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开平碉楼自行车田野行(下)

楼主: gimifa (鸡米花)   2014-09-06 14:49:04
※ [本文转录自 China_travel 看板 #1K2gubGe ]
作者: gimifa (鸡米花) 看板: China_travel
标题: [心得] 开平碉楼自行车田野行(下)
时间: Sat Sep 6 14:48:03 2014
图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6.html
结束了锦江里碉楼群的参访,我们顶着大太阳骑着自行车回到了赤崁。女旅伴和我们告别,
她要回深圳上班去,我们俩男的则要明天继续去田野碉楼自行车游。晚上我们去小镇的主干
道上吃煲仔饭,卖煲仔饭的是一家有点破旧的饭馆,不过生意兴荣,餐厅满满都是人,我
在想赤崁是不是越破旧的店,生意越好呢?依据我在赤崁的那几天观察,不管卖得东西是
什么,好像真的是越破旧的店,生意会越好,真是个奇妙的小镇。
煲仔饭有很多种口味能供选择,如黄鳝鱼、烧肉、鸭肉、腊味等,你想得到的粤式口味都
能够和煲仔饭一起做搭配。煲仔饭是用炭炉把砂锅内的米饭先煮熟,再把食材放入砂锅和
米饭一起慢慢闷熟,是一道需要花费时间制作的料理,而且赤崁这里依然很传统的用木材
在烧火,砂锅上锅时会有一种淡淡的木头香味,格外地特别新鲜,米饭吸饱食材汤汁的美
味,吃起来特别地入味,而且香味四溢。除了煲仔饭,赤崁街巷里还隐藏了几家高人气的
粤式糖水店都值得来光顾,我特别喜欢这里的西米露,一口一口地很顺滑,一下子就会把
它吃完,忍不住还会有想继续点下一碗的冲动。
隔天我们起个大早,吃完青旅老板推荐的高人气广东粥后,继续骑着自行车在田野间穿梭,
我们第一站是立园,从赤崁骑自行车至立园约30分钟。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于民国25年兴
建,园内是中国园林与西方建筑的兼容并蓄,有六栋别墅和一栋碉楼,其中以"泮立"和"
泮文"两座别墅最为大气,园主的铜像就立在"泮立"别墅的前头。别墅的色彩有别于开平
地区其他的建筑,采用蛋黄色为主体,而且园内的花园也最大限度地在维护,看起来是相
当地整齐干净,不会像很多开平的碉楼群目前都处于荒废状态,隐密在丛林树丛之间。
往自立村的路上,在远方就能看见偌大的灯塔碉楼建筑,那就是方氏灯塔。方氏灯塔是宅
群、强亚两村的方姓氏族于民国九年兴建,楼高五层,三楼以下是值班人员的食宿之地,
四楼以上则是眺望所用,是典型的更楼。灯塔建置在村外视野辽阔之地,配有探照灯和警
报器,用以通报匪情,保护村庄人民的性命财产。目前方氏灯塔已经隐身在草丛之中,只
能在外围看它整体的形状,不对外开放参观,有一条土路能够从一旁的公路走进去更贴近
它,不过灯塔附近都是方氏家族的墓地就是了,去的时候请小心不要打扰到人家安息。
自力村是男旅伴最想要来的一个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个《让子弹飞》的经典场景,黄二郎
从家中顶楼的穹窿阁亭拿着望眼镜一窥麻匪的场景就是在自力村所拍摄的。自力村由安和
里、合安里和永安里三个方姓的自然村组成,村内有9栋碉楼、6座别墅,大多建于20世纪
初,是当地出走的海外华侨为了回馈乡里,保护族人而兴建的。村内环境清幽,稻田、水
塘、荷花池、草地遍布,与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碉楼别墅相得应章,东方色彩的村落内却隐
藏着许许多多的西方特色建筑,感觉得到东西方文化醇厚的融合色彩。
黄四郎家就在铭石楼,楼顶的穹窿阁亭是铭石楼最大的特色,也是自力村少数开放给游客
参观内部的碉楼。铭石楼建于1925年,楼高六层,内部现在展示著当时主人方润家的生活
概况以及家具摆设,外观亦是雄伟壮观,是自力村最显眼的建筑物。来到铭石楼,小旅伴
当然要一饱他追电影的初衷,让自己重现黄二郎在自家楼顶亭阁一窥麻匪的经典场景,为
了帮他重现,可是花费了我一番工夫。自力村内另一个有名的碉楼是云幻楼,是楼主方文
闲于1921年所建造,云幻楼最大的看点是在楼顶"只谈风月"四大字的匾额,以及两侧的对
联:"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未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幻影昙花,身世
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这些文字凸显楼主超脱世俗,只求
风雅的特殊情趣。
自力村是我觉得在参观路线和规划做得最好的碉楼群,除了铭石楼和云幻楼开放给游客参
观内部,并且有详细的文字简介介绍楼主生前的生活情形,对于那些没开放的碉楼,自力
村也有录制纪录短片在游客中心循环拨放,推荐一定要来这花点时间看这部纪录片,这部
片有概括性的介绍每一座自力村的碉楼与别墅,让游客来这儿不是只有拍拍照,留作纪念
,去过一个地方,最重要是了解它的过往今来,不然就白费此行。纪录片不只有游客会看
,村民也在一旁一起观看,看到他们家或家人出现在影片中还会开心地微笑起来,是一个
相当纯朴的小村子。
五月底的开瓶酷暑难耐,十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居然停下两次找了杂货店喝几瓶冷饮再上
路,好不容易顶着艳阳终于到了三门里。三门里建于明朝年间,是赤崁的关姓氏族的分支
迁移过来所建立的小村子,村口有代表村子的大池塘和古榕树,村民悠闲地在榕树下打牌
或聊天,一副清幽的景象。我们往村子里头走,只为找寻开平最古老的碉楼-迎龙楼,迎
龙楼建于明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楼高3层,1、2层是明代的古老红砖砌成,3层
为青砖和水泥所修建而成。一眼望去,迎龙楼满是历史的沧桑感,斑驳的红砖与墙上的枪
孔,写满一段段守护家园免受侵袭的见证,如今从实体的守护转变为精神上的依托,虽然
现在已不再有盗匪,村民依然对其过去充满感谢。
观赏完迎龙楼,我们前往离三门里不远的加拿大村。加拿大村的由来很简单,因为村子内
出走海外的人都跑去加拿大,之后在加拿大发展有成,把钱拿回家乡盖碉楼和别墅回馈乡
里,开平附近除了有加拿大村,亦有美国村。加拿大村藏身在田野之中,必须骑着小路穿
梭在一大片稻田和树丛中才能勉强发现其踪迹,想要到加拿大村内部,还必须下来徒步穿
越过一大片的杂草堆才能找寻得到,完全只有徒步游和骑着自行车上山下海的我们才能找到
的私密景点。进到加拿大村感觉一片荒芜,村子里长满了杂草,感觉似乎已经许久没人居
住,在里头闲晃一阵子,就发现一群狗开始在对我们狂吠,原来管理员正在打盹,狗儿们
发现有外人进来,因此在狂吠,我们冒着被狗咬的风险在里头小心翼翼地参观。村子内有
五座别墅,一座碉楼,我最喜欢的是四豪楼,也是村子内唯一的碉楼,楼顶不同于一般碉
楼,而是特殊的罗马圆柱设计,更加方便地侦查匪情,隐身在田野间的四豪楼,活像个守
护塔城堡,保护着村子免受盗匪的攻击。
沿着草丛内的土路走出加拿大村,又不见村子的踪影,只留一栋四豪楼屹立不摇地伫立著
,告别了加拿大村,也是准备要和开平碉楼说再见的时刻。我很喜欢开平附近村子的氛围
,村民热心待人,醇厚朴实,尤其是赤崁小镇更是我的最爱,满腹历史沧桑的小镇,却隐
藏着如此多的惊奇能被挖掘,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找机会来拜访这侨乡的。离开开平,往中
国的最南端三亚前进,又是和旅伴说再见的时刻。旅行就是不断地遇到伙伴,又不断地和
伙伴说再见的概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