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入住家附近某个社区活动中心的台球社,年缴600元,可无限使用,
为了庆祝再渡红尘,又换了新球拍与新配置。
新配置是 1.5 mm 的 Mark V(红面正手)与 1.5 mm 的 Donic Coppa
,是原版的经典传统日系胶皮,后来衍生一系列以 Coppa 为名的德
系内能胶皮已经与这张原版胶皮大不相同了。
底板是 Donic Waldner Allplay,棕色手柄搭配四色彩色拼花。单就
底板本身的特性来讲,其结构类似于 Stiga AC,和 Donic 本家的
Appelgren Allplay相比,板身较薄但选材较为硬挺,出球速度跟弹性
略高,容错稍低,如果要再快一点,就是前一阵子版上很流行、台湾也
有发售的黄柄瓦木了。但这是跟类似结构的底板相比之下的感觉,它
的速度肯定不会比OC结构的五夹拍、七夹拍、加料拍快。
当然有人会问:在现在已经全面改用40+塑胶大球的年代,就算可以理
解采用较慢、控制较稳定的底板,回头使用在小球年代都可能不太够
力的 1.5mm 薄海绵平面传统胶皮,这球还能打吗?更别说这些薄海绵
胶皮在台湾的台球专业用品店几已绝迹,要取得还得从海外(例如
dandoy)网购,有必要这么费事吗?如果我说,我是用无机胶黏的,
也不灌油灌膨胀剂,恐怕大多数的版友都要摇头说这球根本没法打了。
如果是在俱乐部里面跟各路球皮打比赛,我可以告诉各位,这组合能
打,而且出人意料的好打。然而,我不能保证各位可以跟我有同样的
感受。
由于我自己的身高、体重(六呎一吋、180磅),加上我从事多项其
他运动,“主动发力”“发大力”这件事对我来讲并不难,而困扰我
的是台内小球与接发球处理的稳定性,以及发力进攻时球会不会因为
用力过猛而飞出台自爆掉分的问题。一般的常识,海绵愈厚,回球愈
有力、愈旋,但是台内控制的精确度也会随之犠牲。如果我像马龙、
张继科这种等级的球员一样接受长期严格专业的训练,用高速内能皮
来控制也都不是问题,但我一个将近中年的业余爱好者怎可能有这样
的训练水准?改用薄海绵传统皮加强控制,只在必要时用自身发力来
强化进攻的一板显然是合理选择。
第二,台湾大多数的台球场地缺乏足够的宽度与高度纵深。2.0mm 或
者 MAX 厚度的传统皮、内能皮,才可以在动作不走样、架子不散开的
情形下进行中远台的攻防。如果没有这样的纵深而只能以近台打法为
主,减少的海绵厚度,完全可以靠正确的发力来弥补。
1.5mm 的薄海绵平面传统皮配上“应当是很无力的底板”,还制造了
一些有趣的效果。因为薄、撞板快,对于一般的抽球(略带一点上旋
),可能透过撞击的角度让它“没有足够的加转”,而变成不旋甚至
带一点点下旋的效果,使得球性可能变得有一点点像生胶短颗粒的来
球。因此,如果面对生胶短颗粒的对手,这可以制造额外的战术变化
:除了拉弧圈加转以外,也可以“以快制快”,透过板型和撞击的角
度调整形成相似球质的对攻。那么整体动作的架子要小,发力要精简
,靠提升摆速、还原快和脚步变化取胜。
另一个特点是,这样的配置在足够场地纵深的前提下,甚至可以用削
球的方式过渡一两板。比方说,对手大斜线攻我正手外侧,我虽然回
击但站位已被调动,对手再攻反手位时,可以反手削一板回去,球质
低长而沉,普通程度的球友不见得能够正确应对。
(但请不要问我这种球被马龙或丁宁一板扫回来怎么办--如果你有
机会可以跟马龙或丁宁这种等级的球员认真对战,你应该不是本文的
默认读者。)
此外,这样的配置顶得住一般球友的重板进攻,在近台甚至可能靠着
反挡的落点控制而得分。如果有足够的场地纵深,这种好控的拍皮组
合也可以让你重现瑞典人全盛时期的的中远台全能高弹弧圈打法。
Mark V 是大家都熟悉的传统胶皮,就不多介绍了。至于1.5mm的Coppa
,与相同厚度的 Mark V 相比,击球感比较“轻薄”,拉扯的感觉略
差,遇到比较沉的来球会有点“拉不动”的感觉,但是小球控制优于
Mark V,接发球比较稳定,挡的控制线路好,弹击非常爽利(瑞典人
老佩在小球年代就是使用这张 Coppa,他的招牌动作之一,反手大跨
步弹打一击毙命,就是用 Coppa 打出来的)。如果手上功夫好,磕
拱刮削这些手段也能施展--顾名思义,Allplay就是全能打法,什
么招式都能来上一点,而不只是抢攻猛杀而已。
如果要讲这个组合在实战中的缺点,就是你不太可能指望一板打死对手
。想要得分,靠得是能够稳定将球回进台,调动落点,视对手的技术
作出因应,在对手出现破绽、回球冒高时才发大力一板致命。想要尝
试使用薄海绵平面胶皮,但又怕底劲不足的话,可以考虑快一点、更
硬有支撑的纯木底板(例如 Infinity VPS、Persson PowerPlay或者
Joola V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