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103国中历史教甄上榜心得(口试篇)

楼主: hicho7512 (hicho7512)   2014-07-31 20:59:15
因收到许多老师来信,针对口试部份补充更多心得。
个人认为口试高分,第一要素是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及对评审委员除口语以外的眼神与表
情互动。其实刚开始的前两题,只讲10秒不到就被评审委员打断了,跟其他考生交流,发
现似乎是这次口试普遍的现象。被打断通常会非常紧张(尤其是自己唯一能预先准备的自
我介绍),我内心虽然惊讶,但仍必须继续迎战,依旧摆着笑脸,欢迎评审委员的下一个
问题,并且改变答题策略:“评审委员不喜欢听故事(这是历史人最擅长的部份…),尽
量把焦点放在‘我能做什么、有哪些方法策略’,而不是‘因为OO→所以我想做XX’”,
毕竟评审委员“百百种”,如果只有一套模式,被击破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有些评审委员喜欢听故事,有些评审委员喜欢听分析条列。分享经验的题目多用前者(但
不一定,观察对方聆听的反应来判断),教育议题与问题处理多用后者。条列一般有两种
通用模式:流程与分析
流程模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则是…。比方说:事件前预防、事件中处理、事件
后辅导,对学生事件处理类题目特别好用。
分析模式:某件事或议题分数点说明,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比方说:教师的
角色(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学生辅导的资源(辅导老师、学校行政、社区)、教
学相关(认知、情意、技能),多数题目常用的答题法。
以下为各题个人答题重点与切入:
1、请自我介绍
2、说说你的教育理念
被打断无法谈…。
3、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势可以录取正式
这题文章已有分享,我觉得这种问优势的题目,通常以正反两面来组织:
(1)优势:强调自己的长处,说明“我可以做什么”、“我曾做过什么(宜简短,个人
选择呈现在备审资料上)”、“我这样做对学生的帮助与改变”
(2)劣势:将劣势翻转过来变成优势,“缺乏导师、行政经验→但我有热忱学习”、“
时间管理不佳→专注某事,废寝忘食”。个人认为评审委员从备审资料大概就能看出老师
的长短处,与其刻意遮掩容易看出来的缺陷(我自己从事教职只有一年多,很明显缺乏教
学以外的经验),不如勇于面对,创造转机。很多口试题目,需要从平常对自身的了解或
反省得到答案,可以准备随身小册子,空余时间写简单的教学反思,整理自己的想法。
4、你教学印象最深刻的班级
代课教十几个班,程度差异很大,我选改变最多的班。这题使用说故事回答,大意:一开
始缺乏经验,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动机低落→教师经过反省,在教学方法与班级经营
采取不同策略→学生有所改变,出现效果→学生的回馈:心态与课业进步,并对教师感谢
(温馨结尾)。不过请注意评审委员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应讲亲身经历为主。另外失败的
经验也是很好的切入点:经验不足失败→观察学生、理解学生→我应该怎样去做?学生让
我学会什么?
5、资讯、知识与智慧三者有何不同
这题文章已有分享,较偏哲学与思想,刚好个人学科专长之一是史学理论,需要知识论的
背景知识,只能说运气不错!
6、对十二年国教最近在社会上引起各种纷纷扰扰的看法
这题从十二年国教入学争议着手:
(1)理念:过去以成绩排序选校,擅长考试的是好学生,不擅长考试的是坏学生,填学校
志愿从最高分填到最低分,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特性。十二年国教入学方式改变,希望学生
先了解自己的性向、能力与特长,选择最佳的学校,而非靠分数被动录取。
(2)争议:但是我们的家长与社会仍然维持旧观念,强调升学主义,过度重视竞争,非将
子女送进明星高中不可,难以接受适性辅导与入学理念,导致诸多质疑与争议。
(3)解决:第一线教师能做的是,发现学生潜能及优势(多元评量、生涯辅导),与家长
沟通,共同合作选择适合的学校。
7、学习共同体是什么
这题要看书整理,以分析模式切入:
问题:
(1)学生只有听课与被动反应形成孤立感
(2)教师抗拒对同侪或社区开放教室
解决
(1)各种合作学习、开放式提问、创造师生对话
(2)组成教师专业社群互相观察与分享
口试心态与切入点,大致说明至此,希望能帮助各位老师,谢谢。
作者: csicrt (be tough)   2014-07-31 21:08:00
感谢分享!很详细!
作者: germany906 (莲花)   2014-07-31 21:32:00
谢谢分享!
作者: panjy   2014-07-31 21:32:00
谢谢分享
作者: Reichenau (RRR)   2014-07-31 23:08:00
我回答超FREE 最后口委还预祝我...改天有空也来发发心得好了
作者: newwander (没有)   2014-08-04 23:07:00
非常感谢 获益良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