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试题,刚才和朋友一起回想,完成度还挺高的!
若哪部分有误再麻烦各位老师们提出
非常感谢!
一、先将多选题答案写出,再写题目解析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
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杜甫〈曲江二首〉)
下列选项何者正确?
(A)韵脚为“衣、归、稀、飞、违”
(B)颔联词性对仗不工,平仄不合律
(C)颈联词性对仗工整,平仄不合律
(D)此诗为“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E)律诗押平声韵,不可换韵,一韵到底。
二、丰子恺〈儿女〉
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
、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暮
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
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
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
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am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
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
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
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于是我就做了评判者,在自己心中批判他们的作品。我觉得三岁的阿韦的音乐的表现
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五岁的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他
的)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
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概念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
部精神没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
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
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1.“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的表现手法
2.以“叙事文类”鉴赏分析
三、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所代表意义为何?以生活经验或实例叙述
四、国写甲乙文本引导
甲.
黄树林里有两条岔路/遗憾的是,身为一位旅人/我无法分身同时踏上两条路/我伫足,
久久望穿其中一条路/它的尽头弯入了树林深处/而后,我踏上另一条一样好的路/也许
它能给我更好的选择理由/因为那儿野草繁茂,邀人踏覆/但就这点来说,事实上两条路
/被踩踏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这两条路于那日清晨同样地/躺卧于无人践踏的落叶里/
啊,另一条路留着改天再走吧/但我明白,路是无止尽的接续下去/我并不认为自己会重
返此地/我会在某处,许久许久之后/叹着气说/黄树林里有两条岔路,而我 /我选了
一条较少人走过的路/而这让一切变得如此不同。
(佛罗斯特〈未行之路〉)
乙.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
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
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
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写作导引:依据甲乙二文的启发或省思,以〈走自己的路〉为题,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书写你的经验与感想。
1.以甲乙两文,配合写作导引,该如何引导学生谋篇与取材?
2.附上以〈走自己的路〉命题之作文,批阅其优缺点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