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板上还没看到人贴这篇,想说传上来给各位看看。
我自己觉得这应该是目前为止最详尽的说明。
新闻连结:
https://tsna.com/article/68085
内文转载:(希望大家也还是点进去网站给流量)
由于台球国手是否集中国家训练中心训练、3月7日在新加坡开打WTT大满贯参赛问题,台湾桌坛近期掀起风暴,其中牵涉到资源分配、不同球团长期积怨等问题,其实各方均有所本,那么,问题何在?
先从中华成人国手选拔机制说起。台球国手是逐年选出,依固定时序相关赛事包括全国锦标赛、国手选拔赛、国手排名赛,前2项在年底打,排名赛多半是隔年1月。除全国锦标赛单打冠军与世界排名前50选手以外,其余名额皆由选拔赛产生。
现行选拔赛、排名赛都是多次单败淘汰赛制,即包含多次的小型锦标赛,只有最终赢家能当选国手,或取得国手名次。排名赛通常与年度大赛例如奥运、亚运、世界锦标赛、亚洲锦标赛等地代表队挂勾,除世界排名前50为当然保障名额外,剩余代表队席位都由排名赛决定。
选上国手,可以享有以培训经费来参加国际赛权利,而参赛优先级,一般依照国手排名决定,此外前排名前12者还有国家培训队资格。除了国家培训可支出相关经费,体育署还有针对奥运的黄金计画等各项大赛培训经费,这些都牵涉到资源分配。
其次是国手与国家代表队概念差异。国家代表队选手当然由国手构成,但反过来说,国手个人并不能代表国家队整体。以此概念来区分赛事,其实就相当清晰,奥运、亚运、世界锦标赛等才有中华代表队,其余所有赛事,不论是WTT赛事、国外各职业联赛、国内各项赛事,球员还是以个人身分来打。
不过WTT与高度职业化的网球、高尔夫依然有差异,选手报名还是一如以往ITTF总揽全局时代,以各国协会为单一报名窗口,而非个人自由报名。球员除训练外,国际赛实战安排也不可或缺,WTT几乎涵盖了年度所有例行赛事,而前述国手具有国家培训队资格和公费参赛,很容易产生选手是代表国家打WTT赛事,加上中华民国台球协会于COVID-19疫情期间确实有限制自费参赛等情事,才爆发争议。
依桌协去(111)年11月14日公告并开放档案下载之“中华民国台球协会参加各级国际赛事报名原则”之“公开赛”(即WTT赛事)条款规定,“成人国际公开赛以奥运、亚运、世锦、亚锦等国家代表队选手优先报名,如有剩余名额再依国手排名顺序报名参赛,惟实际入选参赛名单,依主办单位遴选决定产生。”这也是经各球团讨论并同意通过,目前唯一适用之原则。
WTT新加坡大满贯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该赛事特殊性,有别于巡回赛其余4级冠军赛、球星挑战赛、挑战赛、支线赛,大满贯是年度最大赛,奖金、排名积分还高于合并巡回赛总决赛与世界杯的WTT杯总决赛。
大满贯除规定各国单打各项最多只能报6人、双打各项最多只能报4人(但每国最多1组,另2名额限定与其他国家选手搭配),还明文规定:“单打各项球员将会被WTT基于报名截止时ITTF公布之世界排名,自动加入参赛名单。”另外还注明“强制参赛”(Mandatory),符合资格球员若不参赛需有不可抗力之理由,若是健康问题也必须检附医疗证明,否则将被罚款。
那么,WTT赛事为何会与国手资格牵扯上?其实WTT(World Table Tennis,世界台球职业大联盟)自2020年底才开始运作,目的是台球职业化与全球化,而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国际台球总会)也释出以往举办的世界(职业)巡回赛(即各公开赛)、世界杯,转移给WTT负责,而世界排名系统虽名义还在ITTF管辖下,但除奥运、世锦赛以外,积分几乎完全来自WTT赛事。
因此被推到风尖浪口的冯翊新、苏珮绫虽无今年度国手资格,但除非他们有健康问题或无意参赛,否则他们在不使用公费前提下,同样具有参赛权益。尽管只要负责报名的桌协叙明正当理由就可以让2人免于处罚,但于情于理,桌协都没资格越庖代俎替选手拒绝参赛。
更何况,由于并非因疫情推迟1年的杭州亚运、成都世界大学运动会代表队成员,对不具今年度国手资格的冯翊新、苏珮绫,WTT大满贯可能是他们今年唯一能打的国际赛,加以剥夺对可以由世界排名证明相对是新生代较突出选手的2人来说,也不公平,而且对台湾台球整体战力提升与发展亦无好处。
诚然,WTT大满贯既有如此高排名积分与奖金,冯翊新、苏珮绫参赛似乎影响其他具国手资格选手权益,不过赛会完全依排名邀请选手,即使透过桌协阻止他们参赛,能递补上的也未必是台湾球员;若他们打出佳绩使排名上升,甚至进入世界前50保障范围内,会使明年度国手选拔名额减少,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具国际竞争力,并非影响或排挤其他选手权益。
冯翊新、苏珮绫以世界百名内还无法取得国手资格,这倒无法说是国内竞争水准提高,原因可能在于前述现行选拔赛制,以及选手本身问题。
由于竞逐年度国手机会只有锦标赛、选拔赛,在该期间状态欠佳或具伤病球员,也许就只能错过1年,例如苏珮绫就是因伤请假。而冯翊新位居世界前70名内,在国内仅次林昀儒、庄智渊,行之有年的锦标赛加选拔赛共7次机会13席位居然无法出线,是生涯一次惨痛而贵重经验,可能也必须检讨自身面对比赛准备问题。
或许这类遗珠出现,问题是出在多次单败淘汰锦标赛制,但没有完美赛制,而且规则对所有人都公平。现行赛制当然有一定程度偶然性,密集赛程队选手体能也是很大负担,不过相较以往采循环赛制容易造成同队选手间协议球等状况,已经相对公平,同时也能在技战术之外检验球员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不乏优点。
台球国际赛制不断有变化,相关各方包括协会、球团、教练、选手、家长也应该与国际接轨,让思维更新。例如WTT大满贯也有增加站数风声,因此才有家长或选手担心若都强制保障如冯翊新、苏珮绫案例选手参赛,权益受排挤效应影响;再如今年ITTF世界锦标赛首创各洲资格赛,ATTU(亚洲桌联)早在去年就告知各国,资格赛打下名额属各协会、而非选手个人所有,但选手由教练团得知资讯有落差,也产生争议。
协会应该资讯公开、透明化,并在沟通各方、设法取得共识等方面努力,而各种制度采行与修改,也需有更周延完备程序,否则难免产生因人设事、偏袒特定球团、黑箱作业之感。
此外,不可讳言由于国内曾经长期唯一球团就只有合作金库协会也曾有很浓厚合库色彩,但近年女子国泰人寿强势崛起、男子第一银行也迎头赶上,今年度更首度出现合库男、女国手人数都是少数方情况,包括协会、国家队的结构和权力分配,或许也该更兼顾各球团利益,共同思索如何把饼做大、怎样对台湾台球发展更好,否则始终在有限资源内你争我夺,对桌坛并非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