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年6月教检三个月通过心得分享

楼主: joyce0507 (joyce0507)   2019-09-22 21:48:01
当初有向神明说若考过要分享心得,当初也是
一直在版上爬文,得到不少帮助,今日也分享自己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背景:中文系毕业(有修教育学程)
大二开始修教育学程,今年108年第一次考教检也是先考试后实习的新制。
二、成绩
https://i.imgur.com/2YxaSGn.jpg
三、书单:
1.何薇玲—儿童发展与辅导
学长姐都推荐这本书,我也有详细将他读完,尤其是辅导的部分我看了两三次,也有很多
表格整理,推荐大家一定要读完至少一次
2.白惠芳—教育心理学: 学习者的发展与成长 (第六版)
把很多重要观念用白话的方式呈现,很像一位教授在上课的感觉,我在考前的暑假就把他
读完一次,之后在心理学概念的章节与记忆章节重复读过两三次,个人觉得是本容易理解
但需要许多耐心去阅读的书,因为书中也有很多例子但很容易读过去就忘记了,可以分配
一两个礼拜读一个章节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3.网络神人笔记—Sharon笔记
真的超级感谢Sharon笔记,如果拿来比喻这个笔记就像以前考学测时的总复习冲刺讲义吧
,里面有非常多整理好的表格跟重点提醒,非常适合不喜欢做笔记的懒人阅读(就是我)
,课程发展我就只有读这个笔记,整理的超级详细其他教育科目也非常有帮助,真的无限
的感谢Sharon老师伟大的贡献,但我要提醒的是阅读时可以自己补充其他资讯或在旁边写
下在第几页的专书有提到,帮助自己提升阅读效率。
4.近十年考古题
请大家一定要把考古题做完!而且要重复做至少2次到搞清楚观念为止,检讨题目是最重
要的!我自己是买阿摩的vip然后将错误题目抓出来考自己很多次,考前一个礼拜一天写1
00题,发现竟然错过的的题目还会再错,所以厘清观念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考古题做完再
把错误题目重新做一次。
5.志光—教育专业综合科目
版上很多人推荐这本,排版非常整洁且主题式的编排很好查找资料,整本书给人一种很像
字典的错觉,但内容有点太少不够详细 ,考前只有大略翻一下教育研究法的部分。但跟
我一样很在乎书面排版简洁可以试着读但不能单独只靠这本因为内容有点浅。
6.徐弘缙—抢救国文大作战
7.教育社会学-陈奎憙
写的内容很白话很容易读懂也能加深印象。
四:读书时间:
在6月考试前的暑假专心的把教育心理学专书看完,但大四开学开始忙实习课和一直跑出
去玩,想说大学生毕业前好好的放松一下(笑)开学后也没有认真读书,一直到看到版上
分享读书心得和身边许多人的鼓励,还有看到应届考上的学长姐激发了我的斗智。
在3月中开始读儿童发展与辅导,每天读大概两个小时,也搭配sharon笔记,4月开始疯狂
写考古题,我有买vip两个月,我是用app版的,这样在通勤或杀时间时可以练题目,或是
睡前也会拿出来练一下,每天都会定进度,从104年开始往后写,每一科目都练习写,写
完之后拿出专书把那部分不懂的在研读一次,也有一本笔记本专门记下错误题目,通常常
错的也常考!4月底读完儿发专书,5月认真把Sharon 教育心理学和课程发展看完,考前
一周猛写考古题和检讨。
手写的部分我也是五月才开始练,一开始先看阿摩的参考答案,并且把他抄写下一本笔
记本,之后在剪下历年手写题目贴在笔记本上,自己先回答并且手写,之后在上网看看别
人的答案跟自己的差别,重要的是要写出关键字人名、理论以及要懂得列点式回答,之后
6/1考试。
三、准备方式:
1.国文:
国文我只有非常认真看字音、字形、字义,因为我觉得这部分很常考,常错字也
很重要,刚好都有考到,因为本身是中文系所以这科也没花太多时间准备,不过最重要的
部分是信件用语例如提称语、判断季节关键字、春联平仄判断与古诗规则,作文部分我有
先看阿摩上别人分享的范文,有一个重点是教检常考应用文,我有特别看应用文写法的规
则,作文举正反例的部分可以写下与教育现场有关的经验。
2.教育原理与制度:
建议先读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科目会先有大纲,我是把教育心理学专
书读完两次,便开始做考古题;教育社会学我是读完陈奎熹的专书,其实教育社会学蛮好
玩的,不会太死板,一些很热门的理论派常考,且真的是背多分,算是投资报酬率很高的
科目
我也会搭配Sharon 的笔记一起看,教育测验评量的部分则是上网看台中教育大学一位教
授的讲解,觉得讲的很容易懂而且平常无聊时也拿来看影片复习;哲学的部分我只有看Sh
aron 笔记,多看两次就能背起来,不得不说哲学一开始我以为很难但发现这些哲学家的
理论实在很睿智,大部分带着钦佩的心情去阅读的,并且常常整理表格,表格真的能帮助
自己记忆,考前也能复习。
教育相关法规的部分我大部分利用阿摩的笔记和陈嘉扬的教育法规,辅导相关法规最近
也非常热门,但个人认为法规部分没有考的太多,只要熟记十二年国教及搭配考古题整理
出笔记。
3.课程和发展:
我完全只看网络笔记跟做考古题,其实这科目如果能自己整理笔记就能理
解且一看到题目就要非常敏捷的出现关键字就能知道答案(小技巧)所以熟记人名与关键
字及记下课程的分类是很重要的!
笔记:我一天写了100-200的考古题题目,手写的部分我是把题目印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在
自己练习手写,写到后面能举出来的理论也变很多,总之到后面自己也会对手写题很有感
觉。
4.儿童发展与辅导
看何薇玲那本专书整理的很好,辅导的部分我翻了那个章节有10次吧,常考的学派一定

记好,还有辅导理论也要记熟。
手写题写完后我也参考阿摩网友的解答,看看自己有没有写到大多数网友写到的重要概念
。在写考古题时遇到完全不知道怎么写的简答题我也会逼迫自己写一些东西出来,题目写
多了会发现简答题考的重要概念就是那些常考且而某一题选择题的概念可能在某一年就拿
来出来变成简答题。
5.数学
完全靠考古题跟以前的数学老本,教材教法的部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学生的迷思

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该如何布题,因为本身数学不强也只有练习考古题所以只能说数学就
是要多算逻辑也要清楚,其实考的不难,都是考概念而已甚少复杂的计算。
作者: Happy0413co (芦洲冯迪索)   2019-09-22 21:49:00
感谢分享
作者: n28590 (豆豆龙)   2019-10-06 01:19:00
谢谢大大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