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龙迷啦
人说华山分剑宗与气宗,打乒乓也分技术派与器材派
一只vis打到退役的张,与曾经几个月就换一次主板的马,各自都是大满贯得主
所以剑宗强还是气宗强,答案大概是:"都很强"xD
但是,在业余的世界
训练的质与量,身体的素质,都比较难与职业相比;
但是人们的感官及想像力却不会被身体所限制,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打到一只球
拍,
就可以感受到"透板","形变","吞吐","出球","手感","底劲"...等,
然后借由精彩的文字分享给我们,
于是,器材测评的世界是多采多姿且迷人的
由"器宗"入门的球友比例并不少,
我也是其中一个 XD
回想接触台球之初,看着各路大神对器材的体验,感到兴奋好奇,
到现在,闲暇时,逛著网络商店,看着那些诱人的性能介绍,心中还是美滋滋的 :)
看着看着,十几年的光阴也过去了
心中也渐渐萌生出一些与以前不同的感受
感谢PTT平台,本篇是对当下想法的一个纪录,也分享给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望能一起讨论!
于是进入正题:
Part 1 选球拍,选什么?
环肥燕瘦,每个人喜欢的球拍类型也不尽相同
但是好球拍还是有一些共通的条件:
A:输入与输出表现的一对一对应
如果把"人给的作用力",与"球拍的反应力",作对应图,应该要是一对一对应关系,
同一个击球点,同一样作用力的两次击球,理想上应产生一样的结果,
否则球拍会显得不稳定,
极端举例,一样的力道打下去,一球挂网一球出界,这样的球拍大概很难说好
所以我认为,"同样的输入对应到同一输出"的关系是好球拍的必要条件
B:输入越大,输出越大
根据物理原理,以及人类一般经验,我们总会预期越大的输入,会得到越大的输出
有这样的特性的球拍,才有办法比较符合直觉地来执行技术及战术
所以我认为,好球拍须具备条件"当较大输入时,输出需要大于或等于较小输入时"
在器材测评文章中,最常出现"力量"."软硬"."手感"
其中手感,是不少球友挑选球拍的考量,手感又分"手感线性"与"手感清楚"
手感线性指的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例如将输入与输出做作图
|
力| o
量| o
输| o
出| o
| o
| o
|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输入
于是一个特点出现,两轴的变相,都是与人的判断有关
关于力量的输入,有些人用自身肌肉的张力判断,有些用小臂的速度,
有些是靠击球手感觉的震动判断,
而击球的输出,也是球速.旋转.长短各种变相的综合,有些人以a为主要判断,有些以b,
有些以a+(b^2)之类
简单来说,就是球拍的输出是否符合"这样的击球值得怎样的输出"的预期
举个简单的例子:
曾经我在试打网友公认很线性的球拍黑萨
但是我觉得我打比较大力的时候,球拍的输出比预期的小,约略是这样的感觉:
|
力| o
量| o
输| o
出| o
| o
| o
|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输入
疑惑呀!说好的线性呢?
于是我想出了一种可能,或许我原本拿的拍子(VPS)是红色的线.黑萨是蓝色的线
| o o
力| o o
量| oo
输| o
出| o
|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输入
所以经过大脑的处理,觉得黑萨在比较大力区段的输出率比较小,变成下图
| o o
力| o o
量| o o
输| oo
出| o
| o
|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输入
https://m.imgur.com/gYIZYTL
但是事实如何无法求证,因为我的脑对于输入与输出的预期,是由原本手上的VPS所建构的
或许习惯打黑萨的球友来打VPS就会觉得是上面图,黑萨才线性
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找手感线性的球拍,不如说我们在找"符合预期"的球拍
而这个预期,与第一支球拍.与过往经验,非常有关系,且个人化
至于手感清楚,那又更是一门玄学
手感觉到球拍的震动,经过人的解读,然后预测击球效果,(难道是傅立叶转换?)
例如:感觉球拍的折弯形变;感觉球拍的凹陷型变
我想或许是:
会折弯的东西经常产生"这种"震动,
会凹陷的东西经常产生"那种"震动,
而球拍击球时产生了80%"这种"+20%"那种"震动,
然后经由混和的比例,我们预测出球的轨迹.力量
对于手感的偏好,本就是每个人天生不一样
如果穿越时空请平常习惯用枪/矛/槊当武器的三个武林高手来打乒乓,
各自觉得最顺手的球拍应该会是不同的三把
如果再加上以鞭子当武器的,可能选择又更与上面三人差异更大xD
所以在这一个Part, 选球拍,选什么?
我认为选的不是绝对值,而是与使用者的"契合度",与自身最契合的球拍
Part 2 世间没有没缺点的球拍,但有缺点少的球拍
再来乒乓本身就是具有拮抗的活动,例如:
在同一分球之中,就会运用到发力.借力技术,
追求击球速度,却还是要入球桌才算界内,
即使又转又低,但打在别人手上还是不容易得分,必须又要有控球力...等
有关借力与发力,
一般认为击球产生比较大形变的球拍,容易在发力时将力量传递到球体上,
产生的球质比较浑厚有劲
而在借力时,太大的形变反而增加击球的不稳定性,而且较小形变,对于反弹的效率也较高
这样的物理特性,造成势必顾此而失彼
世间没有只有优点的球拍,它的优点就会是他的缺点,而他的缺点也就会是他的优点
而对于平衡点的选择,
又要回归人(使用者)
喜欢/发力技术用得多的选手,自然会适合形变较大的球拍
或者依弭补的观点,借力技术较不纯熟的人,选择形变小的球拍来弭补技术上的短板
真正的平和/均衡,不是指球拍的平衡均衡
而是与使用者的技术结合,发挥出的平衡与均衡
"你才是主角"
世间没有没缺点的球拍,但是可以经由仔细挑选,与使用者的技战术搭配,
找到最适合你的球拍;人拍合作时缺点最少的球拍
Part 3 经常被忽略的变因:时间
最后我想提出一项我觉得经常被忽略的变因,时间,
球拍的弹性绝对的反应击球品质吗?
大部分有在打球的人,一定都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力量的输入,还需要作用在球上才算
其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肌肉的时间,球拍的时间,乒乓球的时间,三者配合缺一不可
球拍时间太短,手肌肉还没作用,出球没球质
球拍时间太长,肌肉的挥击都结束,或球体已经弹出,出球也没球质
而球拍本身,底板-胶皮之间的时间也要搭配
有些胶皮自身弹性速度太快,底板跟不上,那跟只用胶皮打球没两样
反之亦无法达到完善,
互相搭配才能发挥最大性能
所以看网络测评最容易产生的隔阂就是不知道对方的条件,
例如其实是一位力量超大,但是速度中等的肌肉猛男
他打得最顺手的球拍不一定跟我一样
这支底板的时间适不适合我自身肌肉本身的时间?
与胶皮搭配后整体时间适不适合现在的ABS塑料球?
粗略的出球时间长短比较,可以当作参考,
但确切的答案,大约是要试过才能得到结论
Part 4 结论
在我看来,器材的选择还是以人为导向,
各种表现评估最终回归到人的因素
数值的重要性占一定的权重,但更重要的是与人的契合度,与人的配合,与人与球的匹配
真正决定球拍价值的,还是在人手上的发挥
选球拍时的考量因以人为主
对于正在选择球拍的新手伙伴,
或许你与我一样在器材的大海迷惘,
若你想问我的建议,
我也只是以一个比较早开始迷航的人的观点,我给出的建议是
不要过度迷信数据,不要找所谓好强多好的,要找真正适合你的
至于适不适合,我建议(或许跟别人借)打过比较准确
而且要保持乐观,(我选了的这个拍子,会不会不好)
我认为人是有弹性的,借由技术战术的调整
去发挥手上球拍的性能
这也是打乒乓有趣的地方
关于网络上的测评要怎么看,难道没有参考价值!?
我想虽然球感是很因人而异的,但是可以先看看那位作者的主板
或是他喜欢的器材,与你有没有相近
找相近的,那他的感觉或许与你最相似
我想这样去看,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器材!
对于先进前辈,我想乒乓学问奥妙,我知道的完全只是管窥之见
谢谢您点进来
如果您愿意,有任何指正或点评,也请不吝赐教,点亮我的知识与想法
非常谢谢您!
祝球运昌隆,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