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猎同志:政经宗教万用包(以俄之名、上帝眷顾乌干达)

楼主: bodyarmor (弱水)   2014-09-29 10:53:18
从几年前开始, 许多激进的反同性恋领袖就把重心转到非洲某些较为封闭落后的国家。
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一项就是因为在美国本土,
这些领袖已经被社会主流定位为丧失信誉的人了。
尽管美国依然有许多极端的保守分子, 社会的风气也并不能说是支持同性恋,
但至少可以说社会运动一直有在进行, 也许进步的还不够快,
但还是有很多能看见的成果。(
美国目前有19个州已经通过同性结婚法案, 其中有3个州是通过人民普选)
对于这些誓死要“治疗兼铲除”同性恋的宗教领袖来说,
继续在美国传道显然事倍功半, 还不如转移阵地, 开发新战场。
而为什么许多非洲政府和这些国家的人这么容易接受反同性恋的宣传?
原因大致有四个:
1. 反同性恋的法律大部份是从英国殖民时代流传下来的,
也就是说已经嵌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已久
2. 基督教/福音教派和伊斯兰教有系统的挑起人民对同性恋的反感
3. 本地政治。如果政治家和官员让人民把反同性恋当成最重要的事,
他们就不用去烦恼如何改善经济或是治安
4. 对许多开化水平不高的民众来说, 反同性恋就是在拒绝整个“西方文化”入侵
乌干达总统Museveni今年年初签下了严峻的反同性恋法条,
照理说福音教派和其他投入了大笔金钱和人力的基督教会领袖们应该非常希大肆宣传
这个“胜利”, 偏偏, 他们比任何人都不希望这件事情受到注目。
Scott Lively (自诩为国际反对同性恋议程专家)和 International House of Prayers
(God Loves Uganda中影射的福音教派) 在美国本土都非常具有争议性而且评价负面。
他们能够在海外大肆宣扬反同性恋的思想, 很大一部分是靠美国人民的忽视
(Lively在麻省被控告非法试图在海外操总影响宗教信仰并引发hate crime)
当议题逐渐浮上台面时, 他们就自动开始隔开距离了, 包括IHoP的发言人严正表达
他们和乌干达一点牵连都没有(这个团体几度被定义为邪教, 也有退出的前会员出面
指证他们是一个cult)很明显的, 把事情“拿上台面”是一个很好的制衡方法。
要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难。
不过还是有一些大部份的人都能做到的事,
例如支持赞成平等的或是已出柜的政治家/艺术家; 或是捐钱给可信任的单位。
虽然听起来很俗气但现实就是社会上, 谁的资源($)多谁就能够比较有效的宣传。
社会/思想运动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公式,
1. 由社会习性开始, 也就是因为私人的亲近关系, 包括亲情和友情为起点;
2. 由社区习性成长, 包括了不那么熟悉而且较弱的关系;
3. 靠着新的自我认同感和所有权以及归属感来维持
例子:A做人很成功,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很喜欢他。
A支持同性恋运动, 因此家人和好友, 以及没有那么熟的朋友因为他的关系也愿意去了解
甚至进一步支持同性恋运动。 之后, 加入了这场思想运动的人觉得自己获得自我认同
并且帮忙创造了新的观念, 因此更加坚定了要继续下去的决心。
最后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其实生活在台湾算是很幸运的, 当然在追求平权的路上不应该往下比,
不过适时的提醒自己, “虽然不够, 但生活其实还不错”有益大脑平衡和休息。
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很糟糕, 不过, 从自己做起是最有效率也是最实际的。
要改善, 要追求的事情很多, 要走的路也很长,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终点, 但每走一步路都是往对的方向靠近一点。
One world. One Lo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懒人包强势回归:
美国的基督教会/福音教派大量的金援在落后国家宣传反同性恋的思想;
因为在美国本土已经无法那么容易的“洗脑”民众
反同性恋的势力在美国依然很庞大, 但支持平等的声音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急速成长。
社会/思想运动成立的条件:
a.) 社会习性- 惯性支持亲密的关系人
b.) 社区习惯- 支持弱性关系
c.) 新的自我认同感和个体所有权
例子:方思瑶做人很成功, 身边的人都喜欢她。
方思瑶支持同性恋运动所以她的好朋友Dr. Jones和表妹金佩芳也支持同性恋运动。
因为方思瑶是好人,
所以跟她非常不熟但受过她帮助的妞妞也愿意为了她去了解同性恋运动。
这些人因为觉得自己学到了新的观念而且创造出了正确的方向所以持续努力下去。
懒人包的懒人包:
“做好人~ 做好事~ 交好朋友~ 宣传民主平权~ ”
最后附上正能量:
南非开普顿圣公会前任大主教
198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Desmond Mpilo Tutu说过,
“I would refuse to go to a homophobic heaven.
No, I would say sorry,
I mean I would much rather go to the other place.
I would not worship a God who is homophobic.”
“我拒绝上一个反同性恋的天堂。我会说, 不, 抱歉, 我想我宁愿去另外那个地方。
我不会崇拜一个反同性恋的上帝。”
※ 引述《esasin (抛物线)》之铭言:
: 第一届台湾国际酷儿影展有不少好看的纪录片。因为想了解其他国家反同志的现
: 象,我挑了《以俄之名》和《上帝眷顾乌干达》这二部片观看。观影心得一言以蔽之:
: 同志们,猎巫行动始终未歇。我们是最火红的一群猎物。
: 想对近几年在台湾也强力操作的反同宗教势力有所了解,可以从《上帝眷顾乌干
: 达》这部片中一窥端倪。本片记录一个本会在Kansas的美国福音教派如何挟带庞大经
: 济资源,进入乌干达这个国家。
: 该教会有上千专职工作人员,组织里有科技、行销、通讯、教育...等各部门,
: 透过信众的捐输、各部门的运作,有计画地号召年轻信众成为宣教者,再将志愿到他
: 国传福音的人送至该国。到了输入国(乌干达),再以同样的方式培育当地的宣教者,
: 将福音深入传达至在地的社区。
: 在宗教的立场上,这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宗教自由(当然如果要以殖民的角度
: 讨论,那又是另一个议题)。
: 有问题的是在那些教育训练、思想灌输当中,他们不断注入关于同性恋是罪,是
: 来自西方世界的堕落等等思想。透过反同志、贬抑同志,宗教领袖成为对抗西方霸权
: 的英雄人物,同志不过是这场文化、政治战争中的受器、棋子。
: 这部片呈现了平时以宗教包装的歧视观点,将同志族群视为"细菌"、"病毒",这
: 些观点会渐渐在人们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当地同志人权运动者被杀害,即使在丧礼
: 上仍有人前来闹事,教会人员在丧礼中诉说死者的罪行。幸而有支持同志人权的主教
: Christopher Senyonjo 慎重地为死者重新举行仪式。
: (Christopher Senyonjo曾因倡议同志人权获颁Clinton Global Citizen Award)
: 这一段过程最震撼我的是,在丧礼上,有一个同志青少年非常恐惧,不断哭喊著
: (大意):“以后我也可能会被杀死,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对我。”杀死一个同志运动者,
: 令所有同志或直同志感到畏惧。这就是仇恨犯罪的可怕之处,称之为恐怖主义并不为
: 过;而仇恨犯罪的温床正是那些宗教团体不停渲染的“同志有罪”思想。杀人者必定
: 自认出于正义、拨乱振纲,不是吗?
: 俄罗斯在当政者普丁意欲巩固势力的政治危机下,挑选了同志作为转移大众注意
: 力的标的,将同志用于操弄反西方势力的民族主义。俄国2012年通过反同志法案,禁
: 止向18岁以下的人宣传任何与同志有关的讯息。《以俄之名》记录了法案通过前、后
: 的俄罗斯反同社会氛围,以及同志、同运人士所进行的抵抗。
: 在世俗的政治方面,执政者需要一个代罪羔羊,将群众的情绪导向来自西方的(
: 是的,相同的民族主义逻辑)堕落现象:同性恋;在宗教的政治上,苏联解体以后,
: 整个国家从无神论走向东正教的复苏,同性恋同样是右派宗教最唾手可得的祭坛供品。
: 《以俄之名》同样呈现了许多同志遭遇仇恨犯罪,例如走在路上突然被殴打,或
: 是在网络交友的时候被诱骗、绑架,受尽凌辱;而警方多数时候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毫
: 无作为,甚至会要求同志不要采取法律行动。为什么仇恨犯罪在乌干达和俄罗斯这两
: 个国家可以如此张狂?除了宗教的因素,也因为这两国的政府都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反
: 同志法。当特定族群被国家宣告为次等公民,一般人民风行草偃,内化了这样的阶级
: 划分。是以许多民众将同志或同性恋行为视为人人得而诛之,似乎也不足为奇。
: 这股风气让一些俄罗斯同志成为“性别难民”,他们出逃到美国或其他国家寻求
: 政治庇护。当两个出走到纽约的男同志诉说著,原来在街上和自己喜欢的人表现亲暱,
: 是一件如此自然的事情,这一刻,他才真正活出自己;而出亡异乡虽然能免于生命威
: 胁,却被迫从此与亲人分离。作为观众的我在电影院都哭到几乎颤抖;难以想像,那
: 样被剥夺、被恶意践踏的生命经验,需要多少勇气才能生存下来。
: 恐同、仇同是政治操作,无论是世俗的政治,或宗教的政治。
: 在台湾,部分宗教团体“以爱之名”,试图将其宗教价值观透过与政治势力的挂
: 勾,影响国家的既定政策(2011年真爱联盟以各种抹黑手法阻止性别平等教育纳入性
: 别多元教育http://www.tgeea.org.tw/download/voice_130131-2.pdf ),教育部甚
: 至让毫无多元性别平权概念的教授担任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委员。2013年开始,护家
: 盟等团体不断游说国会立委,阻挡婚姻平权法案的立法审查。
: 在《上帝眷顾乌干达》这部片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宗教领导人的两段话。他
: 们强调教会无意建立神权政府,但是宣传所谓福音,目的在于"compete authority";
: 而派出年轻的宣教者进入乌干达,将会带来百万新信众,这代表上兆的捐献。
: 以爱之名? 当宗教的信仰不是教人包容、彼此理解,而是戕害他者的人生并且
: 自诩为正义之师,很明显地,政治、权、利,才是一切的目的,才是一切的终点。
: 【搭配服用】
: 以俄之名(Campaign of Hate: Russia and Gay Propaganda)
: FB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CampaignofHate
: 酷儿影展官网 http://goo.gl/bdcrSV
: 中文预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_2tUVfGPYI
: 影展在本片开演前加映了<I've Only Just Begun>这支MV,
: 同样是因反对俄罗斯反同志法所创作的微电影,
: 个人觉得是很有力量的作品。强力推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8iAt3bZsFU
: 上帝眷顾乌干达(God Loves Uganda)
: 酷儿影展官网 http://goo.gl/sn8lAI
: 中文预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aaYULg52z0
: 【广告】
: 今日电台:
: ★ 酷儿影展心得分享
: ☆ 同志新闻
: 时间:22:00
作者: esasin (玫瑰色)   2014-09-29 10:57:00
推,片中的教会正是IHOP
作者: yasuko (LilyChouchou)   2014-09-29 11:03:00
推!
作者: esasin (玫瑰色)   2014-09-29 11:06:00
作者: yoh0513 (yoh)   2014-09-29 11:22:00
推!
作者: jpnice   2014-09-29 11:51:00
推!
作者: xyz710263p (住海边)   2014-09-29 12:05:00
推!
作者: koay409625   2014-09-29 12:15:00
推!
作者: HIGHDAY (highday)   2014-09-29 12:50:00
推原PO&板板的补充,看一下文章上的留言板,也是很"精彩"
作者: javapie (盲目与耳背)   2014-09-29 12:57:00
大推
作者: osmjie   2014-09-29 13:16:00
推!
作者: emmaboom (boom)   2014-09-29 14:58:00
推!!
作者: NBIF   2014-09-29 15:13:00
推!
作者: javapie (盲目与耳背)   2014-09-29 16:57:00
连续两篇看下来心情很沉重,然后想到Tracy Chapman的歌Why http://youtu.be/H6VLgemIP3k
作者: nubecd (nube)   2014-09-29 17:12:00
推!
作者: buffbear293 (本姑娘是熊掌)   2014-09-29 18:10:00
推!
作者: Rainbowlala (Love makes a family)   2014-09-29 20:09:00
推!
作者: Wulakey (苜蓿芽)   2014-09-29 20:20:00
推~~
作者: JJforever   2014-09-29 23:07:00
推!!
作者: zvezda (star)   2014-10-02 04:27: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