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兰屿。野银部落和传统地下屋介绍

楼主: alexandria (夏雪)   2014-09-11 19:33:09
本文含大量图片,建议阅读网志版:0m
http://snowlin0722.pixnet.net/blog/post/189055744
2014。夏。兰屿游记
#野银部落
从东清部落往野银部落的路上,有一座视野极佳的凉亭(就在这个画面的左边),我们前几
次路过的时候,上头都有人,也就不好意思打扰,到第三天上午,那人还在亭子里,我们
终于忍不住过去,想与他共享这片风景,一靠近才发现原来这是私人凉亭(难怪每天都是
同个人),只得在一旁打几张照片过干瘾。
野银部落是兰屿六个部落中,保留最多传统地下屋的部落。而我住的马鞍藤民宿对面,就
是整片传统地下屋。
这张照片是从民宿二楼向山拍的,另一边则是可看日出的无敌海景。
#野银部落>地下屋导览
兰屿的传统地下屋由三个部分组成--凉亭、工作坊和主屋,凉亭和工作坊各在地面上的
左右两侧,中间的主屋则建在地面之下,由石阶围住以抵挡冬日的寒风。主屋上会有几颗
靠背石,象征家族生死状况,只有家中辈份最高的人能倚靠,其他晚辈客人则只能散坐在
草地中,大家去到兰屿千万不要乱靠喔。(也不能随意拍人,所以我在这边只能拍近景,
连凉亭和工作坊也没拍进)(不过有拍到后几户的)
传统地下屋的主屋构造分为外中内三层,最低的外层是招待朋友聚会聊天吃槟榔的地方,
拿掉门板即为半开放式空间,屋簷下挂著木刀等武器,如果钓到大鱼也会挂上鱼皮标本来
炫耀。为我们导览的小玲姐说,以前的人没有手机电话等通讯设备,如果千里迢迢来到朋
友家却扑了空,会在外层的槟榔盘留一抹槟榔渣,表示有人来过,主人回来看到槟榔渣,
就会向邻居询问有谁来过,算是另类的留声机。
主屋第二层是卧室兼厨房,一边设有贵重物品的收纳柜,一边是灶(好像有限东边),家人
并排睡在中间,上头挂满羊角及猪下颚骨。主屋的墙板大多被烟燻得焦黑,惟地板因长年
残留人体的油脂而发亮。
PS.上图是从第二层往第三层拍(所以画面中的第三层地板没发亮是正常),每层中间都有
木板隔开,中间挖几个空格让人钻过,空格的边长不超过100公分,体型较大的人恐怕会
有点辛苦。
主屋第三层是燻飞鱼的地方,同时用来储藏各种器具,房间中央有两片顶天立地的木板,
代表支撑全家的男人和女人。
地下屋的凉亭和猫咪,每天陪着老婆婆生活。(为尊重当地居民,没拍到老婆婆)
#野银部落>日出0m
在我们住的马鞍藤民宿附近,有一条通往海边的小径,可以欣赏日出美景。走过去不用五
分钟,沿路又有猪羊鸡狗等动物相陪,好不惬意。
还记得春末和老王规画兰屿行住宿地点的时候,我们俩有志一同地选了东边,一方面是因
为东边的部落较西边保留更多更完整的传统建筑文物,另一个原因则是--下午要从东边
去西边看夕阳很简单,但夜半要从西边跑到东边看日出很难!强力推荐大家去兰屿旅游要
选东边住喔!
野银部落的这片海边,不仅方便看日出,也适合踩水泡脚,再配瓶啤酒就是完美了。
#野银部落>通海小径0m
从海边走回野银部落的小径,就是这么悠闲。
通海小径上的山羊,日出的阳光刚好打在牠身上。
休息中的猪和鸡,其中有只小黑猪非常活泼,每次路过都跟前跟后。
#野银部落>马鞍藤民宿0m
马鞍藤民宿的招财猫--牛奶,时常坐在门口迎接客人。
马鞍藤民宿是一间规模不大的民宿,由新浪姊和几位小帮手经营,由于人手不多,因此加
值行程多半是转介给其他教练/解说员带领,我们此行顺利地参与了浮潜、夜观角鸮、地
下屋导览三项行程,而天池导览和风味餐则未能成行。
但这间民宿最大的优点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面对着整片野银部落地下屋,一面向着
东岸的海湾,前前后后都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物,视野极佳,宜于观赏日出和夜空。有一
天晚上我们在楼顶饮酒观星,举杯邀月,不亦乐乎。
#野银部落>烤肉摊
野银部落中有一间烤肉摊,每次经过都能闻到浓浓烤肉香,第三天傍晚我们禁不住香味扑
鼻,坐在这路边吃晚餐,前后结识了四组旅人(这摊子只有一组露天桌椅,大家都很随兴
地并桌),虽然大伙都来自不同地方,但在这个岛上很容易就打成一片。当天晚上我们去
夜观角鸮后,又回来与这群新朋友喝到十二点,是本次旅程中最难忘的一夜。
#野银部落>永兴农场夜观角鸮
在野银部落向南不远处,有一座永兴农场,生长许多当地特有的植物,同时也是夜观角鸮
的名胜,我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认识许多动植物,且非常幸运地看到传说中的角鸮。
兰屿角鸮又名琉球角鸮,是一种小型的猫头鹰,站在树头上左顾右盼的模样非常可爱,和
手工艺品店的木雕非常相似。我们在不开闪灯的情形下迅速地拍了几张照片便踏上归途,
希望没有打扰到这些角鸮们。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