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时间:2018/04/13 10:10
吕昱达/丹尼老师的公民教室创办人、高雄市新庄高中公民科教师?
今年教育部宣布不再公布“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的试题与解答,引发恐慌,众人于公共政
策网络参与平台,提案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以确保考试公正、公性。但教育部并不买单
,洋洋洒洒以五大理由回绝。然而,这些理由非但不具说服力,反倒凸显教育部的鸵鸟心
态。以下逐一驳斥教育部的论点:
一、 “教师资格(检定)考试是应考人对自己能力的检核”
教育部说法:教检是一个“门槛性质”的评量,用以确认应考人是否具备教育专业的核心
知识,考生及格便可通过。因此,不公布考题可以避免出题教授因为要回避已公布的考题
,而偏向艰涩冷僻的题目。教育部此等说法,等同将教检,此一关乎应考者能否取得教师
证的考试,比拟为考驾照或是考英语检定一般,对错不重要,及格就好。事实上,教检被
批评“悖离实务”、“纯粹吊书袋”,并非一朝一夕,甚至2016年教育部自己也跳出来表
示要增加“情境实务题”,测验考生是否能应用理论于实际案例,试图翻转众人对教检的
坏印象。但教育部当前的说法,不正狠狠打脸自家的命题政策,凸显教检确实了无新意,
只能透过不公布考题来避免贻笑大方。
二、 “采用国际标准化试题研制程序”?
教育部说法:所有教检的考题都比照国际标准化测验的程序,选入题库,不公布题目可以
永续维护优质的考题。堂堂教育部主管的考试,符合标准化命题程序,本应“理所应当”
,何须老王卖瓜?永续维护优质考题的治本作法在于创新与研发,绝非把考题藏起来,然
后跟大家说我们的考题真的出得很棒,就可以达成。
三、 “不公布试题对往后考生才是公平的”教育部说法:应考人会一再练习、背诵已公
布的试题,然而检定又需要维持一定的淘汰率,所以考题就会设计地越来越难,以致于对
往后的考生产生不公平的现象。笔者一向不解教育部既然将教检定位在“门槛性质”的评
量,又何须拘泥维持五成的通过率?能应考教检的考生,都是在师培大学修毕教育学程,
并完成教育实习的准教师。面对这群相对而言“会读书、会考试”的知识份子,教育部压
低通过率的方式,居然只有“越考越难”跟“不公布考题”两种,着实令人悲哀。更何况
,补习班只要派职业考生报考,并将考题记忆(甚至拍照)携出即可,此项政策的效果备
受质疑,这也是为何舆论批评不公布考题根本是在图利补教业的原因。
四、 “专业化运作试务及试题研发,有效处理疑虑”?
教育部说法:对于考生答错率较高的题目,专家会再开会讨论题目与答案是否正确,此外
考生还是可以提出疑义申请,教育部会审慎回应。首先,球员兼裁判本就难以取信考生,
公布考题、接受检视与批评,才是谦卑的态度与进步的关键。更何况,此等关乎考生前途
的考试,本应在施测前就经过内部最严谨地审视,怎么会想透过施测结果才来确认考题与
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态度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再者,试题疑义的申请表格,要考生详
列题次、疑义要点及理由。敢问教育部在未公布考题与解答的情况下,是要考生把每一科
考题都背下来,还是开天眼?最后,面对此次试题疑义,教育部居然是以一纸新闻稿,表
示“综合审查委员意见后,本次各科提出试题疑义之试题皆维持原试题内容及答案”,此
等“审慎回应”要考生如何接受?
五、 “规划研议电脑化线上施测”?
教育部说法:教育部在规划线上测验的方式,并且建置题库,所以不公布考题是因为这些
考题之后还会放进题库当中,供未来的考生施测。呼呜哀哉,掌管翰林的教育部,竟然以
如此便宜行事的态度在面对教检,明摆着考题要留着以后继续用,还沾沾自喜,丝毫不感
到羞耻。教育部的种种说法,就像段考后,老师表示:“我们不检讨考题,也不公布答案
。因为考题还要给学弟妹用,大家知道自己的成绩,有及格就好,也不需要知道错了什么
。如果对考题有疑义的,就在考试的时后把题目背起来,试后找老师反映。”试问,哪个
学生跟家长可以接受?那社会大众又如何接受教育部的此项政策呢?在四月中教检成绩公
布之前,敦请教育部悬崖勒马,别为教育立下最坏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