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BMADE (Let's not fall in love)
2024-12-15 04:04:18大肠癌3期还转移!工程师认“爱吃2种肉” 医叹:脱不了关系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873600
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
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师曾收治一名罹患大肠癌第3期、术后又并发肝脏转移的35岁工
程师,对方无奈透露,罹癌可能与他“爱吃肉”有关。医师指出,国际癌症研究总署已将加
工肉品,如培根、香肠、热狗等列为一级致癌物,而未加工红肉,如牛、猪、羊肉等列为2A
级可能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警告每周红肉摄取总量勿超过500克。
刘博仁医师在粉专探讨“动物性蛋白质好,还是植物性蛋白质好”议题时,突想起10年前的
个案,该名35岁工程师罹患大肠癌第3期并发肝转移,求诊讨论营养疗法时,认了自己是典
型的肉食主义者,尤其是牛排、牛肉面都是他的最爱,另也喜欢吃培根、香肠等加工肉品,
罹癌后才开始吃素。医师认为,“这些都跟他的大肠癌脱不了关系。”
刘博仁表示,民众对于动物性蛋白质最大疑虑,来自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
究总署,将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肠、腊肉、热狗、火腿等列为一级致癌物;而未加工红肉,
像是牛肉、猪肉、羊肉等则被列为2A级可能致癌物,其对动物确定具有致癌性,但对人类很
可能有致癌性。一般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红肉与大肠直肠癌、摄护腺癌、胰脏癌、胃癌和乳
癌有关。
提到红肉之所以与肿瘤有关的原因,刘博仁说明,可能是因里面的血红素、亚硝胺、多环芳
香烃或是异环胺等,其中血红素的铁因会产生较高的自由基反应,恐和细胞癌变有关;另外
,红肉过量的油脂会刺激消化脂肪的胆酸分泌,而胆酸会被肠道坏菌转变成致癌的次级胆酸
,这也是红肉可能致癌的机制之一。
姑且不论上述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性如何,刘博仁强调“能少吃就少吃!”最起码加工肉品
能不碰就不碰,而红肉摄取总量一周也不要超过500克,平均每天勿吃超过一个手掌大小的
量。
此外,刘博仁也提醒,每天一定要摄取至少5份蔬菜,以及至多2份水果,因蔬菜含有可溶性
与非可溶性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内容物快速移动,降低红肉里的致癌物质与大肠
黏膜接触的时间,还能增加肠内良好菌相,帮助代谢致癌物质。
刘博仁也建议正接受化放疗的癌友,可优先补充鸡蛋及白肉,例如去皮鸡肉、中小型深海鱼
和虾肉等,加上足量的豆类谷类植物性蛋白质,若血红素及白血球仍维持得不错,无须再摄
取红肉了。除非化疗结束后,血红素降到10以下,或白血球降到3000以下,可再补充一些红
肉,“这时候的红肉就算是必要之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