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孔令辉:亚运决赛和丁宁配合偏差 输得及时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4-12-13 13:58:07
孔令辉:亚运决赛和丁宁配合有偏差 球输得很及时
以下为《乒乓世界》2014年第十一期孔令辉专栏内容:
  孔令辉:第一次站起来鼓掌
  仁川亚运会带给整个女队的收获是很大的,综合性的运动会在每次奥运会之前只有一
次,对队伍的锻炼和单项锦标赛是不同的,队员打起来的感受也不一样。
  亚运会整个过程中让我最紧张的肯定是团体决赛,第一场丁宁输了球,刘诗雯第二个
上场第一局又发挥失常,当时我感觉就不太好,但第二局刘诗雯赢完以后,我感觉从局面
上来说我们能控制住了。第三场我们优势比较大,大分2比1领先之后,整个局面对我们来
说比较有优势。
  其实决赛之前还没抽出主客队时,我就跟刘诗雯和丁宁两个人说,不管谁打第二场都
要做好第一场输的准备,如果不做好困难准备,运动员上去碰到突发问题就会一下缓不过
来神儿来。之所以会这样提醒她们,是因为她们都快两年没打过福原爱了,而福原爱的球
有一些特点,长胶有一些自然的旋转变化,会打得人比 较乱,结果恰恰是在这个环节,
队伍出现了问题。
  团体决赛我和丁宁的配合出现了偏差
  东京世乒赛团体赛我们队伍打得比较轻松,排兵布阵都能抓住对方的拖点,打得都很
稳妥,没那么难受。亚运会在决赛中出现输球的情况,使我们局面很被动,给整个队伍敲
响了警钟,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磨练,也证明了我们并不是强大到可以一场不输,真的在
上场前就要做好输球的准备,甚至是0比2落后的准备。仔细分析丁甯对福原爱的那场比
赛,丁宁第四局曾9:3领先,在领先这么多的情况下,她是不应该输回去的,假如第四局
能追回来,场上局面也就扭转了。最终丁宁输掉比赛,跟我在暂停的战术使用上出现了
偏差有关。
  在亚运会团体赛中,我和丁宁的配合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让她这么打,但是她想
那样,当时我觉得不要打乱她在比赛中已经成型的习惯比较好,但是从比赛结果来看,已
经反映出来她出了一些问题,以后我们两个人在战术使用上首先要互相统一,统一以后在
比赛中才都能更果断一点。
  输球后我们也一起总结了很多,丁宁在赛前准备的战术没能很好地贯穿比赛,在前两
局打得比较保守,0比2落后才开始进行调整,这就有点太慢了。这次比赛对丁甯来说意义
很大,她作为这次亚运会整个女队的核心,带领全队打团体赛,虽然她决赛第一场输了,
但可喜的是她能在第四场及时地调整过来,而且发挥 得不错,跟几年前相比丁宁心理上
确实成熟和强大了。同时丁宁也要看到需要她改变的东西,她一直以来都有自己赛前准备
和使用战术的习惯,以后在一些特定的环 境下也需要她做一些改变,这样在比赛中才能
给对方一些压力。比如她的战术使用,不能永远用这一套,需要有一些战术顺序的微调。
  我认为丁宁这场球输得很及时,现在换了新球,她以前固有的技战术有很多要微调的
,比如凶稳关系、拉球的品质、前三板和整个衔接技术、相持技术、站位元等等,都需要
有调整。如果她一直四平八稳地赢下去,就算教练跟她提议需要调整,但她自己可能看不
到这些问题,觉得已经够用了,这样就有可能在将来更大 的比赛——世乒赛或者奥运会
中爆发出这个问题,而她现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还有时间来帮她调整和提升。
  刘诗雯四年前的亏没白吃
  团体赛决赛后,队员主动跟我聊起莫斯科那场球,她们不提我都没想到,一说还真是
这么个上场顺序。刘诗雯说她打第二场之前我跟她说了什么她根本听不见,在赛场上她
第一局打得很差,技术全都衔接不上,3分就输了。第二局刘诗雯在0:2落后时有个对拉,
她拉了很多板然后赢了,这个球算是个转捩点,随后 她心态就逐步稳定了,战术使用也
正常了,调动对手也就多一点,第二局赢了以后比赛的局势就定下来了。刘诗雯和石川两
个人球路差不多,特点都是速度比较快, 但是刘诗雯比石川无论在防守还是进攻都更全
面一点,所以只要心态稳定住、局面控制住,比赛就能打流畅。
  在刘诗雯团体决赛赢完第二局的时候,我站起来给她鼓掌,赛后队员都说从来没见过
我站起来鼓掌,因为以前的比赛没有打到让我特激动的点上,包括世 锦赛、世界杯的时
候也没什么让我特激动的球。但是刘诗雯这场球让我感受到一些压力,同时第二局又是个
转捩点,能让我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刘诗雯从2010年到2012年输过一些团体赛,吃过不少亏。从2012年初到现在她基本没
怎么输过外国人,我想打单打她没什么问题,但是团体 赛可能还是有个心结,之前虽然
世乒赛团体决赛上场了,但是对手水准比较弱,所以这次亚运会对她来讲是一个真正意义
上的考验,尤其在第一场队友失利的情况下,她还能够赢下来,控制住局面,最终取得胜
利,这一分无论对团队还是她自己都是很重要的。
  在单打比赛中,刘诗雯在1/16决赛对朝鲜的李美京时出现了一些状况,打得比较急躁
,还引起了她自己心态上的慌乱。赛后刘诗雯及时和我进行了沟通,她感觉自己比较急、
保守,总想赶紧过一关,我当时就跟她说,要是以这种心态去打的话,就肯定打不了单打
冠军,因为没有人能“保”来一个冠军,必须要轻 装上阵。本身她跟外国人打,是略占
上风的,她再能拼着打,心态轻松一点,整个战术使用更灵活一点,优势就会更明显。相
反刘诗雯要是保守,心态一紧张,一急 躁,就跟对方水准差不多了,对方要是再跟她咬
住,那她心态肯定更不好了。刘诗雯现在比较成熟的一点是敢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这一点我觉得对运动员来 说非常重要,在自己感觉不好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很多时
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别人的开导可以想通,接着能积极面对比赛。所以在1/16决
赛后,刘诗 雯在单打中就越打越轻松。
  朱雨玲在单打决赛中没能豁出去
  朱雨玲赢冯天薇那场单打半决赛打得比较激烈,虽然比分是4比0,但有三局都只赢
了两分。以前朱雨玲打冯天薇很轻松,因为对手不适应她,所以在去年世乒赛和后来的公
开赛中朱雨玲很干脆地赢了冯天薇几次,但这次比赛明显能感觉到朱雨玲被研究得比较
透,对方是抱着拼她的心态投入进比赛中的,前三局朱雨玲都打到10平以后而且只赢 了
两分,场面非常胶着,只要输掉一局就会很难打。被对手研究后,朱雨玲面临着和以前打
比赛感觉反差很大的局面,不过在这时她的表现很不错,能够咬下每一局。
  决赛我没想到会是这么“一边倒”的局面,虽然以往她们的交手战绩是刘诗雯是胜多
负少,但感觉朱雨玲应该是有的打。我觉得除了刘诗雯自己发挥比较好、赢球的欲望更强
烈以外,朱雨玲自己没有在决赛中抱着豁出去的态度去打,也是导致比赛“一边倒”的很
大原因。决赛里朱雨玲还是在用一些正常的技战术,本 身她的球路就偏下风一点,胜率
也低一点,肯定需要一个大的战术调整才有机会获胜,比如跟对方打得凶一点,或者打得
让对方难受了,她才有机会,但朱雨玲没豁出去,所以我看到的决赛就是她基本没什么
获胜机会。
  朱雨玲在亚运会中打得最不好的一场是团体赛8进4对中国台北郑怡静的那场球,2比0
领先,在第三局7:5时由于一个侧身球没拉到,导致后面战术使用开始偏稳,给对手留下
很多搏杀的空间。比赛打到决胜局时朱雨玲2:7落后,她比较好的一点是能咬住,不会一
下子崩盘,但她完全可以轻松赢下比赛,不用 把自己打得这么被动,因为一两个球而乱
了自己的心态。
  我并没有因为朱雨玲团体和单打决赛的发挥而对她失望,因为朱雨玲在这次团体赛中
的位置比之前有所不同,世乒赛团体赛她纯属作为一个新秀去展示自己,这次队伍还给
她报名参加了单打,在团体比赛中任务也比之前重很多,她自己在备战时也感觉到压力和
紧张,这都是正常的。年轻队员在要承担比赛任务时,自身的压力和外界给的压力肯定
要远远大于她刚出道的时候,因此朱雨玲的发挥和遇到的问题都在正常范围内,应该很好
地进行总结。
  队伍在亚运会中收获很大
  这次的双打冠军朱雨玲和陈梦也算从出道就开始配的组合,但两人打得大赛不多,跑
位、默契、调动都还需要磨合,拿了冠军以后,可能将来的比赛任务会慢慢多一些。我们
的另一对双打武杨和刘诗雯是攻削组合,她们在对外国人的比赛中很有优势,因为她们两
个各有特点,武杨的削球旋转变化比较多,外国运动员很不适应,刘诗雯攻的品质也高一
点,防守 能力强一点,但面对自己人的决赛,两个人必胜的信念还不够,决赛中没有抱
著誓死一搏的心态。纵观整个亚运会,我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刘诗雯和朱雨玲两个人,她
们无论在单打还是团体比赛中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12-13/10207445561.s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