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110年度嘉义高中国文科试题备份

楼主: iamred (红小鬼)   2021-07-31 17:54:10
题目备份,避免连结失效。

5题申论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议题融入课程设计 (20分)
请以〈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语文领域-国语文〉列出之普通型高中
推荐选文-古文十五篇为教材(任选一篇),并参考下表列出之生命教育学习主题与
实质内涵(哲学思考、人学探索、终极关怀、价值思辨、灵性修养),规画三节课的
生命教育议题融入国语文之教学单元设计。
【生命教育议题学习主题与实质内涵表 】
议题学习主题 高级中等学校议题实质内涵
哲学思考 思考素养、后设思考 生U1思辨生活、学校、社区、社会与国际各项议题
,培养客观分析及同理倾听的素养。
人学探索 人的特质与人性观
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观 生U2看重人皆具有的主体尊严与内在价值,觉察自
我与他人在自我认同上的可能差异,尊重每一
个人的独特性。
终极关怀 哲学与生命意义、
生死关怀与实践 生U3发展人生哲学、生死学的基本素养,探索宗教
与终极关怀的关系,深化个人的终极信念。
终极信念与宗教 生U4思考人类福祉、生命意义、幸福、道德与至善
的整体脉络。
价值思辨 道德哲学的素养及其应用
生活美学的省思 生U5觉察生活与公共事务中的各种迷思,在有关道
德、美感、健康、社会、经济、政治与国际等
领域具争议性的议题上进行价值思辨,寻求解
决之道。
灵性修养 灵性自觉与修养
人格统整与灵性修养 生U6觉察人之有限与无限,体会人自我超越、追求
真理、爱与被爱的灵性本质。
生U7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灵性的各种途径,如热
爱真理、择善固执、超越小我、服务利他。
教学单元设计说明:请使用表格,依序说明单元名称、学习目标、教学对象、教材
内容、议题融入说明(包含设计理念、议题学习主题、学习重点)、教学流程、学生
学习活动、学习评量,并列出其他延伸对读之学习资源 。
二、文本比较与分析 (20分)
(甲)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
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
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
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踰者,峭
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
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镒。故明主必
其诛也。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
固,使民知之。故主 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
力矣。(出自《韩非子.五蠹》)
(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
,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
结于一也。(荀子劝学)
(一)请阅读甲文画线处(故十仞~必其诛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对比及比喻等写作技巧
并阐述其说明了什么道理。(8分)
(二)请以甲文及乙文为例,分析并比较韩非、荀子在议论文上的写作特色。(12分)
三、111年大考素养导向混合题型命题设计 (20分)
请把握“素养导向”命题重点,以下文为材料,设计混合题型的阅读题组:
单选题二题(不可为形音义题)、非选择题二题。
(每题需说明评量指标【评量学生何种能力】。选择题请附上参考答案、试题解析;非选
择题请附上参考答案、作答限制、评分原则说明)。
友谊介乎必需品和奢侈品之间,和父母子女、男女之间的爱相似,却并不完全一样。没有
友谊也可以活,不过这种生活有些偏枯,人都会觉得吧。有好朋友是福气,生活有点缀,
多生机,友谊像花,没有也行,可是如果有,看了、闻了,心里舒服,是很高的享受。
正因为像花,友谊也需要培植、灌溉,顾到气候、阳光是否相宜。花禁不起一阵狂风暴风
,一夜严寒。一旦折萎,再也不能起死生。友谊也像屋,建造起来不容易,还要装修布置
,不知要费多少气力、精神,可是一把火可以把它烧光,一股洪水可以把它冲倒,一枚炸
弹可以把它摧为韲粉。
友谊的毁灭用不着重大的打击,一句无心的话会停了感情。有的是句笑话,甚至是恭维话
没有说好,引起了误会。美国作家詹姆‧毕晓有一次在纽约参加午宴,在座都是编辑,其
中一位是出版人。那人说起他有只小狗非常聪明。“脑筋多得用不完,”他嚷道,“我把
牠放在汽车后座,开车回家,走不到一哩,牠用爪敲敲我背脊,你们猜牠要什么?”“要
开汽车。”毕晓随口说了句玩话。“不对,”那个人咆哮道,“牠要撒尿。”从此以后,
他一看到毕晓就拉下脸来,他们本来是朋友。
交朋友说话难,不过朋友总要谈心的。不谈还相交做什么?也因此交情深了反而容易触礁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把小人之交比作醴,也许是存了戒心说的。三国时候,吴国
的大将程普不是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吗?可见友谊也可以不淡。
交情一深,期望也会深,这是错误,也是人之常情。倘若失望,容易成仇,古人淡如水那
句话也许是指这方面说的。友谊是恩惠,施是情,不施不算错。倘若因为给过别人什么,
一定要得回什么,那是做生意,不是交朋友。
别离是离间,别后没有音信更容易断绝。贫富得失也把朋友分开。不过金石之交什么也不
怕,即使半个世纪不见一面,不通一书;一个做了皇帝,一个还是布衣,交情还在。朋友
在远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双方的情谊只有更浓、更坚。
唐元稹往梓潼,好友白乐天在京, 跟朋友游慈恩寺,小酌花下,写诗寄给元稹,预计他
当天到达梁州。元稹也寄了梦游诗给白乐天,有一句“忽惊身在古梁州”。古人思友的诗
,抄起来没有完的。
人到了老年,回头一看,多少旧游都不见了,不是音讯不通,就是作了古人,能不心惊吗
?《世说新语》里王羲之对谢安说:“年在桑榆,自应尔。”老年人一定更爱惜友谊,奈
及利亚有句谚语:“用双手握住朋友吧!”说得真好。莎士比亚说:“真朋友应该容忍朋
友的缺点。”道理相同。耶稣教人不要判断别人,意思是自己并不完美,禁不起判断。我
们的弱点似乎是最喜欢判断朋友。
古人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绝交有什么可说的呢?有人还要写绝交书,嵇康和山巨源
绝交的那封信写得好极,千古杰作,我们百读不厌。可是信里一句话“非汤武而薄周孔”
被记他恨的钟会抓住,劝司马昭把他杀掉了。这真太可怕了。我写信出的乱子很多,可
从来没有写绝交书──没有稿费而那么辛苦并不合算,也是原因吧。有一年为了某同事被
贬职,写了一封信给他的上司,替他说了话,从没有接到回信,这位也是朋友,我失掉了

失掉朋友是最可伤的事,自己要负些责任。当然也有吃足朋友苦头的时候,有时受的害难
以计算,也无法补救,痛定思痛,不容易忘怀,也是常情。不过我们一生有不幸也有幸,
只要想起自己交的许多益友、义友,得到的种种好处,也就觉得心平气和了。如果再一反
省自己的短处之多,竟然没有被许多人弃如敝屣,更加会感激惭愧。世上绝没有只占便宜
不吃亏的事,若是专想吃亏的一方面,只是自讨苦吃,在伤痕上加刺许多刀而已。
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和我们打交道的为数少得有限,打了交道又成为朋友的人数更少,
进一步亲密起来,更是难得。加上山川阻隔、人事上的变迁,能够促膝谈心的,尤其少之
又少。隐修的人的确可以单独和造物主晤对,达摩也面壁九年。不过拿我们常人来说,除
了自家的亲人,朋友还是要的。我起初说友谊介乎必需品和奢侈品之间,恐怕不对;应该
说是必需品,人人都该珍惜才是。 (思果〈友谊〉)
四、微型课程设计(20分)
学校预计在高三开设一门“多元议题下的人文思考与写作”微型课程,这门课
程的学习目标有三:
1. 多元文本与议题的介绍与探讨,带领学生深入接触与勾勒生活与社会形貌。
2. 透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关怀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活场域,同时精进写作与表
达能力。
3. 合并影像与文本的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反省的思辨能力。
请参考上述学习目标,并根据下列总纲说明,在十二年国教“核心素养”的精神下,利用
表格规画六周微型课程(一周两节课)。内容须包含课程设计理念、周次进度-单元主题
、单元目标、单元教学材料、学生学习活动/任务、评量方式。
(说明只给其中“三个”,自行查阅: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
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
五、写作教学指导 (20分)
大考中心在109年公布了〈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111学年度起适用〉:
为因应 108课纲的实施,依据“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
核心素养为课程连贯与统整发展的主轴,将学科能力测验 国语文写作能力
测验目标修订如下:
一、知性的统整判断能力
测验考生是否具备统整判断的省思推论能力,评量目标包括:
(1) 正确解读文字或图表,系统理解、分析归纳,具体描述说明。
(2) 针对议题进行思辨,提出个人的见解与评断。
(3) 文辞组织与表达能力。
二、情意的感受抒发能力
测验考生是否具备情意、想像等感发体悟能力,评量目标包括:
(1) 具体写出个人的生活经验,从中感知联想、创造抒发。
(2) 针对问题的情境,真诚抒发个人的情感与体会。
(3) 文辞组织与表达能力。
请试想你面对一群写作学习表现及兴趣皆殊异的高二学生,你会如何从“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这三个面向,为学生进行写作的“适性教学”,请说明你具体
的教学规划与作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