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次创业目标是以"房地产"为中心,但这边先不讨论未来涨跌或利益面
单纯想以创新服务面来请教各位版友。
先报告一下想法起源:
本身是经济背景,思维基本上就是"金钱游戏"那类
前几年因缘际会接触到房地产这块,也亲自进行翻修老屋及投套的投资
当然也跟很多很多卖课程/代操/代租代管/团购/吸金...阿不是,是募资的团队接触
因为房地产的秘密以及门槛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进入
所以目前市面上关于房地产的投资,本质基本上还是依旧不变。
也让小弟有了以下几个念头:
房地产投资不该再是个秘密
买房不该只是透过仲介/代销/网站的硬性介绍
租房不该没有享受服务的权利
个人管家服务不该只有饭店/豪宅才具备
资讯的透明化不该只是揭露数字
...
...
所以有了“俱乐部”的想法
只要是会员
租客可以在租金上加购"个人管家服务"(送餐/洗衣/租借用具等等)
甚至可以享受一租多屋或是类airbnb方式空出闲置时间的空间
至于买屋方面,不再只是列出800万能有哪些选择
而是做出"工具书"概念(日本有),加入了许多软性评估
像是装潢价值,预计修缮费用,人性喜好
可以让消费者得到一个真实的估值。
办公方面我想共享办公室概念仍是目前很好的答案
当然有规模量体有了之后就能够往商场发展(完成上次创业失败的遗憾)
以上是新型态租屋买屋的想法
另外,很多前辈鼓励我继续把钱投资到投套或中古市场(因为团队算是能稳定获利)
但毕竟还年轻,希望能有个比较改革的创新
而前不久,找了房地产名嘴讨论新合作,他问了我"方法"到"目的性"为何?
如同一开始有提到,有团队目的是为了卖课程
所以中间的投资操盘是一种方法
有的是为了当建商
所以中间的课程,活动,募资,操盘是一种方法
那我的目的是希望落实一切跟房有关的服务(当然一开始只限于我所在的小小城市-新竹)
但中间的方法是什么呢? 借由媒体?操盘?办活动?藉名人光环出名?
这是我第三次创业,
第一次是餐饮,如同大多数人花了大把时间赚取小许利润,最后因感情因素结束
第二次是教育,玩尽了异业结合的手段,赚取了不错的利润,最后股东拆伙结束
前两次都是直接开干,少了些深思熟虑,但也多了年少轻狂的冲劲
但创业很累,接受失败更累
所以这次想要规划的"稍为"周全点,因为这次已经握有一些资源以及人才帮忙
但毛泽东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方法
所以我还是马上就会冲下去了XD
希望能跟版友请教一些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