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己的申请路上受到alvis学长以及许多前辈分享心得所启发,抱着还愿的心情,我也
在此分享自己的申请心得。
本身是大龄申请人,没有打算去美国长期生活,纯粹是想要透过攻读学位强化自己以
英语处理法务的能力,并顺利取得美国律师执照,再回到自己原先的产业继续发展。按照
我的需求,照理应该要选择 LL.M.;但因为自己没有考过台湾律师执照,不像其他我的同
侪们能够在 LL.M.就读时,可以直接选读自己想读的课程,不用担心还要因为备考美国律
师,而将宝贵的一年时间用来修基础课程。
虽然我蛮多同侪们读了LL.M.,后来还是考过美国律师,但我觉得我应该没这么厉害,
我想要扎实地学习美国法律的基础课程,以便我能理解美国法与台湾法不同的寻法逻辑,
因此我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是1L课程+ 选修课程,以两年制的J.D.为主。因此
LL.M.就不在我的考虑之列。
再者,因为我在现职的发展颇有成长性,不想轻易离职,故我的选校方向,以能够提
供Hybrid学程,并提供有国际学生申请的Accelerated J.D.路径,以及提供我有兴趣的课
程(科技法律与风险投资),最好跟我本身有点渊源为主。这样的选择本身并不多,且通
常都不是排名太前面的学校,毕竟排名不佳才有创新的诱因与动力,开拓其他生源。
因此如果读者申请法学院,是想在美国谋职,或者想要有好学校的学历,则本篇心得
可能就帮不上忙。
Admitted
Syracus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 Accelerated J.D. for Foreign
Graduates with 50% merit-based scholarship (Hybrid) (12/19)
Education
M.A. in Economics, NTU, Executive Program, Expected in 2025., GPA:3.41
LL.B., NCCU, with minor in History, GPA:3.6
English Test
IELTS: 6.5 / 9
Experience
10 years in-house working experience, inc. 9 months in a boutique corporate
law firm.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1* My Thesis Supervisor
1* CEO of my company
1* Senior Partner of a U.S. BigLaw
申请时间轴
2024/06:修毕硕专班的课程,将论文实证结果写成Term Paper,作为申请附件。
2024/07 – 09:整理Resume,撰写Personal Statement,与推荐人沟通,管理推荐信撰
写进度。
2024/09 – 10:考IELTS,第一次考6.5/9,第二次补考听力分数一样,写信询问学校,
是否会因为英语成绩未达标准就直接刷掉申请人,学校回复不会后,果断放弃考试,直接
于10月中丢出申请文件。
2024/11:学校系统标记读取我的申请文件。
2024/12/04:收到Admission Officer的面试邀请。
2024/12/10:与Associate Dean进行30分钟的面试。
2024/12/19:拿到录取通知,被告知可从母校法律系的学分中折抵29学分,并给予50%的
奖学金,在本文完成时,仍在谈判奖学金的过程中。
关于申请时间
美国法学院是“先到先审制”(rolling basis),所以我大概在今年五月考完期末考之
后,就决定要利用六到十月的时间先提交申请文件,之后再回来写论文。这是一场冒险,
因为如果申请结果不佳,可能也会延宕论文进度。幸运的是,最后的结果显示我的冒险结
果是好的。经过这一轮申请,我认为丢出申请文件最好的时间是十月到十一月,因此如果
能够提前准备英语成绩、申请文件以及连络推荐人,然后在十月中到十一月中这段时间丢
出申请,比较有机会让学校提前看到,能够增加被录取的机率。关于这个论点,亦可参考
学律的文章。
https://reurl.cc/r39zoE
关于申请定位
我一开始就希望以外国法律学位持有者的身分去申请,辅以自己十年的工作经验,并
定位自己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所属产业的法律与交易顾问”;因为自己经手的交易大部分
都是跨国交易,不仅文本以英语撰写,谈判语言也是英语,准据法也大多是美国法,故我
申请的论点是:我想要透过J.D.的训练,培养自己以英语处理法务的能力,并跟自己的谈
判对手们接受均等的法学训练。我的目标是透过这个论点差异化自己相较于其他美国学生
的申请定位。
关于申请文件
听闻蛮多申请人会寻求顾问协助,我则是想要尝试用第三者的角度来描写自己,而且
LSAC的申请系统还算蛮清楚明了的,再加上我申请学校少,所以就打算自己申请。我一开
始先用中文打出大纲,写成英文后,喂给 ChatGPT,请她帮我生成一份两页的申请文件,
我再针对生成出来的草稿,一段一段地修改成我的语气与用字习惯,最后再请Proofreader
帮我侦错。最后生出来的文件应该效果不错,因为我在面试时,面试官亲口告诉我,他认
为我的申请文件很扎实,是个蛮有竞争力(strong profile)的候选人。
关于推荐信
我找了公司的老板,之前密切合作的美国大所资深合伙人,还有我的论文指导教授,
透过不同的角度,建构我的立体形象。因为这三位推荐人都很忙,他们都要我先写草稿给
他们参考,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因为这让自己能够设身处地思考,也让他们阅读
草稿后知道,我是如何看待与他们的相遇,在我眼中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与他们的关系如
何开展,这有助于推荐人延续我书写的轨迹,为彼此的相遇填上血肉。
关于远距授课
我曾听我一位之前读J.D.的朋友分享,她在疫情时曾回来台湾,远端参与了线上的课
程;因为她的体验,让我认为如果能够妥善规划,一边工作,一边远距修课应该是可行的
,只是相对会很辛苦,不仅牺牲自己自由的时间,某种程度上健康也会被影响;但好处是
在读书时仍能确保现金流,不用担心自己断炊。
关于英语测验
我的英语测验成绩并不是很好,LSAT几年前考过,成绩也拉不上来。我认为是我申请
的学校透过视讯面试确认了我的英语沟通无碍后,才放心录取我。我本来打算如果今年申
请结果不好,等我写完论文之后,再花一整年的时间好好准备LSAT与英语测验。然而从个
人今年的申请结果显示,申请两年制J.D.,LSAT不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
关于面试
面试前一天,我与指导教授安排了一场模拟面试,指导教授要我自我介绍,询问我公
司在做什么,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询问我做过最有印象的一个案件、工作遇到最具挑战性
的事、为什么要读经济学。不得不说,模拟面试相当有用,因为我的指导教授面试学生的
经验丰富,他的提问有助于我厘清原本我没想清楚的盲点,也让我在正式面试被问到类似
问题时,能预先思考即时且合理的回复。
面试我的是Syracuse Law的Associate Dean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Andrew S.
Horsfall。我在面试前找到他去各校招生的影片,我从影片中得知他偏好的面试方式,申
请文件的写法、比较希望招收的学生,以及习惯他的声音,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我事先演练
与他的面试。
面试当天,他先自我介绍,并请我自我介绍,然后从我的自我介绍中,他问了我:(1)
为什么要读经济学,及(2) 工作的内容。从 (1)的对话中,他了解我过去曾有半工半读的
经验,并尝试问我有没有网络上课的经验,我说疫情时曾短暂远端修课,但我认为比起经
济学有时需要数学推导,法律课程大部分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授课,比较适合用网络授课。
这个论点似乎有说动他。接着从 (2)当中,我提到我的工作本质上是促成智慧财产的交易
,又连带提到过去该校的教授Dr. Shubha Ghosh曾到我的母校演讲,这点又引起他的注意
,他说Dr. Ghosh是Syracuse Law教智财的大腕,以后有机会可以让我与他交流。
接着我又提到我跟Syracuse Law的渊源,除了以前在前事务所知道有一位职涯发展非
凡的前辈是Syracuse校友以外,我也知道母校在2023年时与Syracuse Law签了双联学位协
议,这让我觉得自己跟Syracuse Law又有了一层联系,他似乎对我的回答感到亲切,并提
到,今年母校有一个学弟妹,现在也正在Syracuse Law读书,我说希望我未来也可以是校
友之一。
面谈完之后,他提到如果是申请LL.M.,则他可以单独做决定;但因为我申请的是J.D.
,他必须回去跟另外一位系上的教授讨论,才能作成是否录取的决定;他也提到说他知道
读法学院所费不赀,他们通常会给录取学生奖学金,有可能给到半奖或更多,事实上从官
方509报告的奖学金分布来看, Syracuse Law大概会给四成录取学生半奖以上,给六成学
生半奖以下,所以录取学生实际的花费,并没有帐面数字这么大。
最后,他问我有没有问题,我问他: (1)过去有没有跟我采取相同方式攻读学位的学
生?就读状况如何? (2)如果我最后一年想要申请留职停薪飞到美国去完成学业,参加毕
业典礼甚至准备考试,我的签证能否支持?
关于 (1)他说去年录取了三个亚洲学生,但都在一年后申请休学了,这对我来说是个
警讯,因为这表示这种读书方式的辛苦程度远超想像; (2)他说可能要再跟国际办公室讨
论,之后会再给我消息。
最后,面试完成,我写了一封信表达我对能有面试机会非常感激。大约面试完九天,
我拿到录取通知。
关于贷款与就业
申请两年制J.D.的好处是可以免掉一年的学费,如果再拿到半奖,等于学费剩下1/3,
从600万降到200万,一般民众比较能够负担;只是近年来J.D.学位被教育部合作的金融机
构认定为硕士学位,不像以前可以博士资格申请贷款,因此申请就学贷款的金额从 200万
变 120万,这中间的财务缺口,要考虑是不是可以用信用贷款,或者跟家人朋友借贷来弥
补。如果要赴美就读全职J.D.的话,可能要先试算自己的支出以及规划贷款是否能够支撑
因为没有工作产生现金流所产生的财务缺口,或者考虑跟公司谈赞助也是一个方向。
就业方面,两年制J.D.被视为转学生,且不能参加Law Review,不太能按照一般生三
年的规划那样嵌入模组化的谋职流程,因此对于想要在美国找工作的外国学生来说,不见
得是一个合适的选项,这也是在选择入学途径时需要考虑的。
心路历程
我在大学刚毕业时就想出国读书,但因为现实因素,且当兵前后准备律师考试都落榜
,因此选择先去工作,先在一间小型商务法律事务所磨练心志之后,就进入公司当法务。
从劳力密集产业跳到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做了几个智慧财产的授权交易,确定自己未来
想要在这一个产业深耕。
我想要有律师资格,但半工半读准备律师考试却屡试不第;觉得经济学很有趣,2019
年去申请公共政策与管理硕士在职专班,读完暑期课程后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放弃入
学;2021年去申请了经研所在职专班,帮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并且过了相当充实却痛苦的
三年,直到2024年,我修毕了所有课程,论文也写完了一半,我才申请美国法学院。回首
来时路,没想到这条路就这么走了十几年。
我身边很多朋友出国读书,或者出国工作生活,对于国外体验的故事,我听了许多,
也知道自己没有异国梦,只是单纯地想要透过就读美国法学院的方式,达成自我修练的目
标。因为我的毕业学分从87降到58,加上有收到半奖的关系,因此学费大概只需支付 1/3
。预计举债规模缩减之后,财务压力会减缓许多。
我计画将就读学位的时间规划为三年:前两年的修课学分数不要太多,然后一边工作
一边读书;最后一年再跟公司谈留职停薪,让我赴美完成学业,参加毕业典礼,并准备考
试,甚至完成 OPT实习再回国,以体验美国生活。这是我的计画,虽然人生变量太多,计
画不见得能实现,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但既然有机会,就试试看吧。
因为板上申请两年制J.D.,甚至Hybrid Program的心得不多,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
给未来的申请者做为参考。