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回馈 03 Netflix 《陆王》II

楼主: orthodontic (土城市便宜学游泳^^y)   2025-04-03 23:56:33
延续《陆王》的话题 …
剧中提到跑步姿势不良,容易造成ITBS髂胫束症候群,俗称“跑者膝”
髂胫束是一条从臀大肌连结到小腿的筋膜束,位于大腿外侧,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腿肌群在
动作上的稳定性
跑步、骑脚踏车时,髂胫束会和膝盖外侧的外上髁摩擦,当摩擦程度过高、过于激烈,容
易引发疼痛导致ITBS(图1)
ITBS尤其好发于陆地下肢运动,虽说游泳是上半身的运动,但下肢为主的蛙式,会不会中
标呢
这就要从蛙式的动作说起ㄌ。
一般而言,蛙式脚部动作有两种(图2):
大蛙脚
小蛙脚
从大蛙脚英文名“pullout(往外拉开)”,就大概知道动作长怎样:
双腿向外张开至比骨盆宽,从鼠蹊部开始发力,用大腿内收肌把水夹起;
简单来说,就是两脚张开用整只腿的内侧夹水前进
大蛙脚:
优点
简单易学(脚张开谁不会啊XD)
夹水量多、前进感明显(动员整个大腿内侧夹水)
适合长泳(鼠蹊部紧邻髂骨和髋关节,而膝和髋分别是人体第一、第二大的关节,
用它们发力较不易疲累)
缺点
动作容易做错(例如向外踹、踢),导致夹水效率不彰QQ
对于久坐臀大肌无力的人而言,腿容易酸、游起来容易累
需要增加髋关节的延展度,来提高夹水量(就是髋要开,腿才打得开啦 )
双膝张开、动作较大,水阻较大,动作效率较差
小蛙脚:
以膝盖为轴心,大腿并拢、旋转小腿肚来夹水
优点
旋转半径小,动作回复时间较快,因而适合冲刺阶段的游泳
下肢动作角度较小,造成的水阻也较少,动作较为流线,效率好
缺点
动作较难、入门学习门槛高
长年长期以膝盖为轴心旋转,膝盖弯曲、动作角度大,容易跑者膝
唉~就是要保护膝盖才来游泳…肿魔办
别怕,可以事前预防 !
透过加强臀大肌、臀中肌(统称屁股),以及股外侧肌相连(大腿外侧)的肌力,减少髂
胫束的负担。
蚌壳/ 贝壳式,加强臀中肌和大腿外侧的肌力,加上弹力带效果更好
而髂胫束负责髋的外展,维持骨盆和膝的稳定;
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加强髋的延展度,让髂胫束鼻要那么紧,减轻它的压力就不容易受

你各位可别以为游大蛙脚就没事
若要双脚张得够开、夹水量够多,还是得加强髋关节的延展度啦
总之,没事多拉筋,身体柔软度 UP,运动伤害OUT‼
瑜珈的鸽式、双鸽、蜥蜴式和蝴蝶式,能有效开髋并舒缓压力山大的髂胫束(图4、5、6
、7)
以上图片就放在附上的网页留言处 ^^
以下为图文并茂好读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Ff9JX9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