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读<In the Darkroom>

楼主: romacapri (romacapri)   2018-08-19 09:05:34
读Susan Faludi<In the Darkroom>(中译为《暗房里的男人》
Susan Faludi, In the Darkroom. New York:Metropolitan Books, 2016
李康莉译,《暗房里的男人》,网络与书,2017年11月。
对台湾书商而言,代理已经国际知名认证的畅销书籍出版、比开发本地原创
书,是更有销售保证的。在翻译书比例淹没本地书的台湾,欣见这本获选2016年
《纽约时报》十大好书、2017年《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最佳非小
说奖,立即几乎无时差地在台繁中出版了。近年,我们有《变身妮可》、
《众叛亲缘》及日本家庭主义式温馨电影,青春成长小说、无道德瑕疵的叙
事充斥我们对“跨性别”的关爱。但本作与此拉出距离。本作的最大特点,
莫过于它是一部不是由跨性别者自我书写、而是由旁观者角度的自传、一本
讨论老年(trans older),并且,丢出了一系列核弹级--但愿这么说不
夸张--问题的著作了。
本书作者Susan Faludi(1959-,美国籍,记者、报导作家、女性主义者),
是本书主角Stefánie Faludi(1927-2015,匈牙利及美国籍,摄影师)的
女儿。在2003年,父女失去联系多年后,Susan忽然收到一封来自父亲的电子
邮件,标题“关于一些改变”,宣布了厌倦当男人、已完成变性手术云云,
并附上一张女性装扮的生活近照。由此开始本书--Susan前往和父亲重建联
系,撞上了一大串不协调与成长回忆:尚未更换录音的答录机、"一般女人"
不会这么穿搭的奇怪妆扮,以及"女人"和过往孩童时记忆中父亲的巨大落差
:家里的威权国王、木工园艺爱好、远躲在摄影镜头后面、武装不揭露自己、
对事务性的沉迷、喋喋不休并中断别人讲话、曾扬言要杀掉自己女儿,并于
Susan16岁时入侵住处殴打母亲约会的男朋友,只为了争取不给付赡养费--
这些成为Susan Faludi建立了女性主义认同、并立志成为一名记者作家的契
因。不得不说,作者对于受访者“成为女人”但过去或现在留有的“男性化”
阳刚行为的描述,相当仔细精采,在跨女社群确实也带有这些特征,如对技
术事物的兴趣、勇于发表自己言论等。跨性别如何回应与阳刚/阴柔或“父权
红利”的冲突矛盾?
寻线采访父亲、并且父亲也同意女儿替自己撰写一部“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一切”
的书,Susan并不是对受访者照单全收的记者,而是踏上对跨性别问题的思索
路途上。书中反复提出对“认同”“身份”的疑问:不论是对性别、种族或
国家认同,对身份认同建立的热切,是否是对另一些事况的遮盖,并且带来
更大的危险?
作者前往图书馆摆放跨性别主题的书柜前寻找答案,从20世纪初德国Magnus
Hirschfeld、1960年代Harry Benjamin到晚近跨性别运动,此书又帮你把西
方世界跨性别大事再复习一遍。身为同行研究者,对作者此举感来十分亲切,
如台大总图HQ77.9架区是全台湾跨性别西文书目最齐全的地方。但作者并不
对此照单全收,反而提出许多令人激赏的困惑与质问:为什么这批1970年代
以来的变性人自传(多半是变性女)总是不断强调成为女性后的自己多么柔
弱、善感、情绪化、无力,这在女性主义者看来是相当刺眼的。作者采访了
跨性别学者susan stryker告诉她:因为写下自传时她们多半刚转变,就像
青春期一样。作者也留意了为跨性别医疗建立准则Harry Benjamin之重要背
景: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恐同及强化传统男女刻板形象,而Benjamin原
先身为更年期治疗的内分泌医师如何建立了一群金发碧眼"甜心"围绕自己的
男性形像。作者也不想重复排跨基女(如果你熟读作家吴馨恩文章的话应该
略知一二)陈腔烂调,但也不吃跨性别者以“性别认同”轻易将自己过去全
盘舍弃这套。比如知名基女Janice Raymond曾对Sandy Stone进行文宣攻击
让她失业,作者也丢出了三十年后的另一对比:跨性别社群也于2003年对提
出autogynephilia(自体女性化幻想)的心理医师和运动者,进行谣言、张
贴亲属照片等人身攻击。Susan不断援引Stady Stone的“日常的复杂性”作
为她(我姑且称之为)跨性别报导撰写的方法论:背离夸张的青蛙变公主叙
事,而将采访互动、生活、细节及生命过往重新放整体叙述当中。最句爆炸
性的或过于这段质问:
“现代跨性别主义最高统治教条认为,性别认同与性倾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
领域,不可混淆。‘作为一个跨性别人士与性倾向、性或生殖器都无关’,
这是线上资讯网站典型的教导。‘跨性别严谨来说是关于性别认同’。[..]
而在小说控、娘娘腔网站上,宠大的强制女装小说的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跨性
别认同,让成为女人的过程完全性化了,女性特质与绑缚、羞辱和高潮等这
些名词相关。从一个性别到另一个性别的转换,每一步都被加以情色化。该
如何将两者爬梳开来?”(页82)
作者提出了相当尖锐的问题,至今我仍未见过任何跨性别倡导者能好好地回答。
本书中段,当场景回到2003年前后进行精神评估、手术的过程,又是更大的
真实揭露:擅于修改造假的父亲,其实并没有获得第一封"医生的信"而是用
金钱买方便、对泰国仲介希望提供"朋友的信"也是父亲仿照女性笔迹写的、
谎报实际年龄十岁(因为怕被拒绝手术)--这也回到了台湾研究者陈美华
乃至Judith Butter(2003)对手术精神评估诊断两面性的疑问:大家都在
作假骗医师,但矛盾地,大家却又似乎还是很需要医师光环,才能确保手术
及“新性别”的正当性。
本书后半段远离了在跨性别主题打转,从Susan作为女儿的个人记忆、转到
试图扩大重建父亲Stefánie Faludi的早期生命。Stefánie是成为女性后
的名字,改名前是Stevin。Faludi是二战结束后更改的匈牙利姓氏,原名是
István Friedman,父亲是犹太家族。在1944年,即纳粹处决犹太人“最终
方案”最盛行那年,邻国匈牙利与纳粹同声优生学路线的箭十字党也在国内
拘禁犹太人,等待前往集中营的那台火车。身为儿子的István在那年,
假扮箭十字党员,将父母从拘禁所救出--但战后却极端地对易地以色列而
居的母亲从此不闻不问。战后父亲随着拥有摄影技术移往丹麦、巴西(其中
经过他擅常的伪照护照),最后来到美国,1957年与妻子结婚,在纽约定居,
以替时尚杂志摄影等维生。婚姻于1977年结束。1990年匈牙利国内长期的共
产党结束,父亲回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试图取回在二战时期被夺走的
房子(但没有成功)。
作者Susan的一个假设是:父亲成为女性的跨性别认同,并不止与性别认同
有关,而与他(或可称作)战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或犹太人在匈牙利少数
族群处境有关。作者引用当时德国性哲学家Otto Weininger,当时如何把
犹太女人性吸引力的晋升化、以及对犹太男人的阴性化。擅常伪装的父亲,
对于自己(表面上是)符合匈牙利现代民族国家的匈牙利人的手法相当自豪,
但却私下留有犹太仪式认同、家族宗教聚会。书中后半段场景来到布达佩斯,
许多街景及博物馆皆是二战时期屠杀犹太人的重要场景(或可比为二二八事
件的天马茶房)。作者树立了跨性别传记书写的另一示范,把性别经经与具
体历史(而非超历史、去历史地)连结起来。读毕此书,一半可以了解跨性
别主题,一半可以了解匈牙利。
如若对人权工作熟悉,一般认知欧洲几乎是人权真正的前段班原型、美国反
倒是后半班,尤其在对纳粹历史的反省上。但作者对近期匈利牙国内情况的
陈述,几乎反转我们“欧洲是LGBT权益优等生”的印象。千禧年后匈利牙国
内保守民粹政党崛起,对于国内失业率等社会问题,将目光转嫁到“都是那
些罗姆人(旧称吉普赛人)、犹太人、移民者、同性恋者害的”。在同志骄
傲大游行上发行殴打流血。作者直指建立匈牙利人身份认同的执念,如何地
造成了暴力与排他,并失臂了直面实际的各种社会矛盾。
文末,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原作者Susan Faludi,一个是对国内出
版企划。其一,作为跨性别主题同行,在此必须称赞Susan对于“将跨性别
问题单一归因”危险的警觉。尽管和犹太处境连结,还是有些容易使读者
太快导向“因为犹太男性被歧视,父亲才想当女人”的认知;但在许多时候,
作者呈现了所有归因也无法找到父亲生命轻率解答的他者性:在父亲过世后,
对父亲交待留下的房间遗物感到高深莫测。书中父亲第一位心理师拒绝同意
手术的那封信中提到,求术者似乎将状态的混乱与矛盾,转向直接以手术寻
求解答。我很好奇:若以同样对身份认同持疑问的标准,来检视所谓一般
“女性”“男性”、“女性主义者”、书中Faludi家族的犹太认同,或是所
有人面临的重大决定(如升学、就业、结婚等)--当这些都必须经过心理
医师的心理学语言检视,会是如何?
其二,作为台湾跨性别同行的繁中版读者,很难不对本书繁中版的企划皱眉
头。西方文本如何经过翻译旅行到在地,也是了解“在地如何转化”的重要意义。
(1)有关书名的翻译。《暗房里的男人:变性者一生的逃逸计画,一场父女
的和解之旅》。原书名是In the Darkroom,暗房在此是一语双关,既指身为
摄影师的父亲,也是比喻擅常造假伪装的生存方式。为什么在暗房里的名词
要选择“男人”?我不是抱持禁止“性别错称”者,但"父亲"是内文中传记
本人也接受的亲属身份。
(2)原作中,作者用了一系列精采的修辞来比喻采访者-受访者、女儿-父亲、
一般人-变性人之间的理解关系:犯罪者、追捕者、猫抓老鼠往往最后是猫
获得胜利(如果你想起那部知名美国卡动),尽管采访者总是不断试图要抓
到受访者的“真实”、但作为他者的受访者的“真相”总是会不断逃逸到记
者捕捉的意图之外。原作几乎全书保持在这道伦理界线中,在此仅向作者
Susan Faludi致上敬意。然而,在繁中版的文案,从封面黑影人设计(英文
原作封面其实只是相当简单的底字文字..)和书背文案,给读者的感受是:
出版企划真的将这位变性人父亲主角当作是如罪犯,而女儿记者如何抽丝剥
茧、漂亮地寻找了父亲性别认同的真相。这操作几乎和原作中的原意,是背
道而驰的。比如英国旅游作家Jan Morris的著名自传<Conundrum>,中译书名
也变成《我是变性人》,扶额。当然,我能理解和坊间犯罪侦探小说等类型
文学勾连,或许有利销售;但对加制了一般了对跨性别作为少数族群窥探、
归因心理,是不利的。不论父亲变性念头原因或手术过程充满欺骗,书中后
半与女儿的受访中,Stefánie呈现了更加表达自我情感、与他人互动的女性
后生活,以及在废弃空屋的跨性别派对舞会感人一景--谁能对谁变性后好
不好有所置啄?
此书繁中出版问世已快一年,但似乎没什么反响。很推荐不论你是跨性别、
性平教育者、排跨基女、或"虽也不是排斥跨性别、但对跨性别运动者口中
的政治教条有着疑问(但却不能说出口)的一般人,一起来接受本书作者提出
的挑战。在提出"依性别认同大学住宿"政治议程的近来,我们敢不敢提及
那些"当性别认同混含性欲望"的例子、或宿舍生活互动的复杂细节?
或许,好的记者报导文学并不是将自己框架强诸、也不是找到一个轻便解答,
而是带着思索与受访者一起在尝试回复问题的道路上。
参考阅读
译者译后记
http://strawnana64.pixnet.net/blog/post/224026388
胡培菱专访作者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037
书介: 如何从二战后的女性刻板印象,认识跨性别者的自我认同?
https://sobooks.tw/in-the-darkroom/
父亲Stefánie Faludi简历
https://zagria.blogspot.com/2017/07/stefanie-faludi-1927-2015-photographer.html
Susan Faludi维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san_Faludi
作者: Fantasyweed (草壁英彦)   2018-08-19 09:37:00
推,感觉很细腻的一本书
作者: laideron   2018-08-19 11:10:00
作者: Orenjifurai (橘子蝇)   2018-08-19 11:53:00
推 为什么要在我昨天刚订书后才看到这篇QQ
作者: lucisferre (路西喵)   2018-08-20 19: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