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旧文顺手回一下
※ 引述《season0405 (第五个季节)》之铭言:
: 原文恕删
: 一、关于 14487 篇 zewaywife 板友的疑问
: zewaywife 板友的问题都问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三题问答之后,板友们应该都能
: 以更正确的大方向去练习拉球。以下将用‘出桌下旋拉球’的‘loop’(以下称加转
: 球)与‘speedo’来做明确的对比,使大家能够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 1. 拉 speedo 的击球点是在哪呢?
: 球过网、弹起后,抛物线的最高点。最高点前的上升期不建议新手去抓,因
: 为移位速度要求高也会有球性(旋转强弱)难抓的问题。
: 加转球:高点之后落下期
: speedo:抛物线的最高点
: 2. 拍子是否跟拉下炫一样,还是要再压一点?
: 我猜 zewaywife 板友的意思应该是‘挥拍角度是否和拉加转球一样’?
: 若以击球方向说明,加转弧圈往上较多,speedo 往前较多。若用角度来解
: 释,拉球挥拍的斜线与地板水平面的角度会有大小之分。
: 加转球:往上多所以角度大(约 70-80 度左右)
: speedo:往前多所以角度小(约 45 度左右)
: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目的是将个人感觉具体化,因为确切的角度难以测量。
: 3. 击球时是先撞再磨吗?
: 接触球的时间只有一瞬间,所以两个性质(摩擦与撞击)都会存在,比例则
: 会因为挥拍角度不同而有变化,如同我在最早的推文所说,这些立论都是以‘咬
: 紧前提下’来讨论‘加转球’及‘speedo’,因为只要是拉球技术就必须咬紧。
: 加转球:往上所以撞击少
: speedo:往前所以撞击多
: 这边要再次强调,比例的说法是帮助板友了解‘比例的确存在’,因此请不
: 要问我几比几好,‘“量”的概念可以帮助思考’,然‘确切数据较难帮助动作
: ’,我相信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 对于具备此项技术概念、并能够思考自己球技的人来说,‘从原理了解去打
: 出正确的击球性质’绝对是最好的方法,‘而非直接说明动作’,因为别人不是
: 自己,很难心领神会。
: 二、误会厘清
: 1. 先上后压?
: 拉球中,挥拍应该是一个连贯动作,先上再压的二段式说法有些怪异,击球
: 只有一瞬间而已,而且既然都先向上拉了,要怎么说服人这是 speedo ?如前所
: 述,决定‘挥拍角度’就是要决定‘拉加转(往上较慢)’或是‘speedo(往前
: 较快)’?
: 2. 不管撞击只管摩擦?
: 我想说的是,如果认同拉球中会同时存在‘撞击’及‘摩擦’,就不会说不
: 在意‘撞击’。拉球时的挥拍角度,会决定‘撞击’及‘摩擦’比例的多寡,换
: 句话说,认同‘角度’的重要性,就不能否认‘撞击’的重要性。所以如果说拉
: 球只用一种角度就能拉出‘加转球’跟‘speedo’,我才能认同真的可以完全不
: 管‘撞击’,当然这不太可能。
: 3. 碰撞跟撞击?
: 这部分根本是鬼打墙,我一直提到的碰撞就是撞击,拜托不要再玩物理名词
: 解释游戏,没有帮助。要玩就不要用‘碰撞’一词,全部依照原PO的‘撞击’定
: 义为标准,整篇全文也是如此。
: 碰撞:若要被解释成所有物体的接触,那不如不说,有说跟没说一样。
: 撞击:在 14487 篇 zewaywife 板友已经知道何为‘撞击’了,这看法应该
: 也是大家对于‘撞击’的普遍认同。
: 根据以上文章所述,相信大家应该都可以认同,拉球中一定会有‘碰撞’的
: 发生,但大家其实好奇的是‘撞击’与‘摩擦’在 speedo 中的关系为何,焦点
: 如果模糊了,会很难讨论。
以上基本没啥问题
: 最后,我们再看一次大家都看过的一场经典比赛‘第11届全运会马龙对王浩’。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4rdOynsEf8
: 在第一球的对拉及 1:15 马龙起板那球,马上就能够印证‘角度决定撞击及摩擦(或
: 说速度与旋转)’,也可看出:
: 1. 挥拍整体的连贯并非先上后压‘二段式’
: 2. 整个完整挥拍绝对不会完全低于肩膀以下(马龙非常明显,而王浩也是拉完还原后才会
: 低于肩膀),不要战说后来有放下来,还原不低于肩膀,难道要一直举著吗?较精确的
: 说法是,拉球击球时手的高度几乎都会低于肩膀,不要造成误会,而高于肩膀的球当然
: 大家就会选择扣杀而非 speedo,因为才打得死人。
: 3. 这两个镜头拉球声音的明显差异也印证了‘撞摩比例’的说法,‘撞击’多当然声音就
: 大,还有别再扯咬球紧不紧的问题,世界顶尖的选手应该是没有不咬的问题。
: 感谢大家收看。
到这边就有点问题了,用这部影片来举例还蛮奇怪的,
因为整部影片马龙和王皓都是拉 loop 而非 speed。
speed 应该是在近台拉上升期,强调制造强烈速度为主的技术。
要对拉的话就应该要拉 loop,
而整部影片看来,马龙的对拉也确实都是拉最高点到下降前期,
王皓的拉下降期又更明显了。
以上还只谈及拉球手段,更不用说整个高弧线效果,
完全就是 loop 无误,怎么看都不像是有拉 speed。
所以这部影片并没有办法证明后面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