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国中小CLIL英语教学

楼主: Teachor (大格局!)   2018-05-05 17:01:53
各位版大午安~
在一个梅雨季即将来临的下午
一位即将在下礼拜准备上战场的老师开车前往至偏乡来访询问双语教学....
关于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我想大部份的老师也一头雾水
大学也没上过 研究所可能念到一些但不够深入 或是还在深造中...
在此分享一下自己在国外求学的过程及小小的硕论 提供即将上战场或是对CLIL有兴趣的
老师(板上也一定还有更资深的老师或教授知道此教学模式, 请让我先献丑一下给考生们, 感谢~)
小声说:想快速了解CLIL教案设计内容请直接跳到第二章, 并参考置底连结网页中可取
得中英文教案模板.
得中英文教案模板.
前言
CLIL 在欧洲是一种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跨学科领域当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2016至2019
年,欧洲当代语言中心(ECML) 也把语言设为核心主轴. 更重要的是, 多元文化及多语言的
能力也在欧洲各国的课纲中强调. 许多学者及教师也逐渐把这样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视
为培养多元素养的一个过程. 在觉察到这样的环境之后, 身为教师的我们, 无论是语言教
师或是学科教师的我们, 需要更多教学的勇气来面对这样不一样的多元社会.
在自己教了三年(2011~2014)书之后为了更增加英语教学能力以及pedagogical tact, 在
读研究所的过程中, 发觉芬兰和台湾一样, 也是将英语是为第二外语, 也发现一些任教跨
领域课程的老师也是非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人士. 在观察将近一年的时间之后, 包含修课和
到邻近的国中小观课, 或是到别的大城市去观课之后,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我也想自己尝试看看教CLIL.
第一章 教学机智
何谓教学机智?
真的要仔细去定义其实不这么容易, 在文献上也没有系统性的探讨, 过去的文献中, 有人
暗指教学机智是教师的实际教学智能, 交互式的思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性的反思. 更
重要的文献也指出, Max van Manen是最有可能创造 pedagogical tact 一词的人, 他认
重要的文献也指出, Max van Manen是最有可能创造 pedagogical tact 一词的人, 他认
为的教学机智是一种身为教师的能力及责任心,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让他们成长并导向正
确的道路.
教学机智包含哪些要素?
总括来说, 教学机智包含五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 引导他人的实践. 这也是教学机智的
核心,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来引导学生到正确的道路. 第二个层面, 教学机智是无法事
先计划的, 会这么说是因为在教学现场中会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 第三个层
面, 教学机智是由直觉式的洞察力所支配的, 例如:在对话中显现出关怀、引导学生发展
合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信任; 第四个层面, 教学机智影响着实际教学. 第五个层面,
前述所提到的层面是教学中细腻思维的架构呈现. 身为教师有这如此细腻的教学思维,
教师能够连结的不仅是学生的生活中心也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
基于以上文献的佐证教学机智, 我在此行动研究中逐渐发展成三个面向的教学机智.
第一, 职业感, 也可以说是专长领域的理解程度, 透过各种形式的观课、获取足够的自信
心以及准备度、有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及个人生涯信念等.
第二, 细心程度, 教学上的细心程度在此行动研究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关怀与幽默.
关怀表现在何种动作历程或者是教师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生问题. 幽默则是在
教师使用他们的肢体或语言去跟学生互动来创造幽默和谐的气氛.
第三, 师生关系, 是一种在师生互动下透过语言或非语言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果.
透过文献探讨及我逐渐将这三个面向不仅应用在课中, 也用在课前与课后的探讨当中.
第二章 CLIL教学的元素介绍
为了要全面性地了解教学机智极付诸实践于CLIL当中, 我选择CLIL里的教学原
素4Cs作为理论基础来支持我对于教学机智三面向的发展, 其中包含我是如何设计, 实
施以及反映在我的CLIL课堂当中.
4Cs 是什么?
虽然专家学者与教师对于CLIL的教学方式是多岐且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对于站
在第一线的语言或学科老师而言, 有一个清楚的方向是在设计课程时很重要的事情.
Coyle 是第一个将4Cs建立起来并且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模组中. 现今的学者以及学科及语
言教师也利用4Cs模式来发展或透过此来引导他们自己在选择、决定、重组、建立课堂的
教材或活动, 并且设立标准来检视. 在接下来的文章, 我将会解释根据Coyle 所给每一个
C的定义, 并且解释我是从哪何种角度来设计我自己的CLIL课程.
内容 (content)
选择教什么是设计课程的第一步, 也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核心. 也包含许多面向, 例如: 教师对于知识、技能与了解程度或者是教师有过去相关经验结合到课程内容当中, 抑或者是我们所既定认知的课程纲要为我们的内容. 在C
选择教什么是设计课程的第一步, 也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核心. 也包含许多面向, 例如: 教师对于知识、技能与了解程度或者是教师有过去相关经验结合到课程内容当中, 抑或者是我们所既定认知的课程纲要为我们的内容. 在C
认知 (cognition)
在决定教什么之后, 接下来就是如何设计问题来问学生了. 借由Bloom 的认知层次以及后
来 Anderson and Krathwoh's 的采用与修改后, 发展出低层次思考模式及高层次思考模式
, Coyle 也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教师在设计课程教案时一些思考的问题, 例如:
(1) 我该问哪些问题?
(2) 我可以问哪些问题是可以促进学生后设认知?
(3) 我可以发展哪些工作任务导向来发展学生的高层次运思
(在此内容和语言的角色功能为何)?
(4) 我们要设计哪些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方式?以上的问题都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
教师在帮助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了解时,
内容及语言从低层次思考问题到高层次思考问题都具有不同层次的挑战.
语言沟通 (communication)
计划好教什么及如何教之后, 用什么语言及沟通方式就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研究报
告也指出, CLIL 教室谈话及教师是如何开始及回应学生的答案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Morton 在他的研究中指出课堂间的互动及提出以下几点有助于教师思考在观察自然科
教室的问题:
(1) 课前:教师是如何具体地描述这个主题?
(1) 课前:教师是如何具体地描述这个主题?
(2) 课中:教师如何运用对话来处理课堂间的知识性问题?
(3) 课后:教师是如何描述师生之间在讨论这个具体议题上的互动过程?
除此之外, Coyle 更进一步地提到语言沟通部分的具体内容来帮助教师设计教案.
(1) language of learning: 本课重点单字、词组或是与之对应本课的主题单字.
(2) language for learning: 本课的句型, 通常是主要本课的学习目标, 进而提升学生
的语言能力
(3) 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 这个面向可能带来未知的预期效果因为是在学习的互
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学习到的语言, 例如透过活动或任务.
此外, 以下有更多的语言沟通技巧值得再赘述. Coyle 采用了 Cummins 的基本人际沟通
理论来验证教师是如何经由眼神的接触, 肢体语言, 澄清与换句话说等沟通方式.
我将这基本人际沟通理论视为相当重要的技巧, 因为有着满载的知识却没有好的人际沟通
能力的话, 其实是满可惜的一件事情,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沟通工具像是在ICT课程的时
候也可以将资讯能力带入其中.
文化 (culture)
文化 (culture)
Coyle 认为文化可以被视为每一个科目文化在透过不同文本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自己和他
人的敏觉性中建立起来, 更确切地来说, 它是一个从文化觉察到文化理解的过程. 虽然他
是在她的4Cs理论中最后一个C, 但并不表示它不重要, 它反而是连结前面三个C的主线,
Coyle 也针对此项给了教师在设计课程当中几个建议:
(1) 文化对于此主题的影响为何?
(2) 文化如何在这样的CLIL课程当中增值, 显现其效度?
(3) 他人与自我觉察为何?
(4)文化如何与其他三个C连结?
我将如何利用4Cs在我的CLIL课堂中?
令我惊讶的是当我能够理解4Cs所包含的意义、向度、与层面时, 我却无法跟其他老师一
样产出相同的课程及学习效果. 这时候我才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不同老师所设计及使
用出来的方式都会不一样.
在我个行动当中, 4Cs是被设计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 虽然有研究结果显示出以教师为中
心的课程互动会比较好设计出来. 在此阶段, 我所尝试做的事情是将4Cs变成工具并与教
学灵敏度共同变成我理想的课程设计(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后)
第三章 研究问题
(1) 4Cs如何被使用来发展CLIL课程?
(2) 4Cs如何支持与发展教学机智?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五章 结果

第六章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以上内容皆为节录
详情请参考网站 :https://jweb.kl.edu.tw/1326 (含中英文教案模板、论文全文)
以上~祝福各位考生, 也希望您能再考后还能继续坚持CLIL教学的道路~
作者: wiggyc (tranquility)   2018-05-05 18:55:00
推,Clil其实真的很棒,老师难养成,但是学英文很扎实。
作者: czask (那不好吃啦)   2018-05-05 20:02:00
推用心
作者: elvaer (小芳芳)   2018-05-05 22:36:00
老师好,我也是下周要上战场的考生之一,看到老师的发文受益良多!老师觉得在实务教学上是否也有许多困难点可以分享呢><
楼主: Teachor (大格局!)   2018-05-06 08:59:00
您好,谢谢您的提问,已寄信。
作者: holalola   2018-05-08 01:01:00
感谢分享
作者: oiii ( 加油吧)   2018-05-08 20:20:00
感谢分享
作者: charisma01 (charisma)   2018-05-13 21:15:00
很棒!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