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111学年度新竹高中第1次教甄国文科试题

楼主: wylin (搭不溜歪欸楼哎嗯)   2022-04-10 14:15:32
111学年度新竹高中第1次教甄国文科试题
共五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阅读下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根据甲文,其内容说明韩非什么思想意涵?(5%)
甲、
韩宣子曰:“吾马菽粟多矣,甚臞,何也?寡人患之。”周市对曰:“使驺尽粟以食,虽
无肥,不可得也。名为多与之,其实少,虽无臞,亦不可得也。主不审其情实,坐而患之
,马犹不肥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二)根据乙文,其内容说明老子什么思想意涵?(5%)
乙、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三章》)
二、阅读下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分别叫它们作“乌托
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
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作者曾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的分别存在。譬如
说,“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我
们可以说,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的线索。把握到这条线索,我们就等于抓
住了作者在创作企图方面的中心意义。
当然,由于曹雪芹所创造的两个世界是如此的鲜明,而它们的对比又是如此的强烈,从来
的读者也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在最近50年中《红楼梦》研究基
本上乃是一种史学的研究。而所谓红学家也多数是史学家;或虽非史学家,但所作的仍是
史学的工作。史学家的兴趣自然地集中在《红楼梦》的现实世界上。他们根本不大理会作
者“十年辛苦”所建造起来的空中楼阁——《红楼梦》中的理想世界。相反地,他们的主
要工作正是要拆除这个空中楼阁。把它还原为现实世界的一砖一石。在“自传说”的支配
之下,这种还原的工作更进一步地从小说中的现实世界转到了作者所生活过的真实世界。
因此半个世纪以来的所谓“红学”其实只是“曹学”,是研究曹雪芹和他的家世的学问。
用曹学来代替红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大的代价之一,在我看来便是模糊了《红楼梦》
中两个世界的界线。1961至1963年之间,大陆上的红学家曾热烈地寻找“京华何处大观园
”。这可以说是历史还原工作的最高峰。这就给人一种明确的印象,曹雪芹的大观园本在
人间,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红楼梦》里的理想世界被取消了,正像作者说的,“落了
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可见作者处处要告诉我们,《红楼梦》中干净的理想世界是建筑在最肮脏的现实世界的基
础之上。他让我们不要忘记,最干净的其实也是在肮脏的里面出来的。而且,如果全书完
成了或完整地保全了下来。我们一定还会知道,最于净的最后仍旧要回到最肮脏的地方去
的。曹雪芹一方面全力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在主观企求上,他是想要这个世界长驻人间
。而另一方面,他又无情地写出了一个与此对比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一切力量则不
断地在摧残这个理想的世界,直到它完全毁灭为止。《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不但是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动态的,即采取一种确定的方向的。当这种动态关系发展到
它的尽头,《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也就升进到最高点了。(节录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
界﹥)
(一)文中提及《红楼梦》中存在两个世界,犹如书中“清”与“浊”,“情”与“淫”
   ,“假”与“真”,请从三组中择一,并举情节说明其对比性。(10%)
(二)作者表示曹雪芹“无情地写出了一个与此对比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一切力量
   则不断地在摧残这个理想的世界,直到它完全毁灭为止。”请举书中一人物,加以
   佐证这段文字。(10%)
三、请根据甲文分析洪繻﹤鹿港乘桴记﹥,并提供延伸教材,与乙文、﹤鹿港乘桴记﹥,
  综述洪繻在台湾文学史上的地位。(20%)
甲、
汉诗文有着传统的文类规范,善于堆叠浓密意象与经营主观氛围。诗人以废墟意识与离散
形式来独立解构殖民现代性的潜在线性视域与史观,同时等于在殖民空间的向度里经营著
原乡飘零的深沈内景。透过这层书写,诗人将外在地理重新占据为己有,表达遗民主体的
自觉。因此,诗人重将弃地置入一套表意系统,以废墟的离散概念组装一套在殖民社会里
的生产空间,那是被遗忘的荒弃世界。如此一来,弃地不单是清廷割地后的历史症状,而
进一步内化为遗民汉诗中与殖民景观对应的符号系统。(节录高嘉谦﹤遗民、疆界与现代
性──汉诗的南方离散与抒情﹥)
乙、洪繻﹤荒城秋望﹥
偶上城南冈,遥望城东道。长林漠漠不见人,夕阳远树连芳草。八卦山头旧寨平,石虎新
遗赵王堡。于今辟作游人园,行人凭吊迹如扫。俯视城市半已荒,廛店拆毁成空场。昔日
飞甍楼观地,今余乱瓦堠堆傍。废残虽已修,零落尚凄凉。无家无室千余氓,散为哀鸿之
四方。回头望大道,大道直如弦。中有平民十万田,铲除畎亩无陌阡。嵯峨见阛市,有伍
有章似方里。但见烟火万人家,一朝苦雨悲风起。日落无声鸦影多,牧夫樵竖动哀歌。无
限沧桑经海岛,那堪荆棘遍山河。
四、根据下列文本,请设计混合题组,包含两题单选与一题非选择,其中须有题目、配分
  、解析,非选择题须有评分标准。(25%)
甲、
从苏东坡开始,人称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辛弃疾的词更是被称为在“剪红刻翠之
外,别树一帜”。 “红”和“翠”就代表那些女性化的描写和形容,“剪”和“刻”就
是细腻的描写。一般论者认为辛词是在剪红刻翠以外,另外树立了一个旗帜。苏辛二人的
词都是摆脱了那种绮罗香泽剪红刻翠的作风,而抒写自己襟怀志意的。苏东坡写志的态度
与辛弃疾是不同的。苏东坡一方面有儒家的用世志意,一方面有道家旷达的襟怀,可是他
的词是他在政治上遭到贬滴、失意之后才去写的,因此多以表现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并
不正面写他用世的志意。辛弃疾却不是这样,他所表现的是他正面的志意。辛弃疾的词里
面表现了他的志意、理念的本体的本质,而且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的,用他的生
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节录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辛弃疾》)
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
晴,故作此﹥)
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五、下列为竹中竹女联合文艺奖新诗得奖作品,请根据诗作进行赏析;并设计2节课的新诗
创作课程,须包含赏析、教学设计与延伸教材。(25%)
﹤少年游赋格﹥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
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秋夜晚风
关于少年与他的洄游
百无聊赖的女人
安好香芬机,揉了揉眼睛
渴望袅袅升起
从什么时候以来,每个日子
身体彷若被抽去
只剩下指尖舔舐
被充满的欢愉
可以吗先从这段期间所错过的
从枝微末节开始
而牝马的主人
是根极钝的针
反观那只早已挣脱了缰绳
“如果想要入宿,
就在这里。”
相信我入宿方向必是
潜意识的探往
它开始融冰
它开始凌汛  
亦溼亦碱,蔓延如病菌
没有更多的容忍空间——
直到电视落地
饲主始为惊醒
香芬还在挤压
一颗橙
剖半的身体
流泌透明的汁液
作者: qz8t966 (Sabata)   2022-04-10 14:56:00
谢谢考题分享
作者: bibichiu (白泡泡的比)   2022-04-10 15:14:00
第二题的第一小题需举情节加以佐证,感谢原po分享考题
作者: iamred (红小鬼)   2022-04-10 16:04:00
五是由周邦彦的少年游而来 网络上没找到原诗我记得好像是赏析诗作,不是要教导赏析
作者: sunflowerliu   2022-04-10 17:11:00
赏析诗作+1
作者: jiing0530 (悠弦)   2022-04-10 17:34:00
记得题目是“教导学生如何赏析诗作......(须包含诗作(须包含诗作赏析、课程设计与延伸教材)
作者: bibichiu (白泡泡的比)   2022-04-10 17:36:00
记得第五题是先赏析诗作,再说明自己会如何教导学生(设计两节课)
作者: lovekimbum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2022-04-10 17:56:00
谢谢考题分享
作者: DandB (theQ)   2022-04-14 14:08: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