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二五】二年阪、三年阪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2-19 11:45:42
~※ 二年阪、三年阪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9042906
从“清水寺”转了出来,我又回到清晨行经的“三年阪”,这条阶径其实也
称作“产宁阪”,因产妇可借此通抵“清水寺”内的“子安塔”,在那儿求得顺
产、母子均安。但“三年阪”这唸来相似的名称也有各样来由,一说是因其辟于
九世纪初的“大同三年”,另一就很偏乡野传奇,称若在此跌倒会有厄运附身,
倒楣三年、折寿三年、三年必死之类的说法甚嚣尘上、以讹传讹,这谣言的始作
俑者应该在灵界笑疯了。
这条长阶在过了“八阪通”岔路后成了“二年阪”,依同样逻辑,应就是修
筑于“大同二年”吧,但为何又称“二宁阪”?就没看到什么奇谈帮它添增趣味
了。不过“清水寺”都已游人涌聚,此时还想复见晨初那静谧的清幽街景,就是
种奢望,石板路上观光客来去走晃,连艺伎也停伫于石灯笼旁,任游人留摄其花
树下身影。自然亦有旅游团挥旗招嚷、勉力想聚起被沿路商品勾走的四散团员。
然换个角度想,陆续推敞的店门、渐次摆出的摊桌、放眼所见的琳瑯商品,皆也
是种欢快街景,勾着人踩动精神步伐一家一家探去。
不知为何,或许是追求完美的民族性使然,日本商品光包装便现著质感,不
一定是多彩的炫目,有时几笔淡雅的点抹,就让产品有了韵味。我先是被各样的
试吃茶点勾了过去,诸多店家都端呈著名为“生八桥”的和果子,像是馄饨皮对
折为三角,内里包著各样口味的馅料。但试了几家,很诡异地,就算是标示抹茶
馅,外皮还是透着我不太喜爱的肉桂味。
还好遇上一家没这么处理,同时盒上还书写另附抹茶粉一包,贴心让我恣意
满足味蕾。但才拎了一盒起,老板娘又继续连绵攻势,不同烘焙手法的饼干轮番
上阵,抹茶或封藏于馅料、或张扬在饼皮,一种接一种打得我溃不成军、失了方
寸。好在于此存亡之际有别的来客援击分了她心,让我得以理出思绪决定了一种
后飞速逃离,不然荷包银财就要缴库大半了。
可是一路上商店罗列,这关过了还有别种试炼,万恶的艺文纪念品摆着各样
耀目姿态跟我招手。这种买了不知能作啥、搁著又觉占位子的物事,每年都以眩
惑造型勾着我从世界各地采购回家。这回到京都,御守之类的由于多半不怎么花
俏,勉强还有定力,算了算只在“北野天满宫”、“金阁寺”、“银阁寺”选了
觉得趣致的。
但雕镂精微的书签却很难让我移目,在“东寺”、“银阁寺”已买了金银各
一枚,前者塔炫樱华、后者阁辉砂耀,然见着一整挂板不同景点、不同主题的又
让我失心疯了。费了好大的劝说功夫,才逼自己把手边不由自主取下的放回一些
,仅留了称要与银阁凑对的“金阁寺”,跟穿着花灿和服的“源氏物语”作者“
紫式部”。
可是这还未了,店里另有许多和纸商品,以不同风雅色彩让我进了迷境。结
果最后是挑了以艺伎背影结合景点的文香,在朦胧淡彩中艺伎翩然行游,留下点
簇繁复纹花,很对我的喜好。但一出店才省觉,买了这些薰香类的能作啥?前几
日于“醍醐寺”已选了粽子模样香包,还有因年老失忆、忘了是在哪个寺社购得
的粉艳香包娃娃,难道要在夏夜高挂窗台、薰杀恼人蚊军?
然而尽管一路不断手滑破财,背包塞了战利品无数,却还没找到真正想看的
“小地藏娃娃”。会被这样勾起欲望是缘自几篇网络游记,当中提到在“二、三
年阪”的路上会看到岔巷,巷内有许多小地藏菩萨歪头闭眼合十,极度慈祥可爱
,相当疗愈。但奇的是,都快走到路尾了,却没见踪迹,难道会眼残若是?
在狐疑中左探右看的当口,我望见一家门面低调商店,没有客人访观,只有
略显凌乱的木石雕刻品散置。本我也要在无意识中晃过,岂料却瞥见门外矮几放
了一整盘小地藏娃娃,那童趣的模样瞬间击电,几乎要让我兴奋叫嚷出来。于是
我立刻蹲在几旁挑选,花了好长时间端详比对,最终在那些眉目稍异、姿态略微
不同的石偶中,找了与自己最投缘的,然后兴高采烈请老板帮我打包。
可是虽阴错阳差领养了小地藏,但依旧没遇上网络所说列满雕塑的巷口,而
“二年阪”已走到末尾,接入“宁宁之道”。“宁宁”这奇妙的路名来自“丰臣
秀吉”妻子,她出家后的法号是“高台院”,而此径东侧座落着“高台寺”,可
说这附近的建物都与这女士的故事凝融一起。
我绕去寺外先望了几眼,不过由于傍晚还会来赏夜樱,便也没多费心神端看
。不过寺前广场的边角有块小公园,倒让我花了点时间闲步,毕竟粉樱将其缀得
秀美,连新嫁娘都穿着白无垢在花间缓行,留印生命中最值纪念的一刻。
来京都的首日,我曾在“祇园”拜访过“茶寮都路里”,但短暂的一夜相聚
自无法满足我对茶点的无穷饥渴,既知“高台寺”附近还有另家分店,又怎会轻
易与它错身?而当从公园转出,果让我发觉其隐于附近低调院舍内。看看手表,
差五分便是十点的开店时间,但不知是否游人都被“清水寺”引去,没见着排队
等候人众。于是我轻松在院内闲晃,抬望敬奉“大黑天”的神社唐破风瓦簷,很
快便被迎进空寂店内当贵客了。
之前吃的是特选抹茶圣代,但焙茶也与我有另份难解之缘,就像平日饮茶虽
喜着绿茶的轻柔萦香,然乌龙茶的醇厚深刻却更让我回味无穷,因此不再尝份焙
茶圣代怎对得起自己?故而我很不健康地拿它当早餐,交替含着焙茶冰淇淋与茶
冻,让那浓烈的浊重茶香冲击味蕾,迷醉到都忘记拍照,私心觉得若上面那旋抹
茶奶油能换成焙茶霜淇淋就更完美了。
一面用长匙挖舀,一面其实仍记挂着地藏菩萨小巷,难道这儿也有九又四分
之三月台,得用力往墙边撞去,才能进入那异空间?我破例开启了昂贵的漫游网
路,但比对几篇前人记述后依旧不得要领,最后只好鼓起勇气跟店员询问,死马
当活马医。然原本我以为这该是知名景点,但她们互相低语讨论后却仍一脸狐疑
,甚至还找了别处图片跟我确认,难道这条灵异巷弄只有台湾人有缘得见?
不过日本店员煞是热心,只见她们转入厨房锲而不舍寻找高人,许久后喜孜
孜拿了张精美淡彩地图、自信在上面圈划起来。我盯着圈点处,果真是在“二年
阪”那区段,虽印证了我本来的理解,但更令我迷惑了。
真挚道了谢后,我行出店门,茶房所处的空间微妙,因位于坡处,庭院底下
除了厕所还有被半埋的低调商店,好奇往深处探去,沿途景致倒也意外地清幽,
参差竹篱间碎石路蜿蜒,碧绿灌木中枯褐枝高探,我突然意会起,这应就是地图
上的“宁宁小路”吧。
路径在后段转个弯,接入亦是很多游人推荐的“石屏小路”。这条静巷宽了
些,石墙圈起清雅院落,木色町屋双层叠列,虽与主街仅咫尺之遥,却彷若被划
下结界,挡去游客闹语杂影,幽寂得让人缓下脚步闲望,融入属于旧时代的古趣

游看中,小路折绕了一圈接回“宁宁之道”,我本应左转往下午目标“知恩
院”行走,但大概心有所憾,竟又莫名想起了地藏小菩萨。看看手表,时间还颇
有余裕,于是起了念不死心往原途返找。然很令人丧气地,尽管将那区所有岔巷
都仔细走了一遍,依旧枉然。
我站在最有可能的巷口呆望,里面是宫崎骏商品贩售店,龙猫于车牌旁咧嘴
接迎,系列作品幻化而成的园艺瓶罐缤纷撩目。这当口我也只能自己推想,或许
地藏雕塑只是短期地景装置艺术,而随着物换星移,菩萨在这儿任务已终,便各
自往他处渡化有缘人了。也许,当我行往下间院舍,抑或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自
能与其中一位相遇。届时我们将勾起嘴角,以笑颜对望,让刹那的会心化灭灾劫
,解去人世苍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