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iphopdog (Bedroom Jockey)
2020-04-10 11:57:24分享我打比较冷门的丁毅1.5短颗粒
心得如下
从比较有系统和培养打台球的习惯也大约4年
刚好去上教练课,正手因为手部和脚部动作总是没那么连贯
正手索性就被改成短颗粒
后来才发现,这样打的人很少
难度也没有比较低 (汗)
但是还满适合总是喜欢尝试与冷门相对事物的我
当然后来也反应在烧拍和烧皮的阶段
正手也从动作不固定到目前相对固定
正手颗粒也从大陆颗粒->德国颗粒->日本颗粒间交互尝试
也从短颗粒/生胶/中颗粒/半长颗都交互打过
大概有打过15种(我知道这个数字并不是很多XD)
原本一直很沉溺在中颗粒不怕旋转和高度下沉的特性中
但也碰到上台球课练球效率不高
以及碰到比我程度更好和不怕下沉效果的对手
基本上比分不是被拉开 就是比分胶着时不敢打或者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刚好之前的亚太长青杯
知名中国转籍瑞士短颗选手-丁毅也有来台参加比赛
想单然尔 丁先生当然冠军 XD
他的力道和经验 可能还是高于业余许多
不过也因为这样
刚好之前得知他也有开发台球器材(是否挂名就不得而知)
刚好知名的网络卖家Roland Li有贩售丁毅的颗粒套装
手滑便跟他购买了丁毅Swiss Dingo的短颗粒1.5以及英国的Hallmark-Magic Pimps短颗粒
由于丁毅是满有名的老牌正胶选手,再加上号称是半生半正胶,就让我更好奇了
于是我把这张皮贴上闲置的可牛9夹鸡翅木上面
并在某上团体台球课时带去上课
"疑~你是不是有换颗粒"教练问到
"我说~是耶,被发现了"我回答
因为我之前用的是纽鲍尔2019新出的Explosion
也是一张非常有特色的短颗粒,有着比一般更下沉的效果,又可以控制很短的球
不过不算很好控制,可说是打的进就是"拓海",打不进就"填海"
虽然打进时会很爽 但是一直失误也会使人挫折
教练也建议我应该打看看这张丁毅短颗
他觉得稳定性应该会更好
我花了很短的时间便适应了丁毅短颗粒
虽然明显球没有那么下沉
但是速度并没有下降
也更容易吃到球或针对较低或下旋做小提拉
实战中尤其是双打,我觉得效果很好
接发球也是算满不吃旋转
加上回球不完全发力其实球满飘忽的
虽然没有到长颗粒那样子
但能影响对方节奏都算是有用的
我偶而会将颗粒换到反手
我觉得挡球和弹击也都还不错
不过我反手的程度很一般
总体来说
我觉得这张丁毅颗粒比较有大陆生胶颗粒味
并再做了一点微调
不过定价还是比较偏欧洲颗粒
加上取得那么不容易 打的人应该并不多
但是我觉得是张满均衡的类短颗粒
再加上部分生胶比较飘忽和些微下沉的特色
并维持短颗粒良好的速度及不错撞击时的反馈
横向排列的颗粒 让胶皮抓起球更容易,要拉球也不困难
不过整体技战术需要更多考虑位置/节奏/长短
无法像之前不用管位置,大力敲下去就对了XD
但是符合下在塑胶大球 需要在速度/球的落点/技战术取得更好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