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oside (焦糖哪几朵)
2017-10-07 13:00:59首先我敬佩原PO的想法-创业前的准备
以及自我思考还要增强自己所没有的能力
不过,曾经有句话说得好~
“ 要害ㄧ个人最快的办法就是:
让对方沾染恶习(赌博、花酒、毒品等)
或者是鼓励对方创业。”佚名
这边想请问原PO以下几个问题:
敢问原PO贵庚?
a) 23-25岁
b) 25-28岁
c) 28-30岁
d) 30-35岁
e) 35-40岁
f) 40-50岁
g) 50岁以上
请问原PO待在电子业的多少时间了呢?
a) 1年以下
b) 1年以上,2年以下
c) 2年以上,3年以下
d) 3年以上
工程师偏向哪ㄧ个领域?
a) 研发(含pcba layout、BOM整理等)
b) 制程(SOP、跟产线有直接关系)
c) 品质(含验证)
d) 机构
e) 其他
三角贸易,这个只是根本的,走几遍就懂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秘密的。以下回复选项:
A) 请问有无想过大陆是成立外资还是内资
港澳台都算是外资,即使有大陆人当股东,
而有台湾人也有股份则属中外合资,设立
就有严格的监管以及验资的程序;内资,
必须由中国自然人担任股东,没有其他港
澳台以及非中国籍的持股才能是内资。
另外,原PO对陆籍厂长的印象需要调整,
确实本地人厂长很重要就是负责打理地方
消防以及工会(含员工离职闹事等杂项)
简单地说有厂长的台资厂都有ㄧ定实力,
原PO提及要创业,实在没需要陆籍厂长
除非原PO要直接办厂再考虑聘用陆籍厂长
B) 这点也有搔到痒但非必然,建议原PO
如要避税可考虑开境外公司,很多代办的
每年缴纳管理维持费用即可,但花费不小
再以境外公司开设OBU(离岸帐户)收款
建议先择一处设立公司即可。
C) 少量多样,就是让创业者能够生存开始
说实在的,也许是在下我个人经历吧~
也就是大厂只愿接大量的订单,让在下可
以接到少量多样的订单作为起步。也因此
创业新办公司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才不至于
全部都给到大公司捧去,市场的定位以及
经营策略就根据经营者而订。不过万事起
头难,要接到大厂大单的前期叩关期很长
如没有基本收入来抵根本管销是难以维持
且原PO理应晓得电子代工业或研发实验室
都需要ㄧ定经费的投入在设备上,不能待
有订单再来投入吧?且大厂大单都做审核
才会决定是否成为合资格的协力供应商呢
D)参展,原PO晓得参展费用吗?
我举香港每年春秋电子展为例,3乘3米的
单位就要35000人民币(不含装修&海报)
只有ㄧ张桌子加两张椅子,ㄧ个AC插座
位置还得看有无好位置。如果是博览馆的
环球资源电子展则规定必要春秋都要参展,
该展费用比港贸发局的单位更贵20%,如
果不是Global Sources 平台会员,位置通
常也走得比较偏,不过该会场好处都是平
面,客人乱逛还是有可能逛到较偏展位。
贸发局的会展中心则分太多楼层,较偏的
展位,可能流量低到会哭。
写到这边有点晕了~就再让其他大神前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