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愈来愈无聊的台球版该如何拯救XD

楼主: yinda ( )   2016-11-06 22:28:41
: 推 magicdio: 楼上说出我想说的话了 11/06 21:13
: → magicdio: 我还记得当初Bryce f1 m2000刚出现的时候 ...... 11/06 21:14
有长期跑球馆或者关注器材的,可以发现随着规则改变,
台球人口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成长,讨论度反而越来越低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早期刘国梁、孔令辉、金泽珠、小蒋、老瓦、萨姆、皮尔森时代,因为器材多元化
因此打法百花争鸣,不同的技巧都有各式各样的人模仿
每次比赛都会造成许多悬念,不知道这次到底会是谁拿到前三名
当时的加油似乎比较没有所谓的国籍情节
而是针对自己喜欢的选手下去加油,当然有小蒋或小庄是要支持一下啦~
不过要我排出一个喜爱的球员顺序,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排~大家讨论起来都很有趣
当时各大品牌也针对球员的打法特点有不同的产品
YE、哀洛瓦的提琴拍、老金、Avalox、P500、甚至后面的王励勤等球拍都有明显特色
sriver、bryce、markv、vario、F1-3、JO、环球889、许绍发999等球皮各有千秋
颗粒呢?短、中、长胶、生胶、熟胶更是千奇百怪~梯形的、香菇状的颗粒也都有
所以每次大家讨论起来总是特别热烈 因为不同的器材、不同的打法容易引起讨论
胶皮也有制造出可以打出金属声音的
甚至连灌个快速胶都能爽半天~我永远记得学长用兴奋的表情告诉我俄罗斯灌胶法...
害我灌坏了几张皮...
大家会去思考如何破解、或找找到更好的武器去破解等方式
当时器材又不会太贵,平均落在500-700之间
最贵的bryce一张也才1000,因此大家更换的频率非常高
二手器材交换打的风气也很兴盛
但是现在的台球趋势已经变成大球、禁止灌快速胶
所以打法几乎都是横版暴力弧圈,器材拼的就是快、快、更快
大家讨论打法时,马龙、张继科、樊镇东、澳洽等人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吗?
各大厂牌现在主打的球皮特点有什么特别差异吗?
现在已经很难像过去可以写出vario控制稳定好上手,速度普通但灌胶后又生猛异常
sriver旋转强、速度普通但灌胶后根本是神~还有所谓的sriver"皮付"一片难求~
Bryce硬到爆但是速度快很难控制~但是咬到球旋转度强又有尾劲~所以一定灌胶~
连灌胶到底要灌几层都能讨论、也让大家爆出许多趣事或佚事
例如听说孔令辉都要灌10层?朋友模仿以后灌到海绵裂开...很好笑吧~
可是现在呢?随便一张内建快速胶球皮大概都要1000起跳
连颗粒也是一样涨到夸张~接近1000甚至以上的都已经常态了
随便一只板子也都要2500以上起跳
我想大家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兴趣买~也觉得贵得离谱~
我上一张皮快五年年才换~这次这张皮也打了快三年~也打算继续撑著~
至于台球影片或转播~自从马林退役以后也提不起兴趣看~
不是说各种改革是要增加台球的可看性和人口吗?
我倒认为台球本来就是一项技术性强的运动上手不容易
"少数"有兴趣的人会因为台球的技术和变化而栽入台球世界
"多数"因为技术性而怯步的人就是不会想踏进去
改再多的规则或者器材吸引到的"多数"人有限
因为入门的握拍、左右连续击球到旋转控制本来就不容易学好
但是那一群"少数"人却可能因此慢慢流失
另外 可以打球场地也越来越多,球场也会互相抢客群,分散了聚集的族群
而现在的工作型态下班责任制也让大家没什么力气再去打球了
现在球场上会带小朋友去一起打球亲子同乐的家长也几乎没有了
想当年我爸带我去球馆 我坐在旁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捡球喝饮料也挺开心的~
总而言之 让版上的讨论风气变少有很多种原因
但是 版规、中国文章等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相信大家都只会是一时口语上的不愉快~
约出来见面PK打球 相信不悦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
以上是小弟的一点心得~
作者: x1245678 (林肯解放匈奴)   2016-11-06 22:30:00
其实我觉得台球并非难上手 只是难精通 不过打球的人口数真的变很少
作者: brightwish (密码同帐号)   2016-11-06 23:11:00
我倒觉得一项运动大家都拿着不一样的器材是特色但是总感觉一项运动器材的影响太严重的话很奇怪聚焦在怎么要灌出一块好打的皮不该是一项运动的重点
楼主: yinda ( )   2016-11-06 23:18:00
楼上误会意思了~我只是要表达多样性的吸引力~不只侷限器材~多元打法也是一种吸引力~例如直版~文章说器材只是举例~
作者: pooito789 (你大我呀)   2016-11-07 00:15:00
下班责任制真是深受其害,球馆又变得很商业化,唉~~
作者: mepass (努力浪费人生)   2016-11-07 00:33:00
我觉得从学校毕业后要找到场地都不容易
作者: onlyherro (‧将臣‧)   2016-11-07 01:30:00
推推 我想念当学生的时候 虽然穷宁可省钱买器材 现在连看球的兴致都没有
作者: jojoStar (白金之星)   2016-11-07 04:38:00
台球也是一样状况 这篇好文
作者: saghin (囧叔)   2016-11-07 07:21:00
同感 大学时很热衷研究器材跟原理 长城唐桥
作者: EtIris (爱的一粒柿)   2016-11-07 09:00:00
其实是台湾的薪资水准低得可怜 T___T
作者: jcjan (None)   2016-11-07 09:37:00
我倒没觉得打球人口变少, 假日球馆依旧人满为患.我常去的球馆有两间, 一间水平较佳很少见到初学者.另一间则以退休老人居多, 大多数人不喜欢跟高手比赛.
作者: better1234 (better man)   2016-11-07 10:35:00
推一个 看到俄罗斯灌胶法 我笑了XD
作者: magicdio (My Little Angles)   2016-11-07 10:40:00
真的价格涨翻天,不知道有其他的运动,运动器材价格涨到两倍以上的吗?
作者: airdog29 (改变不了事实)   2016-11-07 11:00:00
自行车...... orz
作者: chenyy0128 (chenyy)   2016-11-07 12:29:00
网球,羽球也都涨很多。网球拍主流选手代言非限量版定价都万元起跳
作者: openbestbook (吃萝卜不吐萝卜皮)   2016-11-07 15:06:00
网球拍通常是卖定价的5.5~6折
作者: volvic5566 (大葛格)   2016-11-07 16:10:00
推 真的很怀念打法多元的时代
作者: yachkotw (pip)   2016-11-08 23:22:00
盈达学长很久没出来,一PO就是经典等级的好文我也认为被前后任国际乒协头头这么一胡搅乱改规则后,反而打法与器材的多样化都没了,现在就是中国的那个套路独尊且短时间看不出有取代的倾向,而其他的拍种与打法也快速消失中,我真的怀疑这样继续搞下去,不只台湾,会不会连全世界的乒乓发展都会慢慢的凋零(我是说慢慢的)
作者: ring5611 (蒋亮亮,来一个!)   2016-11-13 12:07:00
推,毕业后真的都没打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