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群天才逼疯的方法
其中一个就是把他们排名
然后每天开始跟第二名以后的说你是废物 久了他就变废物了
教甄跟高三考生很像 念书是唯一个出路 差别在于教甄没人养你
而且还是没考上医科就要重考的那种感觉
流浪教师们虽不敢说是天才
但如果拿大学入学分数来比 平均应该也是PR80以上
通常这样的人都能找到一个目前台湾30岁平均薪资的工作
只是因为怀抱着教职的梦想 搞得好像做错什么事一样
甚至有的流浪教师还肩负家庭主要开销
小时候老师都教我们职业无贵贱 能教养小孩养活父母就是伟大
当个流浪教师搞得像家族蒙羞一样 怪哉
※ 引述《Mieke (愿一切平安顺心)》之铭言:
: 身为三十几岁的考生 连两年进复试然后被刷下来 打击很大
: 需要时间调适心情 需要很多正向能量
这年头能进复试 基本上证明有在念书 或是有念书的天分
: 在今年准备复试期间 我妈给我很大压力
其实你有给自己压力 才会觉得你妈给你压力
如果一个人18岁时妈妈问他怎么还不结婚生小孩 会有压力才怪
: 在外人面前数落我(包括帮我看试教的人)
: 说我考那么多年了 拼这一次考上
: 复试考很差 妈气到几天摆臭脸不愿跟我说话
: 可能我又让她失望丢脸没面子吧
: 我很难过 除了没考上 还要忍受妈的酸言冷语
: 一度想放弃不考了 觉得自己永远过不了复试这关
复试这种东西 说起来很有趣
他其实真正要看的不是你的试教也不是妳的履历
他要看的最主要是“你的fu”
是的 只是fu而已
如果能够把当初复试的教甄重来一次
评审跟考生都同一批人 过程也一样
结果却是有可能会改变的
问过许多前辈与同侪 ‘是不是在一个考生踏上讲台1分钟内,就差不多决定了’
超过90%的人给我YES的答案
所以剩下的时间 只是用来强化1分钟内的那个fu
假设fu不错
教得有瑕疵→还年轻可以磨练
年纪太大→有经验的即战力很好
年纪太轻→年轻人可塑性高
有过许多得奖纪录(自己或带学生)→简直才华洋溢
行政口试充满自信→对自己有信心很好
反之没有fu
教得没有瑕疵→这家伙居然只穿polo衫不穿衬衫真是没礼貌
年纪太大→已经定型难以控制
年纪太轻→年轻人没经验出包率高
有过许多得奖纪录(自己或带学生)→有傲气难以相处
行政口试充满自信→自大的家伙将来一定会搞事
当然 不讳言有那种气场强大在哪都是正一的
但哪有可能天天都让你遇到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你每年应该有考过代理吧 应该有些上有些没上
有上就证明有学校是认同你对他们有帮助的
只是刚好不是正式的场合罢了
这还包括备取的运气
我有朋友8年收集了14个备一 通通再见
也看过第一次备一就备到的
当然 就更不要说有时最赛的就是遇到重榜率最高的从老师了
: 这几天想了很多 决定重新来过 也开始读书
: 妈又说 帮我看试教的说要考上趁这两年还有退休潮
: 再考不上就要转行 因为少子化裁并校 以后没缺了
再怎么样只是变少 永远也不可能全国0招的
: 我说今年虎年小一学生少
: 两年后龙年入学 新生会比今年多 她不信
: 家人扯后腿很痛苦 也不能责怪挚亲
: 我妈从小的教育方式 造就我悲观负面的性格
: 她这样一说 我开始担心明后年没缺了
: 有人能给予我正能量吗?
对不起 我不会说漂亮话
但是我好奇的问问
请问您有其他选择吗?
30up的考生 在2016年并不少见
我还不只一次看见已经头发半灰 还带着小孩参加考试的
爸爸or妈妈在等待考试 边跟小孩说等一下爸爸or妈妈要考试 你要乖乖在这里等
教育圈不乏有转行后找到事业第二春的
也不乏最后又回到这圈子的
我们都不是上帝
无法知道哪个选择是对的或是好的
但我们可以知道哪个是自己想要的
问问自己 你想要的是什么
就会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