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台北国中专任辅导教师上榜心得

楼主: janettone (乔奈)   2018-06-27 00:02:55
很高兴今年终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上榜喜悦 & 准备心得
因前面分享者已将台北市教甄的流程及咨商考题说得非常清楚
我这篇主要是以自己准备方式进行说明
【个人背景】
非辅导本科系
师大教育研究所毕业
代理北市国中4年(2年兼辅2年专辅)
因大多数同学已经在辅导开缺较多时考上
所以我有点像是盲人摸象摸索准备
【准备方式】
〖教育科目〗
研究所结束开始实习 我是买陈嘉扬来读
但是发现实在是太厚 自己看到就会逃避
后来准备的这几年都是以高明的来唸
必读书籍有
1.教育综合专业科目精编(上)(下)
在还没开学前先用暑假开始读重要章节 开学就会轻松一点
2.教育甄选5000题
今年1月才贩售 如果不能把“教育综合专业科目精编”看完
一定要写题目
我觉得这本的好处是题目已经去芜存菁留重要概念题
如果没买这本书可以用阿摩取代
只是我前几年是用阿摩准备
我发现阿摩的循序渐进会不断重复写同样的题目
虽然能让你练出直觉反射的答题技巧
但是题目只要一变化就不会答了
3.高才诀学
高才诀学是教育综合专业科目精编的浓缩版
口诀会让你很快把教育概念背熟 我个人觉得蛮受用的
念不完精编 直接翻高才诀学也可以把一些重要概念记起来
〖咨商辅导〗
选择题
我是买小花老师的云端函授课程(会寄书给你)
虽然我教综跟咨商辅导两科都买 但是我教综完全没碰(汗颜)
因为我还有全职代理 只有在暑假期间及较长的空挡听函授
大概只听一两堂 之后就没听了
你一定会问我 那我是怎么准备的?
没错 就是读小花老师函授的讲义
我前几年准备教甄就觉得corey虽然很好读 像行云流水却抓不太到重点
而且我自己觉得读corey已经不太够了
小花的讲义很棒的地方是把每个咨商学派用列点式把重点整理出来
而且会标记每个学派的重要概念 让你可以很系统化的去整理各理论学派
而且读完一章 就可以直接写它附赠的考古题练习 效果很好
申论题
我这几年准备专辅 新北市都有进复试
新北比较特别的是它喜欢考申论题
而且很喜欢考实务题 像是去年出房思琪让我觉得也太潮了XD
生态系统观、wiser学校三级辅导、学校系统合作是基本到不行的必考题
如果你在赴考前没办法搞清楚这些理论的应用 分数一定没办法太高
我个人要推荐一本功力会大增的书
林万亿、黄韵如 “学校辅导团队工作”
这本似乎是社工系的圣经 林万亿教授是生态系统观的推广者
如果你要准备专辅考试
这本书里各类型的个案都是用生态系统观去解释系统要怎么彼此合作、学校是否要通报
会让你有社工的角度视野去看待个案
写出来的申论题 复试讲出来的东西就会跟别人很不一样
我自己是整本书看完之后 针对书中介绍各类型个案打成笔记
考前唸自己准备的那本笔记就好 效果很好
然后笔试分数一定要冲高
虽然你可能觉得像是台北市年资会加很多分
但是很多外县市想考回台北的正式老师年资比你更高
实习完的老师刚考完教检 准备教甄只是加深加广 且全职准备
所以代理老师一定要抽空时间唸书、写考古题 不管再忙再累都要找时间
【心态调整】
我前三年是在一所中产阶级居多社经地位中上的学校代理
学生的状况很单纯 顶多中辍、偶尔同学之间嬉戏的性平事件等等
大多时间都在准备一些教案比赛或是带学生参加比赛等等的琐事
后来因为原代理学校的经费因素 加上我自己也觉得好像应该到其他学校去学其他东西
所以今年便毅然决然去另一所学校
在新学校我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处理个案
而且个案常常都是我以前完全没遇过的状况
我就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从原本的混乱害怕到现在已经可以马上想到N种解决策略XD
加上我的主管同事都非常愿意告诉我怎么做 也愿意让我尝试不同解决方法
久而久之我就渐渐找到专辅究竟要做的事情是哪些 个案应该走的程序是什么
这一年我成长超多
简直是从lv.1还在新手村打稻草人变成已经可以打lv.50大魔王XD
我分享这个故事是要告诉大家 真的不要怕吃苦
也许在代理期间你可能被学校凹要多做很多事
我五月还在公开观课勒XD 当下当然会很焦虑 觉得自己好像尬不过来
可是做了 那份经验值就是属于你的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已经被榨干根本没时间念书
但我必须很残酷地跟你说 这些都是理由
等到最后才归咎于因为时间不够或是代理学校太累 这只是为考不上找借口
因为我前几年就是用这种心态准备教甄
所以我非常了解这种自我安慰对是否能真正发挥最大实力有非常致命的影响
我那时候觉得反正我都待在台北市也没差 到哪代理都方便
因此到重要关头 我不会想认真准备考试
今年我对自己非常狠心
我觉得考教甄除了10%的运气 90%都是靠努力
也许你会怨怼考试不公 怨怼别人有很多时间准备
没检讨自己的心态决心、准备方式 那你可能要很久才考得上
破釜沈舟的决心真的很重要
你愿意为了这份工作、这群可以长久陪伴的孩子投注多少努力在考试上?
在教甄时立马见高下
【实务经验】
我除了上班时间在处理个案之外
也听从我台北正式辅导老师同学的建议
假日还去报名了义务张老师的培训(完全不知道这一年自己是从哪挤出时间唸书XD)
因为我不是心辅系本科系毕业 当然也会担心自己咨商技术太差
张老师的培训蛮扎实的
第一阶的小团体会让你增进对人的觉察
第二阶就会开始进入咨商演练及技术的训练
虽然大课程上课大多是成人相关议题
但是我觉得他让我对个案概念化多了一些敏锐
【复试准备】
这里要提醒大家
台北市是抽“活动” 不是抽“单元”
台北市是抽“活动” 不是抽“单元”
台北市是抽“活动” 不是抽“单元”
不要被简章给骗了
我那时候抽到试教题目也是满脸错愕
但是我当下就决定直接把我所准备的单元套用试教抽到的题目上
听说我试教的分数不是很好看╮(╯_╰)╭
所以大家有空还是乖乖准备各版本的“活动”
口试的部分我觉得题目都非常平易近人(比起新北市)
对我来说比较像聊天 聊自己 聊教育理念 是个很放松的氛围:)
我的策略是在口试当中展现对教育的热忱及对孩子的关爱
因为我知道这份热情是别人没有的 这是我的优势
如果要在口试出类拔萃
建议要针对你的某个人格特质多加强化 让评审看到你的优势
这次台北市考试非常看特质
建议大家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场子 就不要再背名人语录跟教育理论了
如果你不是用自己生命故事作为范本 用演的一下子就会露出马脚 分数也不会太高
咨商演练就是像之前老师分享的一样
没有提示纸 有真人个案(成人饰演) 一进去便开始计时咨商
个案前人已经分享许多资讯(一样是那个喜欢跑山的孩子XD)
我自己的作法就是不断的同理倾听 不批判 不以校规威胁 不做任何道德劝说
这10分钟我主要在了解个案的主观世界感受
最后5分钟的问答时间非常重要
因为你要从刚刚的对谈当中讲出你对个案的理解及概念化
这非常考验实务经验
(所以真的不要怕代理期间遇到棘手个案 我现在都觉得个案是我的贵人)
【经验分享】
我觉得教甄这段路途真的很辛苦
旁人真的很难从代理老师的角色当中看到每年不知道下一年身在何方的辛酸与苦楚
只会觉得老师都很凉阿 都有退休金能拿啊 考试应该很简单吧去推测你的人生
像是我在代理期间也曾被长官、同事直接询问
“你要不要转换跑道啊?感觉你准备好几年了都没考上 好像不太适合”
当下当然会自我否定跟怀疑 会觉得自己真的有这么不适合吗?
可是当我看到我这几年转换专辅后的辅导成效及学生给我的回馈
我发现自己渐渐也找到跟个案的相处之道及策略
代理期间的所有对考试制度控诉及对自我怀疑否定 我都走过
甚至觉得是不是辅导老师只有心辅系才考得上
可是其实这些都只是让你更不想努力的心魔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
即使你身边没有肯定你的同事或很友善的环境
把这些阻力转换成助力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千万别放弃学生对你的回馈及你想当老师的初衷
心魔才是最大的敌人
如果你一开始就否定自己了 同事、亲戚、身边的人也会更加看轻你
你也会觉得自己更没用 反正都考不上老师 久而久之你便更不想面对考试了
我们都教学生“吸引力法则”、“自我肯定”
可是从来都没有好好肯定自己 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希望看到这篇分享文都能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及准备方式
预祝各位金榜题名:)
作者: openwen (林Open)   2018-06-27 00:07:00
谢谢老师分享
作者: hanho (wisdom)   2018-06-27 00:26:00
推老师
作者: dreamer910 (小粟同学)   2018-06-27 02:05:00
谢谢分享
作者: ksjksj (法轮大法好)   2018-06-27 09:41:00
谢谢老师!
作者: cestlaviela (BonBonBon)   2018-06-27 09:43:00
好正面,谢谢老师。恭喜你。
作者: debby96 (呆比)   2018-06-27 10:24:00
谢谢老师的分享,好贴切我的心境啊,目前正准备国小专辅的复试,觉得真正严重是自己的心魔。
作者: fusen80 (fusheng)   2018-06-27 10:54:00
感谢老师分享
作者: syw950807   2018-06-27 18:55:00
感谢分享
作者: manuku (forty something)   2018-06-27 20:29:00
谢谢分享!
作者: ji3cl3ao3 (太美利)   2018-06-28 14:09:00
推最后一段,自己都想放弃的时候想想怎么教学生跨越困难?
作者: nsick2006 (星)   2018-06-28 22:07:00
感谢老师分享
作者: sines (想一想)   2018-06-29 14:28:00
感谢分享,只是请教 跑山 究竟是什么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