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未详尽,再劳烦其他老师帮忙补充,谢谢。
手机排版,请见谅。
考试规定:
(1)考试时间两小时,共四大题。
(2)三张空白B4答案卷,要求依题号作答。
第一大题
【引文】
叶嘉莹先生《迦陵谈诗‧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大意是以王国维评李煜的词,说明情意共相:“是伤古怀今、生命短暂之悲愁,是古今常新,有情之人所共有的情感”。
问题:
(1)问“共相的情意境界”的意思是什么?(5分)
(2)古诗十九首有那些情意类型?其艺术成就与影响分别是什么,请举诗为例说明。(20分)
第二大题
有一群学生,对古典儒家与道家哲学思想非常有兴趣,想利用弹性课程时间额外自主学习,请问会针对一学年的自主学习提供什么建议,以及如何设计自主学习计画表。(25分)
第三大题
【引文】
应该是改写自郝明义《越读者》,因翻遍全书没见着跟考题一样的内文;或是出自于郝明义的其他文章,但目前尚未找到。
引文有几个重点:
(1)“越界”阅读可以达成梦想,获得知识的方法。
(2)列举出如果台湾学生没有因着阅读,而对未来没有好奇与想像的“五大问题”:
1.不能只读教科书。
2.读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态度跟方法。
3.阅读不能侷限在书籍,网络媒介如Youtube也能带来知识。
4.如果不阅读会养坏胃口,学习不到读书工具、态度、方法。
5.【记忆之海打捞中】。
问题:
(1)根据引文出一组混合题,要有一题单选题跟一题非选题,并附上答案跟详解。(7分)
(2)根据引文出一题25分的国写题(知性情意皆可),并附上写作方向跟评分标准。(18分)
第四大题
雄女有开设“研究方法”跟“议题探究”的课程,问如何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学生探究文学(语文?)议题,完成一份专题报告。(25分)
此题有附上需求层次理论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