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如何配球

楼主: skypiper ( 天空笛)   2017-12-25 16:28:24
容我分篇打,
这东西要花些篇幅。
※ 引述《skypiper ( 天空笛)》之铭言:
: 1.从“以我为主”的概念来思考
: 2.从“对方优点和弱势环节”来思考
: 3.从“变化”的角度来思考
: 以我为主的概念来思考的话,
: 要有“针对性发球”、“互补性发球”。
: 简单讲就是力量.速度.旋转.落点.节奏元素,
: 这些元素都可以构成针对性和互补性的发球组合,
: 假设我们以一颗针对性、一颗互补性算一套,
: 因为现在每两分一个发球局,所以各一颗成为一套组合就好,
: (但是在21分时代,每五分一个发球局,
: 那组合可能就可以有更多模式。)
: 当你两颗组合的套路越多,
: 对手接你的发球会更忌惮。
: 再来是以对方优点和弱势环节来思考,
从对方的优点和弱势环节来思考,
我认为会有三个步骤:
1.了解
2.执行
3.制造出对方的问题
而这三个步骤是可以循环的,
先去了解对手的优缺点、依据对手的优缺点来执行配球,
在执行配球时,又要去制造出对手其他的缺点和临场问题,
制造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从对手身上挖出更多的了解,
再进一步更新执行策略,
假设战局战线拉长,五局六局七局,尤其是比分不断胶着,
这个循环可以一直做。
“了解”,
一般来说可以是赛前准备或赛中尝试。
赛前准备大概就是先去了解对手的优缺点在哪、
看对手的打法属性、参考过往交战经验..etc.
通常会是在第一局做较多尝试,
别一开始埋著头打,到了第三局第四局才开始做尝试,
这样你了解对手会比对手了解你还慢,
很多人说自己慢热,其实是因为都埋著头在打自己的球,
在差不多水平的状况下,
策略就会比对手晚一步、错失很多良机。
另外,别在关键的时候做尝试,
有一些没经验的人会选择在Deuce的时候、即将拿下的时候,
想说,
不然我来试试看这招好了、
看看我能不能吓到对手、
我就是突然想变一个不一样的看看。
我认为这不叫策略,这叫赌博,
这种赌博往往是盲目的。
尝试之所以是尝试,就是你不确定这招用下去的效果如何,
在关键的时候,当然是使用最有得分效果的东西,
即使关键时刻运用突如其来的变化,
也应该是你早就准备好拿来关键用的变化,
而不是你根本不知道效果好不好的尝试。
比方,
你整场都发侧旋侧下、没发过上旋球,
你也完全不知道对手接上旋接得好不好。
打到 Deuce突然你就心血来潮,我发个上旋球试试看好了,
如果对方刚好不太会接这个上旋球,你赚到,
但是搞不好对手根本喜欢打上旋,
他随手借个力加速打落点就让你葛屁。
这是赌博,不是策略。
有句俗话说,“十次赌九次输”。
第一局可以“以我为主”地去尝试各种得分手段,
也就是前面讲过的各种针对性、互补性套路,
从自己的路子去设计发球
大概尝试过各种落点.轻重.节奏.旋转等属性,
记一下对方大概哪几种类型的得分套路可能相对比较不会应付。
假设赛前对于对手非常了解,
第一局的尝试就可以从自己套路里的选项,
选择对手相对缺点下手,
确定清楚对手的缺点是否依然还是有比较大的漏洞,
偶而再尝试配一两个对方的优点项目但是没那么好出手的球。
比方,
对手可能打下旋差、打上旋摆速很行,
这样你尽量以下旋系列为主去设计,
但是你可能设计一个正手短较低较转的侧上旋,让他需要移位去挑,
发得让对手不好发力挑,
你可能发力去冲他、或者在"主动"的状况下打成摆速也行,
但别发得让他很舒服然后完全打到他的路子上,
在他比较优点的项目中,要能给出比较有难度的东西,而非给呛司,
这样的尝试才有意义。
看看他今天的优点项目的状态是不是依然打得特别出色,
以利你后面战局在选球上的策略搭配安排。
到了策略执行面来看,
发球接发球在心理层面的策略可以有四个模式,
a.直接得分。
b.给相反。 (不给对方想要的。)
c.给相似。 (给对方想要,但是难度高的。)
d.控制。
发球、接发球都可以运用这四个策略,
不过现在讲的是发球端,所以我们现在讲发球策略就好。
前篇文章讲过“以我为主”的策略,
这篇讲的是依据对手的状况所做的策略。
直接得分,顾名思义就是发过去直接发球得分,
在高水平的话这是比较少的,
但是偶而还是看得到世界级比赛会真的接发球状况百出,
让对手设计一些可以直接得分的发球、
或者回球虽然没直接失分但也差不远。
在发球接发球端水平差距没有那么大的状况下还是以后三者为主。
给相反、不给对方想要的,
通常就是避开对方的优点、往对方的缺点打,
比方,
发给平野美宇逼身急长球、正手短带些下旋这两种,
这是平野比较处理不好的球,
后续也比较难让平野站好好打摆速,
平野可能更喜欢上旋侧旋多一些,可以去挑或拧之后打成摆速,
或者是长球会喜欢对方发来反手可以很容易反手发力。
于是就是给他相反的,让他打不成他要的球。
又比方,
遇到一个业余很喜欢发力拉下旋,
只要出台的沉球或者稍微空一点都可以拉得特别好。
但是短球处理不好、借力球打不好。
那就不要给他想要的球打,
可以发短空不出桌、急长上旋。
又比方,
你发了很多短球,
现在对方接发球的心理上已经是在准备短球了,
他接发球想要上来处理短球,
你抓住了他的心里,那就可以冲长发一个逼身球,
他身体一上来马上被你的球逼到身体难出手。
总之给对方心理所期望的东西相反、不给对方想要的。
给相似,
为什么是说给相似,而不是给相同?
因为如果对方想要什么球你就给他什么球,
这叫喂球,不叫配球。
什么是给相似?
比方,
对手很喜欢用正手,他面对出台球很喜欢都用正手去拉,
如果你发反手长,他就会侧身正手拉,
假设你简单发到他反手长去让他正手拉,这叫给相同,
就是你好好发过去让他有机会准备好好攻击你,
就是喂球。
你顺着他想正手侧身拉的意图,发到他反手位去,
但是你发得外角一点、拐一点、球速快一点,
让他虽然侧过去拉了,
可是拉得很勉强,质量下降、重心回来相对困难,
你有机会在台前加速回给他正手大空档。
这样就是给相似顺着他的意图,
他好像做了他想的事情,
可是其实是你抓住了他回球的模式、被你设计了。
这是“给相似”。
又比方左右手比赛,
发到对手正手外角半出台,
对手不好发力,中等力量拉起来到斜线,
就等在斜线反拉冲下去。
这就是抓住对方回球的模式和意图,
确定对方会怎么回球,然后后面的球打自己的东西。
控制的部分,
通常是双方伺机而动、一触即发的状况下较适合使用,
如果整场比赛一直没目的地从控制开始打到尾,
就是让自己始终处于等待机会的状态、无法创造机会。
比方,
打到特别的关键分,差一两球就定输赢了,
发一个正手靠中间空空短短低低软软的球,
对方要发力不好发力、要借力又借不到力、
落点难打开、要摆短又容易出错。
这样看似每一种方式对手都可以做,
但是却每一种都很难做好,
在关键时刻,自己的专注力特别高、能盯住球,
于是你就有机会应对对手各种不够威胁的来球去做得分。
只要在你发球控制他之后的环节,
他出了一点包,你就有机会咬到关键分。
不只空短球,还有其他发球也是可以控制,
比方,
要出桌不出桌的中间侧旋,也可以是控制方案。
但是如果你从头到尾都想这样控制,对手接习惯了,
他要挑可以挑、要劈可以劈、要拐可以拐、要摆可以摆,
或许每个质量都不是极高,却可以一直变化。
你就无法更有效地创造机会、
容易陷入让对手反控制你的局面。
像双打的发球由于规则的关系,
所以通常发球方是以控制为主来配转不转居多。
比较保守的人有可能就会单打也是控制想法为主来设计策略。
我自己是建议我所讲了这么多的配球概念都要综合运用,
而不是保守打控制安全牌。
有时候,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尤其是当对手越来越习惯你的发球得分套路,
或者当下他就是打得特别有自信、有感觉,
就得要去多挖掘一些问题出来给对手,
自己才比较可能摆脱困难。
比赛中最好的状况是当然优点打缺点,
这是赢球效率最高的状况。
其次是“优点打优点”、“缺点打缺点”,
没办法“优点打缺点”时,
一般人会先选择“优点打优点”,
假设不利再去“缺点打缺点”。
这时的配球就要有所改变,
偶而可以拿自己比较不是特别有威胁的东西出来。
比方
丁宁打上旋球相持是优点、
从下旋开始第三板抢冲是较薄弱的环节,
理论上应该跟对手打最好以侧旋侧上为主会更舒服。
但是对上平野的时候,
丁宁大量采取从下旋开始打的策略来做搭配。
因为两个人都擅长打上旋球,两个人优点的差异不大,
但是打下旋球的缺点环节,平野就比丁宁差很多。
通常,
这是战局战线拉得比较长的时候、
或熟球、
或是胶着时特别遇到困难,
才比较会去做的事情。
要是双方没打过几次又三局四局就结束的比赛,
想办法拿自己优点打对方缺点可能就结束,
根本打不到挖掘问题的环节。
但是如果打熟球、一天到晚打个十几局,
挖掘对方问题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就会是前面讲过的“了解、执行、挖掘的循环”。
挖掘问题的方式,
可以是
1.再尝试
2.变化
这时的尝试尽量穿插在比较不关键的比分当中,
而不是像第一局一样主要就采取试探的心态去打。
在试探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谨慎,
去作一些前面还没尝试过的套路来得分。
比方,
马龙有时候遇到困境的时候会采取反手发球、逆旋,
这不是自己的特长、也不见得使用就会有效果,
但是常有可能这样一个尝试,突然就抓住了战局。
比方,
马林在世乒赛第一次遇到松平那场,
战况特别胶着打到决胜局,
最后发的是自己前面都没发过的普通侧旋,
松平突然就接不好。
这些东西可能平常拿出来用对手不会出错,
对手当下可能能力很好、你看不出有什么缺点可以打,
这时就要靠自己去挖掘制造对手的出错。
本来对手没有问题,可是你现在挖掘、制造出对手的问题。
这是从“对方优点和弱势环节”来思考配球。
那么从变化的角度来思考呢?
(待续)
作者: alkan30751 (alkan30751)   2017-12-25 17:30:00
好精彩呀!真的收益良多!谢谢分享!
作者: polyhome (小天)   2017-12-25 19:30:00
作者: thewindjuei (Confuesd Reveller...)   2017-12-25 21:05:00
谢谢分享
作者: spr313326339 (阿德)   2017-12-25 21:10:00
作者: unidata (-_-)   2017-12-25 21:14:00
非常棒,但最麻烦的是异质性球皮的处理,又是另一个世界有个经典比赛,就是张哲嘉vs陈亦君的梅竹赛,张程度那么好,面对异质性球皮的处理,也是会不好打。
作者: zazerlin (Zazer)   2017-12-25 22:06:00
好文值得推
作者: nickgeog (阿中)   2017-12-26 00:51:00
作者: gs1 (Zzzz...)   2017-12-26 00:51:00
推 马龙对大岛那场也是 大岛中段突然很合马龙的球 马龙到最后五六颗球 才又抓到这场大岛对某种球的盲点 连吃好几颗
作者: shaher (热情台球)   2017-12-26 09:19:00
推分享心得+赞
作者: ingenii (catch22)   2017-12-26 13:08:00
大推
作者: red0210 (My Name Is Red)   2017-12-31 10:1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