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四五】姬路城-好古园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3-21 12:18:14
~※ 姬路城-好古园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89776258
“姬路城”的身姿幻美,颇令人流连,我于外园盘桓了好一阵,才终于甘心
背向而离。城区的出口设了纪念品贩售处,多彩糕点叠陈、撩目艺品罗列,大部
分都纹缀上此城的吉祥物娃娃,它圆滚滚似个净白馒头,额饰樱簪、顶着天守阁
冠,模样很讨人喜欢。我自也抵受不住它的挤眉弄眼,选了个吊饰,将其笑颜打
包回家。
而虽说已行出城区,旁边其实还有座筑于近代的“好古园”值得探访,当初
是在调查午餐着落时发现它的存在,点了网页一瞧也觉其布局清雅,况且只要在
购买“姬路城”千元门票时多付四十便可一游,相当实惠。故对日式庭园极为醉
心的我,自然在入城之刻便已买下套票了。
在城外找到了园区,由外门辟筑的边径一路前行,不旋踵,我看到一条主道
携著长墙横向将庭园南北切分。而当依著指引、穿过“屋敷门”,便行入占据北
侧大半区域的“御屋敷之庭”。此庭林树蓊郁,当中有名为“活水轩”的灰瓦矮
屋隐立,走进一望,里面游客吵杂歇聊,看来应就是我原本打算解决午餐之处。
虽早有被海削一笔的心理准备,但在厅外观察须臾,价格不亲民就罢了,展
品菜色似也都不对口味,而且又有种已过用餐时段的气氛,结果不知是哪个任性
还是别扭的因子发作,我居然就这样不顾肚腹的抗议,放弃入厅详究,转头往园
内继续行去了。
屋里虽因人群聚留显得扰嚷,但外处的景致倒是清幽,砌石自林间参差叠降
,引落涓溪坠流为层帘。溪水欢歌宛转,在几个曲节之后散阔为广池,池内岛岩
松枝昂立探首,边侧丘林水瀑沁然披垂,隐隐地,还有“西之丸”的城垣于树梢
透显,勾画墙阁之瓦簷。
依从锦鲤的悠然摆扭,我由长廊穿游过“潮音斋”,池景于此再生幻变,短
桥以微弧之形挑越,串起两岸的缀樱艳彩,樱景虽非铺天盖地的繁盛,但在整片
映目的青碧中,却自成凝聚视线之焦点。
踏着桥石,望着静池映翠,曲径在游转中引我走入隔邻的“苗之庭”。此庭
看来是各样植栽的培育地,木架纵横圈出园圃,当中簇生著秀碧叶芽,尽管简略
日文字牌与我隔阂,难以勾勒壮生后的姿态,但倒不由自主期待起这些棚下盆间
的生命,祈愿它们在移入主园后,也能绽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华。
再往西走,与“御屋敷之庭”相接的还有“茶之庭”,是以“双树庵”为中
心的小院。舍得花费的有闲人能优雅憩坐于雅室,轻捻碟里精致的和果子,将其
甘甜徐缓送尝入口,再以抹茶温香为眼前院景薰上一抹余韵。但紧守荷包与时间
的我能做的,也仅是偷盗似地轻踩径石,绕过屋角,瞥了几眼苔庭里的散石昂树
,然后又蹑足而出。
逛完了北院,我转入南区的“流水平庭”,顾名思义地,此庭以曲绕流水串
缀,能见石灯笼伴着矮岩散点成景。朴褐“流翠亭”于一方巧立,而由簷下望出
的,是枝垂樱的粉柔娇态,其垂坠于枝梢的樱朵丰盈,轻悄地任雨露亮泽、随徐
风飘逸。如此环望着,突然我又念起“姬路城”的花雪连绵了,毕竟那揉杂冬之
色与春之妍的幻美让人无法忘怀,彷似一场烙印至骨的深恋,即便事过境迁,但
转首间片爪残鳞的偶然瞥现,依旧勾起难以遏抑的悸动。
溪水涓流,在不着痕迹的转换下,引入“夏木之庭”的园景,几座棚架搭越
而过,几株秃木扭折依缠,虽看似无华,却是在酝酿之后的绚美,当节气见暖,
便将绽扬出碧嫩叶芽,以浪漫的艳紫藤帘摆舞,引著游人怔目凝望。
续往前,景色又悄然更迭,由“松之庭”替上群松的卓然身姿。在川池拐绕
的院落里,苍枝无视四季的更迭,或似矍铄老者拄杖傲立,或如飒爽汉子擎矛穿
云。纵使绵雨渐疾,击乱了池间水色,也阴郁不了倒映的园里清朗。
不过当步径一转,伴随几朵艳花探首,“花之庭”的群芳争妍渐化入视界。
径旁的解说木牌词文扬洒,点明此处花种有着历史典故,但只辨得出汉字几许的
我,仅能藉那些人名胡妄解读了。庭院正中,“花笠亭”孤立,质朴的结构彷似
不愿分去游人目光,欲将辉华留予园间花颜。而在这雨落不歇的午后,也的确是
个舒泰歇脚地,当憩坐静望,几簇斑紫间碎雪点洒,再一转眸,嫣红瓣蕾在碧丛
舒展身姿,忍不住想着若春光再甚,应更是片华炫之景吧。
行出墙篱,我走入隔着间道的最末一区,这儿是“筑山池泉之庭”,有“临
泉亭”于池畔递足而濯,其顶以茅葺工法搭筑,蓬厚的草簷将水色添上乡间逸趣
。举目四望,此庭池泉勾回,几块散石在颈狭处聚为过径让人点踏穿游,而庭中
的山景,取的或许是亭簷的岭脊,亦可能为矮松修剪出的峰棱,只能说解读在各
自领略了。
稍往南,纤密的韧竹环围出“竹之庭”,“闻竹亭”以多角簷伞居中扬展,
步径绕林而旋,循之缓步行走,能见幽碧之色掩映。偶尔一阵风袭,带起竹身微
微倾摆,拂动长叶沙沙轻响,感受的,又是另一份徐凉快意。
这样将“好古园”逆时针绕行一周后,我又回到最早踏入的门道,抬眼所见
,是“姬路城”略现的墙垣一抹。不禁揣想,若能有栋砌高的望台或塔窗,在那
儿现显的画景,或许就有天守阁匀称飞展的白鹭翼影吧。然纵使千里相逢,亦终
须一别,再怎样不舍“姬路城”姿影,也得将其留于身后。于是我转过头,再望
了庭园丽色一眼,隔着长墙,与踞于丘顶的阁城挥手说了声再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