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那些来自威权时代的教育想像。

楼主: roujuu (老中)   2018-07-16 21:21:46
心得:
小弟是那种威权时代教育出来的学生,
国中时代,三年都是读升学班的A段班,真的就如同下面的文章内文所说的,
每次大考小考好像都有人被打,
因为年代久远,小弟已经忘了以前读国中时,是哪些科目曾经被打过了。
不过英文应该没有过吧。
==============================================================================
文章的网址为:‘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7085 ’
作者 陈禹仁
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那些来自威权时代的教育想像
2018-07-10
自从开始教师工作,只要那些不太熟的亲戚、很不熟的陌生人知道我的身分,他们问的第
一个问题往往是:“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齁?”
这个问题总是让我尴尬,因为我工作到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的感觉。而让我更尴尬的是,
每当我企图从嘴里挤出一点否定的答案时,他们总会露出完全无法置信的表情,然后想尽
办法让我同意他们的主张──即便跟现在学生实际相处的人是我,不是他们。
类似的情境一再上演,我从尴尬、厌烦到无奈,但最后反而产生一股好奇:为什么上个世
代的人,会认为现在的学生很难教?为什么他们总会认为过去的学生(包括他们自己)比
较好教?
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因为过去是威权时代,但是为什么“威权”的学生就好教,
“民主”的却很难教?
让关系变成单向的“结构暴力”
我认为威权时代之所以“好教”,是因为过去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奠基在“结构暴力”之
上的教育体系。
所谓的“结构暴力”,用 David Graeber的说法,是“这样的结构只能用暴力威胁来创造
并维系,尽管在其日常的普通运作里,并不需要诉诸真正的暴力。”(《规则的乌托邦》
,2016,103页)例如有关女性举止与穿着打扮的种种规范,纵然与性别刻板印象与偏见
有关,但是我们很难想像,若没有家暴与性侵等暴力行为在背后撑腰,并且让人持续感受
到恐惧与威胁,父权体制还能运作得如此顺利。
再举一个例子,就像是过去国民政府在推行国语政策时,学生与家长之所以会配合,除了
因为要顺利升学以及免于歧视外,更深层的原因,当然是惧怕政府的枪,不知道何时会对
他们发射子弹。
我之所以认为过去的学校教育是一种结构暴力,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所施
展的“体罚”为核心,并且以对身体和心灵的伤害作为威胁,要求学生持续服从、并且接
受教师指令的教育型态。
这种以“体罚”为核心的结构暴力,具有一体两面的特征:就发号施令的教师来看,他们
只要施展体罚就能达到自己预计的结果,因此他们不需要尝试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不需
要从学生的观点理解学生所面对的情境,不需要思考他们认为的“坏学生”何以变得如此
;当然也就不需要与学生沟通,而可以单方向说他们想要说的,主张他们想要主张的,推
行他们想要推行的,完全忽略学生的感受、经验、意图与动机。
在那样的情境下,学生只能以教师的观点理解世界
但是就接受命令的学生来看,因为恐惧被打、害怕接受惩罚,他们必须要尝试分辨教师的
言语、肢体动作与表情,希望从中区分出哪些是好心情、哪些是坏心情;哪些讯息透露出
喜欢、哪些讯息又表达出厌恶。
以我自己为例,唸国一时还是有体罚的时代,全班都被当时的导师乱打一通,迟交作业也
打,没睡觉也打,没准时进教室也被打。但是慢慢地有人发现导师身上接了根管子,有人
说那是洗肾需要的,有人说她每周一三五都会去医院,然后有人说最好不要在那几天惹她
。学生为了避免体罚,必须要设身处地得想像教师的处境,花费极大心力去模拟出教师的
感受(例如洗肾),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在理解对方所付出的心力上,完全是不
成比例的。
双方这种完全不成比例的付出,形成一种极度单向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必须要以“
教师”的观点理解世界,教师拥有自以为是的自由,可以任意地以自己的经验去否定并置
换学生的经验,学生只需要接受教师所给予的观点即可。学生作为从属的一方,不仅要以
教师为中心,同时也因为不断地设身处地想像教师的处境,使得他们在对教师的同情理解
上,往往比教师对学生的同情理解要多得更多。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与其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如说是过去那些使用体罚的教师,几乎不
需要花费成本理解学生,也不需要花费时间与学生沟通,更不需要花费心力从不同学生的
处境出发,去想像出适合该名学生的教学策略。
当把体罚拿掉之后,这些倚赖结构暴力的教师,必须开始在“双向”的师生关系中从事原
本教育者应该要做的事情。但是长期施展体罚的代价,就是他们失去了想像力,不知道该
如何与不同的学生沟通。而为了掩饰自身的无能为力,只好将一切过错归结在现在的学生
身上。
我是为你好,长大以后你就知道了!
另外一个常见的情况是:有些教师企图继续维持这种极度单向的师生关系,在失去“体罚
”的情况下,开始诉诸其他策略。
例如有人以无法念好学校为理由,以未来的生存境况威胁当下的学生接受教师控制;有人
是用情感勒索,用“我是为你好”、“为什么我的苦心你都不了解”,或是“长大后你就
知道了”等说词,要求学生配合教师的指挥。但是这些派生出来的结构暴力,由于失去了
“暴力”的核心,所以效果都相当有限,结果就是在让他们在与学生相处时感到更加沮丧

这种沮丧的心情不只是教师们所独有,而是一整个从体罚世代长成大人的共通心情,因为
这些体罚世代的人们频繁地以控制者的视角理解世界,控制者与从属者之间极度单向的关
系深深限制着他们对于教育的想像。对他们来说,所谓的“教育”就应该如此。过去他们
怎么接受控制者们的教导,现在他们就怎么样教他们的小孩。有的人施以体罚,有的人运
用情感勒索,有的人则以经济与生存作为要胁,可惜当结构暴力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时,
这些父母只感到苦涩与困窘。
不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试图设身处地得去想像你的孩子的处境,补上
过去那些未做的理解与沟通。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体罚”或许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是它怎么样
都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方式。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那么应该是要求教育者发挥
想像力,模拟学生的处境,为不同特质的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而非单向将每
个学生硬塞入教育者的经验之中。
所以在孩子面前摧毁他们的玩具,要求他们对坏掉的玩具道歉,或者是将孩子的乌克丽丽
折断之后,再将“尸骸”的照片放在孩子床头的种种行为,当然都不是教育,而是以暴力
要胁的结构暴力罢了!它们充其量只在传达一个讯息:父母的暴力可以摧毁妳跟你的任何
一个东西,你们最好乖乖配合。可悲的是,这样的行为却被数以万计的粉丝认为是良好教
养的示范,这表现出台湾社会对教育的想像,被结构暴力宰制得有多么深刻。
(作者为高中公民老师。本文原刊载于作者脸书,经同意转载。)
作者: mono5566 (曼娜)   2018-07-16 21:23:00
我国中没被打过说...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8-07-16 21:26:00
我都被五楼打
作者: mono5566 (曼娜)   2018-07-16 21:27:00
呼叫咚咚当五楼盖这板的版规很宽松 不要再犯都不会有太严格的惩罚 (打LP
楼主: roujuu (老中)   2018-07-16 21:38:00
那小弟就准备皮鞭和蜡烛,二楼别跑呀!!!晚了一步。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8-07-16 21:39:00
楼下咚咚
作者: kiss745745 (咚)   2018-07-16 21:44:00
1P兄弟想我打尼咪?(⊙ω⊙) 好的好的打尼<(# ̄皿 ̄)╮☆(__ __||)"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8-07-16 21:50:00
咚咚真的出现了?!
作者: kiss745745 (咚)   2018-07-16 21:55:00
不清醒?再打尼一次<(# ̄皿 ̄)╮☆(__ __||)"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8-07-16 21:56:00
~( ̄▽ ̄)~(_△_)~( ̄▽ ̄)~(_△_)~( ̄▽ ̄)~
作者: kiss745745 (咚)   2018-07-16 21:59:00
1P兄弟果然是M属性(⊙ω⊙)||a这么开勋~( ̄▽ ̄) 哈哈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8-07-16 22:06:00
我会被咚咚搞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