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台北 纪州庵文学森林~百年日式料理亭

楼主: paulyear (阿一)   2014-07-02 22:44:11
完整图文版:http://www.paulyear.com/blog/post/374797574
景点名称:纪州庵文学森林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同安街107号
夏天闷在家里无聊又热,还不如到外面走走逛逛,
其实光台北市就有许多地方好玩,随着古蹟保护的概念提升,
越来越多的老建筑重新活化,感谢爱日式建筑的格友KK介绍,
让阿一一发现隐藏城市中的庭园~纪州庵文学森林
从捷运古亭站2号出口往同安街方向,看到狭窄的小街道不用怀疑一直前进,
约十分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感,一栋美丽的日式建筑即出现在你眼前。
纪州庵建于日据时期1917年,至今已接近百年的历史,过去是由平松家族经营的料理屋,
当时新店溪畔如现在的景观餐厅盛行,纪州庵是非常知名的高级料理屋。
从那美丽造型屋瓦能想见过去的超人气,
太平洋战争期间餐厅停止营业,这里成为暂时安置伤患的处所,
光复后,国民政府接收作为省府员工宿舍,之后纪州庵就渐渐颓圮被人所遗忘。
原本的纪州庵还包括三层的本馆,以及招待特别贵宾的别馆,
但在1996和1998年的两场大火,皆被烧毁殆尽只留下仅存的离屋。
这栋离屋能保留下来也是个故事,
多亏了旁边茂密高耸的百年榕树,2002年原本只是单纯的保护老树,
转而连结纪州庵与周围丰厚文学历史,2004年被评定为市定古蹟。
又过了快十年2013年开始修复,
终于在2014年的五月,昔日日式料理亭纪州庵重拾风华。
走传统日式建筑风格的离屋,采完全挑高的设计,
远方那长长走廊,过去就是往料理屋本馆的通道。
过去直接位于湖畔的餐厅,早已被高高的堤防所遮蔽,顺着充满岁月痕迹的人行阶梯。
我们可以用不同角度欣赏纪州庵,并遥想过去在离屋间的豪华本馆。
除了从建筑外参观,也能实际踏进建筑,为保护珍贵木质地板,入内请记得穿袜子。
把鞋子放入柜子,我们踏上了纪州庵,过去作为大宴会的离屋。
穿梭长长的走廊 由木条交错的和式拉门内
建筑中央是完全没区隔,约60叠榻榻米(30坪大小),大广间形式的宴饮空间。
面对崇高的主位 花朵造型的灯饰下 可想像过去离屋众人杯觥交错的热闹场景
(现在面对空旷榻榻米空间的阿一一,真想立刻躺下打个盹好好睡个午觉。)
现在这里作为展览的场地,定期举办不同的艺术展览,来欣赏个书法与诗书共舞。
大广间两旁由长长走廊所围绕
虽然外面正夏日炎炎,所有拉门推开却不至于太闷热,这就是日本人的智慧。
修建后特别保留一处墙面,
让你直接透视日式建筑的内在,能保持冬暖夏凉的秘密编竹夹泥墙。
里面也规划了一区讲述纪州庵的历史
可以花点时间静静坐下来,看一下这段记录纪州庵重生历程的影片。
当时的平松家族也许为了缅怀故居,将料理屋取了日本地名的纪州庵,
现今纪州所在的日本和歌山市,也送上了当地著名的纪州彩线球,
是当地女儿出嫁必准备的吉祥宝物,有健康、圆满、幸福的意思。
让我们继续穿梭于纪州庵走廊,找寻过去留下的记忆。
长廊通往的本馆早已不见踪影 窗户望去也变成一片水泥森林
但因为这栋离屋能保留下来,我们能享受日剧里,帅哥美女坐在长廊上乘凉的悠闲。
在绿意所围绕,百年老树的遮蔽下,感受微风轻轻吹拂脸庞。
仅仅抓住生命中的每一个小确幸,感谢主让我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刻!
好好参观过纪州庵来新馆逛逛,由台湾文学基金会所委托管理,
三层楼建筑融合部分木造结构,巧妙的融入原有的日式庭园中。
这里虽巷弄狭窄,没大街上的繁华,却曾是许多知名文学家的孕育地,
因此为何纪州庵要称为文学森林,为什么玻璃要印上韵味悠远的诗句,
都跟此处暗藏的文学资产有关~
作家王文兴的著名小说家变,故事的背景即来自其在台北的住所,
也就是过去作为员工宿舍的纪州庵,知名诗人余光中也住在附近。
一楼作为文创产品展示贩售及艺文展览的空间
并有纪州庵文学茶馆提供茶饮简餐,可惜座位不多假日迅速被预约一空。
二三楼为举办活动的好地方,像三楼周末正有座谈会在进行,
二楼则播放纪州庵周年庆影片,一整个洋溢出浓浓的文青风味。
阿一一在纪州庵回到旧时代的风华,
品味文学带给人思考上的成长,多出来旅游,看看不同的事物,
在无形之中人生也会更加多彩多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