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thiot (ablueway)》之铭言:
: 做生意收到一张票
: 对方是大厂
: 开了一张一个月到期的票
: 但收票后
: 我能打去该分行直接问存款积数吗
支付支票的叫[甲存]
通常都是到期前一天才去存款,所以以前有个词叫[嘎三点半]
就是票到期的当天,银行三点半下班前要把钱存进去
所以打电话问银行甲存有多少存款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你怎么知道他开了多少张票出去
我们一般第一次交易的对象,我们会打电话给银行[照会]
知道对方有没有跳票纪录、延迟付款纪录,来决定下次合作与否或是合作金额
还有对方开的这张票(帐户)是多久以前申请的,确保不是开票来倒帐的
不过现在申请支票似乎难度比较高?
以前国民洞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通常票期都两~三个月 而且金额都很大
业务的工作之一就是常去对方那边聊天,观察对方办公桌有没有空的、工作有没有顺利
老板有没有买股票输钱....等等
很多公司都是月底请款,票期两个月,也就是说如果月初结束的案子,要三个月才拿到钱
一个月的票,其实就是月底请款一样的意思,只是他先票给你
因为收票会影响现金流,所以以前会有[票贴],就是拿票去换现金,付一点利息钱
专门收票贴的公司会知道哪一家的票稳不稳,可不可以收
有时候,我们会跟厂商说我缺钱,可不可以先给我现金,通常是金额扣3%
也就是原本货款100万,请对方给我现金算他97万
尤其现在要过年了,理由蛮好找的,过年要用钱,折让金额请对方先给钱
对于重要且信任的客户,金额又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这样
我们以前是尽量不要收要过完年大金额的票,因为放假这么久变量很大
我们公司业务15年前过年前有个案子金额800万,对方要求开票
业务每天早上来上班就坐在办公椅上摇啊摇,摇到下班,连摇三天
第三天说了一句:要过年了,吃得好睡得好比较重要。
就决定不做这个案子了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交易行为跟以前不一样了,所以很多都没有业务了
您应该是担心票会跳收不到钱
我们以前是这样的:
1.如果我们觉得有问题的就不往来
2.决定往来的客户,我们常常要观察对方店里有没有东西可以搬,每个礼拜去聊天
确保如果对方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在第一时间可以有东西搬
3.过年的时候到处拜拜,祈祷神明保佑我的客户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