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4高中辅导科教甄分享

楼主: Adayuan (无生)   2025-06-19 22:58:51
今年有幸通过独招,在代理的学校原地考上,跟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发愿考上了要来分享
这几年的备考经历,所以借了我弟的帐号来还愿了!
声明:我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备考技巧,主要分享的是心态上的调适、不太会念书考试,但
实务能力佳的人可以有的准备方向。
开始前要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老师”对你来说,是职业还是志业?
2. 如果没能在预期的时间内考上,你还愿意坚持多久?
3. 当工作的环境不如想像中美好,学生、家长或是同事很难一起工作,你还会想当老
师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能在“老师”这个身分角色上走多远,无论是代理还是正式都
一样。
我听说过有些老师感慨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越来越难搞,如果不是因为教师工作稳定,
真的很想逃跑、也有遇过有的老师很果断的就离开教职转换跑道、或说对于有教师证的代
理老师来说,似乎代理七年到八年就是上限,再考不上,就该换工作……
所以上述的三个问题,在教甄这状似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赛道上,很重要。
说明下我的背景,这也是我之所以发愿说要分享给考生们的原因:
我是非师范体系的私立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在大学期间修毕教育学程,没有延毕就进入教
育实习,实习结束就考教检(我修业的那年要先实习完才能考试),教检完等成绩的空窗
期跑去做了跟教育无关的工作一个多月,拿到教师证后立刻就进入高中,开启了漫长的代
理教师生涯。
有多漫长呢?从我第一年开始当老师起算至今,到六月底学年结束,就要满八年了,差不
多是人家说代理老师该考虑换工作的最后期限。八年间我换过三间学校,现在原地考上的
是第四间。
因为只喜欢高中领域,所以我待的一直都是高中,完全中学、纯粹的普通高中到现在的学
校,从新北市到台北市;每年都会考正式教甄,疫情前全国各地的独招、联招,只要时间
允许我都会去考,疫情后基于安全考量,联招就只考新北和全国,其余独招也都限缩在新
竹以北,但总是卡在初试过不了──有时只差一题、甚至是一两分。
正式考不上,只能继续代理。在新北两年因为没有叙薪,就逃跑到台北市,在台北市因为
代理期满和代理原因消失,接连又换了两间学校,最后到了现在的学校。
今年因为考上了研究所,我只报了全国和新北的联招和现在工作学校的独招,新北联不意
外又差了两分、一题选择的分数,全国联这次意外的大失分,独招则是幸运的上了。
这八年的前五年,看着我身边同期的同学一个个上岸,我其实也很焦虑,很认真地唸书(
但相比真的完全没有娱乐的那种念法,我可能还是不够认真),然而总是重复初试落榜的
轮回,所以我就问了自己前面那三个问题──三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老师对我来说是职
业也是志业,是一个薪资较高可以养活自己,同时也是我喜欢的有价值的工作、我喜欢教
书和跟学生谈话,如果一直没考上,那继续代理也不是不行,真的不想干了再换跑道就好
、虽然会抱怨学生和家长很烦(雷同事我幸运的没遇过),但想到他们之所以这么烦人背
后的原因,我还是会摸摸鼻子继续做下去。
想通了之后,我后面三年可以说是很悠哉,除了快考试前会练一下考古题、写错题本当作
复习(偶尔还会自己延伸相似概念比较),其他时间都投入在“生活”上──考试不再是
唯一,活着也不仅仅是工作,我把重心转向去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这对我来说是很
重要的调剂,也是我后来教高中生涯规划一直告诉学生的:人生不是只有读书考试和就业
工作,这以外的时间你想怎么过也是很重要。
而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除了放松调剂,再来就是投资自己,也帮自己多准备几条之后要
换跑道的退路。
我在代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修了生命教育,拿到第二专长加科登记,第四年开始规划考研
究所取得心理师执照以便不待学校后可以去其他地方,第五年尝试研究所笔试,发现我真
的不是考试的料,于是第六年开始推甄研究所,第七年推甄上榜,今年第八年是一边念书
一边工作(感谢学校放我一天公假去进修);期间关于辅导咨商和教育类的专书阅读没有
停过,有时候逛书店看到十八学群或其他浅白的自我疗愈的书籍也会翻翻后推荐给学生─
─这些都成了我在复试时很加分的条件。
我想表达的是:
1. 考上正式老师固然重要,但不要让“考上”这件事变成心魔,折腾掉你对老师这份
职业的热忱。
2. 我们都会教学生要止损和留后路,放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检视与评估自己还
有能量撑多久、思考除了考上老师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方向,可以有效减低焦虑──要相信
可以来竞争正式教师名额的自己是很有能力的,避免因为持续考不上而质疑自己的价值。
3. 如果有机会,就去代理代课吧!我之前代理的某校同事鼓励我,借由代理代课的机
会多磨练、也让自己有被看见;我自己的感觉是,比起埋头死读书,在现场实战和应用,
学习是最快的。(以前背计画的格式、各年级辅导工作项目和内涵及合作处室……死背都
背不太起来,代理接了行政业务很快就记住了,一些咨商技术的概念也都在处理个案的过
程中内化)
我不会说一定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毕竟每个人的背景和现实条件都不同,反而这个过程
是检视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和这个职业有没有值得自己继续坚持下去,以及最重要的,这
一路的坚持让自己收获了些什么。
我们都走在各自的漫漫长路上,有各自的时区与待解的任务。在生涯规划的领域中近来很
强调“机缘”,也就是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和地利,在已经尽己所能的努力之后
,剩下的就是等候机缘降临吧!祝福大家都能在各自的路上找到想去的方向,通往一个不
会让自己后悔的地方。
作者: Dokyusei (莲之华)   2025-06-20 10:18:00
推!
作者: girlsunny   2025-06-20 12:16:00
谢谢你的分享~推推
作者: Coolruehl (cool)   2025-06-20 14:14:00
推!恭喜
作者: snow710914   2025-06-22 19:26:00
谢谢老师的分享,真的疗愈了目前的我,也恭喜 老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