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起因是这学期修一门创业课程和老师有一些争执,所以课程到期中就退选掉了,沉静了几个月后的期末考我再回头想一想,我自己归纳出理念冲突的部分,想和各位老板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才是“创业”。
这门课的老师上课是类似硅谷的how to start a startup,先从有一个idea后,然后拟定一份商业企划书,然后找创投投资你的案子或是上募资平台......,然后这门课有配合教育部各种计画案参加创业比赛bla bla bla,我观察到模拟上台报告时评审对于产品的“受众群”非常注重,如果不是太大就不会给太好的评价,然后老师非常注重PPT、影片还有上台报告和MVP(最简可行产品^,很多硅谷的新创公司都是走类似的形式创业,先有个great idea然后再找投资人注资,然后再把东西做大赚很多钱。
我自己的背景是国中毕业就在菜市场水果摊上班,假日工读这样一路到大学之后又去当硬件工程师助工,后来因为喜欢玩经典老机车,所以创业跑去开发、销售这些老车的电控零件(引擎点火控制器、整流器),用新式的数位控制技术重新开发这些老车零件,新技术搭旧车型升级,以目前台湾市场的经典老车为主。
我很清楚这是属于“小众市场”无法做大,目前捞个几桶金就很难再突破上去,所以打算边做边想下一步怎么办,反正还在唸书距离硕班毕业出去还有3-4年,就当个副业在赚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主,现在的经验除了赚资本之外累积人脉和让履历漂亮一些,没办法做长久但是能捞一票当作未来的子弹。
我自己创业一路都是慢慢摸索和打工经验辅佐,直到上了一些大学的课程才知道我们这种对于教育部的创业专家来说就只是do business not start a business,小打小闹没办法做大然后就一口断定我们做不下去(当然中间有一些争吵,老师很坚持要用他的方法),对我来说先累积小案子赚个几桶金,然后累积资本以战养战壮大找更大的目标和机会。
我发现一个症结点,我的思考策略是以快速赚钱回本为目标,所以主打“利基市场”的需求,专门捡大公司不想去赚的小钱小案子,累积实力再去挑战更大的案子(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电影“火线掏宝”),没办法快速做大但是就是一步一步走,最终的规模可能也没办法做大,大概就是工商个体户的level,很难做到上市上柜的规模,比较像是做生意混日子罢了,比上班族、工程师好一些但是又没有像上市柜公司老板有钱,
硅谷模式是以创新对社会有价值的创业为目标,然后一定要有漂亮的简报跟投资人报告,然后找到创投来注资金,然再把这个idea做大赚钱,最后跑去IPO,能够撑到最后的都是亿来亿去员工上百上千人的大老板,大部分学校都是教这种方式创业,虽然成功机率渺茫但是成功就是大爆赚,可能20-30岁身价就数十亿,有名又有利。
对你/妳来说来这是创业吗?我的想法是我只是想要赚钱过好日子“开好车住好厝”,创投募资甚至到IPO那种事情也不敢想,我比较属于传统的做生意思想派,注重现金流和回本速度,非常在意眼前的利润有多少,对硅谷创业学派的人来说像是一个生意人不是创业家(?)对社会贡献不大,想听听看各位老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