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内卷严重、35岁危机 中国青年逐梦10年回

楼主: analysis5566 (analysis5566)   2025-10-28 21:26:15
内卷严重、35岁危机 中国青年逐梦10年回归考公
2025/10/28 17:11(10/28 17:26 更新)
https://i.imgur.com/hzVefe5.jpeg
中国近年经济下行,就业环境也越发严峻,民营企业内卷严重,加班成为常态。图为上海
陆家嘴天桥上撑伞的路人,摄于10月13日。中央社记者廖文绮上海摄 114年10月28日
(中央社记者廖文绮上海28日电)中国近年经济疲弱,就业环境越发不利,民营企业内卷
严重,加班成为常态,加上求职门槛“35岁危机”,原本怀有野心与梦想的中国青年年纪
渐长后不得不暂时放下梦想,出国进修、回国考公,期望获得一份稳定、劳动条件良好的
工作。
大约10年前,慕橙(化名)大学刚毕业时,正赶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那几年到各行各
业,我都觉得形势很好,都能赚到钱”。她考上上海颇有名气的大学,怀抱着设计师的梦
想,只身从东北故乡前来逐梦。毕业后,她顺利得到设计师的工作,也期盼自己能一路升
迁,朝顶尖设计师的职位前进,甚至自己开店、经营品牌。
当时她与同学都抱持着进私人企业“历练一下”的观念,许多在公家机关或银行任职的同
学,也羡慕慕橙能从事有趣、想做的工作。然而10年后形势逆转,反倒是慕橙羡慕他们。
“经历过疫情以后,我的工作开始动荡了”,由于疫情期间公司效益低落,许多小公司都
倒了,她的薪水也没有保障,常常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做太久。再加上私人企业制度与待遇
不完善,老板压榨员工、内卷严重,加班没加班费都是常态。
慕橙上一份设计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当她晚上11、12点走在白天繁华的陆家嘴街道,路
上却已经没有人车时,她感到落寞与孤独,“就是因为加班太晚了,那种深夜那种孤独感
,就一下子洗上心头,你就会觉得得不偿失,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
此外,上海的设计行业更新换代快,永远不缺人,并且更倾向寻找年轻的人才。她看到中
国求职网站的数据,设计行业除了少数极优秀者可以当上总监,“其他的就会一直在底层
摸爬滚打”。且主要受雇年龄都集中在30岁以前,这时慕橙年纪渐长,距离“35岁危机”
越来越近,她开始思考继续这样下去是否有未来。
35岁危机是中国职场普遍存在的年龄歧视现象,一名不愿具名的上海经济学者表示,该现
象的成因,第一是公务员考试与一些政府职缺会注明申请人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下,使部分
民间企业也跟进。第二是许多大厂裁员时会以35岁为标准,若没有升上管理阶层,裁员风
险会增加。背后原因包括年轻人薪水更加低廉,并且没有家庭负担,更容易要求他们加班

学者指出,尤其现在经济下行,这个现象更加明显更加凸显,现在有很多人在35岁到40岁
失业,然而距离退休也还有20年,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的时期,成为很多中年人面
临的重大危机。“我周围都看到很多40岁的人找不到工作”,只能转向做保险或开网约车

在瓶颈期中挣扎几年,慕橙决定出国读硕,让自己更具竞争力。然而她已经对小公司的劳
动条件不抱期待,也对如今的大环境感到不安,她逐渐认为,如果想在大城市立稳脚跟,
可能还是得去比较稳定的央企国企,于是一如数百万中国青年一样,拿到学历回国后的她
决定考公。
过去,在台湾常听到中国年轻人有“狼性”,然而前述上海经济学者表示,“最近5年,
我在学生身上真的没有看到狼性,反而是这种躺平的这种状况是很多的”。他说,这与当
下经济形势以及对经济的预期有关。10年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许多企业薪水开得高
,也会有奖金激励,人们就会展现出狼性,愿意996、加班,更加狂热的为劳动付出。
现在许多学生在大学选科系时,就往未来要考公的方向去选择,而不是想着要赚很多钱。
“现在不管用什么方式,基本上都赚不到钱,所以这种狼性竞争的意愿,我觉得一下就消
失了”。
如今慕橙已34岁,毕业10多年后回看,她感觉“那时找工作的时候太随意了,太草率了,
错失了很多当年应届生应该有的一些机会”。中国考公、考编(公务编制内人员)会有一
些专门对应届生开放的岗位。
不过慕橙认为,中国政府也有意识到年龄限制与失业问题,今年将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从
原本的35岁放宽至38岁,这项趋势也可能会蔓延到各行各业,减缓眼前年龄压力。她期望
,能在这几内考进编制,在央企国企工作,先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至于设计师的梦想,慕橙说,“想着就是把它发展成副业吧,以后有机会再做”。(编辑
:邱国强)1141028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10280269.aspx
近年中国经济陷入低迷,就业市场冷清,内卷与加班成为常态,35岁危机更让许多年轻人
无所适从,曾经怀抱梦想的一代,如今纷纷回头准备考公,只求一份稳定收入与保障生活

这情景让人想起当年马政府时期的台湾,景气低迷、薪资冻涨,人人都想进公家机关避风
头,然而如今角色对调,中国青年焦虑求稳,台湾却迎来疯狂的经济活力。
靠着AI科技与创新产业的推动,台湾经济成长率高居亚洲第一,企业投资热络、薪资稳步
上升,此消彼长之下,更显出台湾在新时代的竞争力与韧性,令人感到骄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