳衣、水果
、溜溜鞋等,游客们带着微笑挥手拒绝,等到所有游客都离开之后,小贩们
就散去,等到下一批的游客到来再次聚集并贩售商品。
我们从森林公园风尘仆仆赶回集合地点时,远远地,看到一位老伯戴着斗笠
,头垂得极低,前方有个贩卖太阳眼镜的商品盒,但他却是累得不顾一切坐
在台阶上睡着了!看到这画面有点于心不忍,也见到各行各业挣钱的辛苦之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墙边的三轮车师傅 - 越南会安古城
越南的会安古城距离中部第六大城蚬港约30公里,西元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区域皆是中国城镇,这座古城几乎被淡黄
色的墙围绕着。也因是著名观光景点,各国游客络绎不绝,因此三轮人力车
的生意非常鼎盛,英文较好的小哥载着游客穿梭在古城中,一边讲解历史与
特色,好不快活。
正当所有小哥们都奋力吆喝揽客,瞥见转角这位舒舒服服坐在自家车上悠闲
看着报纸的司机大哥,让我会心一笑,想着,“偷得浮生半日闲”大概就是
这模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与粉红色的角力战 - 越南岘港
蚬港大教堂建于1923年,为了当时在蚬港的法国人而建,如今已是蚬港大型
的天主教教堂。马卡龙般的粉红色建筑非常高大、精美,是值得细细留心法
国殖民时期的老教堂。准备离开之时,走到拱门旁边,看着地板上的长柱夕
阳斜影,再次抬头时,看到蓝色的方格物体,连忙退到远方,才发现旁边是
一栋蓝色到现代建筑。
蓝色与粉红色建筑雄据一方,形成这古今交错的有趣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剃头 - 越南会安古城
白绿色的墙已斑落,木板墙上挂著一台老式电风扇与多幅越南画作,当然也
不乏几张性感海报。桌面上摆放的瓶瓶罐罐几乎已占据整张桌子,连后头的
镜子也只剩下一点空间,不过没人在乎。大热天里,剃头师傅打着赤膊,仔
细、专注为顾客理发,似乎没有察觉他已入镜头。
会安古城中的一切都仿佛时光倒流,人力三轮车、复古理发店、小吃店等等
,宛如回到百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贸市场中的美食 - 越南会安古城
一走进会安古城中的农贸市场,瞬间成为所有商家力揽的顾客,因为时间紧
迫,带着腼腆与尴尬的笑拒绝他们。这里有点暗,耳边听到不断的盘、碗、
筷碰撞声,听起来轻铃铃的,接着闻到许多香味,总觉得有清汤、香菜、卤
肉味等。农贸市场的店家都是口味在地、价钱公道的摊商们,大多是本地人
在此用餐、购买物品,也有少众有着好奇心的外国游客对于当地美食跃跃欲
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包小贩 - 越南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的邮局是热门观光景点,在广场前方,看到许多游客围着、看着,
好奇心驱使凑上前瞧瞧,原来是位街头小贩:头顶铁盘,上头堆放一层又一
层的面包。远看就像是一个行动金字塔。见到游客向他购买面包,缓缓蹲下
,拿出塑胶袋,小心翼翼装了面包递给客人,购买者想要协助帮忙将铁盘放
到小贩头上,却发现重量超过能力所及而放弃,而小贩因熟能生巧,一使劲
儿就往头上放。带着喜感的肢体语言继续在西贡街头兜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墨的祝福 - 越南胡志明市
鲜黄色的法式建筑,顶上摇曳著越南国旗,让胡志明市的街头显得风情万种
、中西兼具。法国殖民时期的第一座邮局在1892年正式启用,空旷的大厅富
丽无比,半圆拱形的尽头是胡志明先生的大型肖像,此邮局除了邮务外,尚
有钱币兑换、纪念品购买等,墙壁上挂有旧式越南地图,下方设有特色电话
亭,也是旅人们争相取景拍照的地方。来到百年历史邮局,别忘了为挂念的
人,写张明信片寄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托车大军 - 越南胡志明市
越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非机车莫属,因此上班族、学生都是人人骑机车穿梭
在大街小巷,据说光是胡志明市,机车就高达700万辆!
机车发达的城市,耳边满是引擎声,嗅觉上是废气味,也因红绿灯短少,只
见机车横冲直撞一路与汽车争道,甚至是骑上人行道,一路上的喇吧声不断
,就在所有感官都感到震惊之下,见到马路边卖水果的小贩、汽车、机车,
还有车道中推著小摊车,载着满是水果与干货,让我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吃不用钱! - 越南胡志明市
缺什么,走一趟槟城市场就没错!
槟城市场是胡志明市最大的贸易市场,从包包、衣服、咖啡、杂货、杂粮等
应有尽有,逛著大多是外国游客。也因为外国游客的购买需求,摊贩大多会
说越南语、中文、英文等,空气中夹杂闷热的空气与各国语言交谈声。
几年前曾造访过北越,对于越南带壳腰果留下很好的印象,果粒大而饱满,
因营养价值极高,成为带回国的最佳伴手礼。在越南停留的最后一天,逛过
一家又一家干果店,不断试吃试吃,最后把身上所有越南盾都花光,带着满
载而归的心情前往下一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园野餐趣 - 新加坡
新加坡植物园占地广大,更是当地人假日喜爱造访的地点,他们在植物园中
野餐、慢跑、摄影、拍婚纱照等等,让它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值。
因为主修是园艺,步入新加坡植物园只能以“赞叹”来形容,园区内的物种
多元、完整,整体设计时尚且具新意,养护非常好,成为我们园艺人的户外
教室。
沿着步道散步到湖边,见到一家人铺着餐布,悠闲地在湖边野餐,说说笑笑
,倚著湖边的绿树,享受天伦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印度区的日常 - 新加坡
小印度区大概是全新加坡最具异国风情的区域了。步出地铁站,迎面而来有
股香料的芳香,循着无形香料的追寻,展开在此区的冒险。走过一家又一家
黄金店面、印度杂货店、鲜花摊、纱丽店、水果摊、美发店等,我们逛著的
,正是小印度区的日常生活。这摊高挂头顶上的香蕉串,印度妈妈正请店员
帮忙选个品质好的串蕉,这斑斓的色彩就是我心中小印度区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级树 - 新家坡
滨海花园是新加坡的新地标,在2012年曾赢得世界最佳建筑奖(Winner of
World Building of the Year
2012 )内有2个温室、18颗超级树、各国花园设计等。
若说超级树是“未来森林”真不为过。远看只见紫色的花枝条延伸,但靠近
它抬头看时,却发现树干上是满满的热带开花植物、蕨类等,此时,超级树
在我心中是一棵真正、会呼吸的树。
这座未来森林在夜晚时,打上璀璨夺目的灯光,搭配每晚的灯光、音乐表演
,宛如在童话世界中,此时,人人都是指尖有魔法的魔术师,让超级树有着
点点星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契的一条直线 - 新加坡
地铁出口呈现T字型,每逢进、出站都是人潮拥挤,一进一出,总有个方向前
进。看见有人用力上前拥抱从地铁站走出来的朋友,也有人送别进站的朋友
们而泪眼婆娑、依依不舍......更多的是在旁边站着、等著,他们不约而同
很有默契的成为一条直线,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埋首于手机!我匆忙从一角
要进地铁站,看到这条线的排列实在是太有趣了,停下脚步反复取景拍照,
在我逗留的时间里,这些人,没有人抬起头来看看周遭、看看我在做什么,
只是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浸在诗歌中 - 新家坡
已经记不清楚,到底有多久没有进到教堂中了?应该有10年了吧?
圣安德烈教堂建于1956年,外观象牙白的新哥德式建筑矗立在新加坡街头,
非常醒目。正逢星期日,赶上了教会时间,在诗歌的吟唱间悄然坐在祷告位
上,不时抬头细看教堂内部陈设,有着洗礼盆、19世纪从英国运来的管风琴
、有着金色飞鹰的读经台等。虽然我并无宗教信仰,但诗歌带给我的感受是
平和与宁静,望着前方静心阅读诗歌的教友,也感心如止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回新加坡司令发源地 - 新家坡
开业于1887年的莱佛士酒店,以莱佛士爵士的命字命名,是新加坡历史悠久
的酒店。1910至1915年间由华裔酒保严崇文Ngiam Tong
Boon以琴汤尼改良调酒,因而诞生“新加坡司令”,不过原创的酒谱已消失
,现今在莱佛士酒店喝到的新加坡司令是老酒保依照记忆还原。
Long Bar外满是排队人潮,人人想到此一尝新加坡司令。Long
Bar的装潢非常经典、复古,长长的吧台已坐满,桌上悬挂、立着绿色灯罩的
灯座,木质天花板、楼梯、木柜,眼前的一切仿佛停在1915年,那个最美好
的年代。啜饮著橘红色带有微酸、微甜与酒精味的新加坡司令,我想,我的
美好年代就在此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婀娜多姿印尼舞 - 印尼
几乎是跟着人群的方向往甲板外跑。迎来雅加达的阳光,看到码头边有着印
尼的传统舞蹈迎宾舞,所有乘客不约而同站在外头欣赏。数了数,有穿着四
种印尼传统舞蹈舞衣的舞者们,还有几尊较大,看起来像是印尼版三太子的
大头像,他们跟着现场演奏的音乐起舞,身段婀娜多姿,脸上带有甜美笑容
,如同今日和煦的阳光般让人心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军 - 印尼雅加达
印尼的纷乱交通,可能跟越南有得比拼。砂石车、汽车、机车相行在马路上
,谁也不让谁,在一旁观看,深觉在印尼连要过马路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在
一转弯处,瞥见有多位穿着亮红色上衣的骑士们,高举著三面红旗,详问之
下才知这是示威抗议的群众,这画面却是雅加达街头中最和谐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巴马的母校 - 印尼雅加达
巴拉克.欧巴马(Barack Obama)在2009年以非裔身份当选为美国总统那一刻
起,成为媒体宠儿,也让他的成长背景成为焦点,众人无一不想知道一位非
裔乡间孩子,如何走进白宫。
欧巴马的生父是肯尼亚人,母亲是美国白人,父母离异后,母亲再婚一位印尼
人,因此欧巴马童年岁月有一段时间在印尼度过。
SDN MENTENG 01 JAKARTA门口有以童年欧巴马为雕像立在门口,这所学校至
今仍在运作,游客仅能在门口止步,凭靠自己想像小欧巴马的印尼校园生活

古董街淘宝 - 印尼雅加达
一踏进古董街开始,每家店的主人无一不使出全力想要招揽顾客上门。环顾
几摊古董街商品,发现所贩售的商品大同小异,多是:水晶吊灯、复古电风
扇、槟榔剪子、印尼脸谱木雕饰、仿古瓷盘、少数民族风铃、印尼木偶、童
玩等物品,商品项目多到令人眼花撩乱。友人说:“古董街的商品真假难辨
,要买东西还是需要杀价。”语毕,见到两位西方游客正在店里,为心仪的
商品讨价还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祈祷 - 印尼雅加达
清真寺的宣礼在空中飘散著。
印尼有高达90%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男士大多戴上白色小圆帽,女士则围上
各色面纱,看起来既神秘又优雅。
带着崇敬的心情进入雅加达境内最大的伊斯蒂克拉尔清真寺(Masjid
Istiqlal),见到不分男女皆洗涤手、脸、脚,衣履革新进入礼拜殿。由长
老带领,穆斯林排成一列,跪拜伏首于地,双手、额头碰地,礼和拜唯一的
真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孩与清真寺 - 印尼雅加达
伊斯蒂克拉尔清真寺始建于西元1961年,历时17年完工,完工于1978年。
清真寺在回教国家具有多功能的集会场所,像是做礼拜、聚会、讨论等等,
小至社区,大致国家,清真寺的存在,有着凝聚民心的作用。
初见伊斯蒂克拉尔清真寺,它的外观不像典型清真寺,看着较像是议会厅或
图书馆,直到见到圆顶上的星星、月亮符号,才确认它的身份。女孩走在伊
斯蒂克拉尔清真寺中,其身形比例更显得清真寺的浩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魔术 - 印尼雅加达
Fatahillah Museum是1710年荷兰殖民时期的哥德式建筑,过去作为市政厅、
省长办公室,现已转型成为博物馆。
Fatahillah广场上有一股很亲切、轻松的氛围,更有多位街头艺人在此献技
。其中有位头戴皇冠、身着印尼传统服饰并凌空盘坐的男子吸引所有人的目
光,大家围观并窃窃私语讨论著:“这到底是怎么办到的?”男子不动声色
,一派自若地接受众人的目光,将谜题留给大家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魅惑天空 - 丽星邮轮处女星号
还记得中岛美嘉有首歌“Glamorous Sky”,把收集来的星辰装饰在这个胸口
上,联系我们的梦想,我们舞著......
今个儿起个早,想一睹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的风采。一上甲板,只见漆黑一片
,随着时间的流转,海上起了悄悄、缓慢的变化。蓝黑色的海平面渐渐转为
粉红色,云彩带丝紫红色渐层。当众人都在抢拍火山画面时,我却陶醉在这
片旭日中。在海中央见到粉红色的海平面,心底被这片海洋给疗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航 - 澳洲杰拉尔顿
持续在公海航行三天,因破浪前进,几乎没有一刻是平稳,带着摇晃与晕眩
,终于抵达澳洲第一座城市:杰拉尔顿(Geraldton)。或许是因为受够在东
南亚饱受欺骗,加上久违的陆地,踏上澳洲杰拉尔顿的心情,简直可用欣喜
来形容,风光明媚、阳光满照,让我们一扫在东南亚的阴霾感,雀跃地准备
在澳洲大冒险。
杰拉尔顿是个小巧、明亮的城市,规模不大,却让我们享受微风、海浪声。
回程时,在码头边看见居民搭乘小艇返回码头,正在吃力的推动小艇,想要
连接到卡车后面,初见这一幕,直觉跳出“好奢侈的生活”,转了一个念头
,这才是澳洲人的日常生活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路的尽头 - 澳洲杰拉尔顿
路的尽头,不知是什么模样?
这片红色无垠的马路,汽车在奔驰著,望着远方的矮山、荒慢的枯黄杂草,
有一股沧桑感。拜访在公路边的Leaning
Trees,赤桉树在空旷、风强劲的吹,形成造型独特、蔓延在地上的巨树。惊
讶于赤桉的生命力,在这片漫沙中,旅人匆匆往尽头进进,赤桉,只是你、
我,在这条无尽的路上的过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斯的星期日 - 澳洲伯斯
绿树成荫,虽见阳光,却还是带点凉意,孩子们嘻笑声取代了那点微凉。
公园中,最先看见的是显眼的摩天轮,转动的是一种纯真的代表。公园中见
到孩子们翻转着身子,像是在练习体操,一旁也有跳着弹跳床,咚咚咚,跳
上跳下,笑脸灿烂到可把阳光扯下。澳洲人随性在草地上躺着阅读书本抑或
与家人朋友谈天等。移居澳洲多年的友人说:“妳现在看到的,就是澳洲人
的星期日。”随后,我们入境随俗,钻进摩天轮中,享受澳洲人的快乐星期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角巷的夏日圣诞节 - 澳洲伯斯
从澳洲的国旗上,不难看出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影子,澳洲许多地方都还有着
日不落国的痕迹。西澳伯斯有一条伦敦阁London
Court,飘散著浓浓的英伦味。1930年代完工的伦敦阁,犹如哈利波特中的斜
角巷。隔绝外头的高楼大厦,穿过仿伦敦大笨钟的钟楼,两边皆是复古、优
雅的英式建筑,时逢圣诞节,高挂圣诞花圈,更显得过节的气息。走一趟伦
敦阁,感受独有的夏日圣诞节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丽星邮轮旅行记事:
http://pitasi.pixnet.net/blog/category/301920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